心肾相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述要
2016-01-31马明越于文明
杨 正,马明越,于文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心肾相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述要
杨 正,马明越,于文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腑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理论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历经两千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现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故通过研究古今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心肾相关理论在先秦两汉时期、两晋至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以及现代等6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发展和应用方面的特点,以期勾勒心肾相关理论发展脉络,为该理论的完善与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心肾相关;源流;发展;文献研究
心肾相关理论主要用以论述心肾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释两者间相互影响并指导相应的临床医疗实践。该理论包含“心肾相交”的生理状态和“心肾不交”的病理状态,以及运用“交通心肾”治疗相关病证等内容。心肾相关理论自先秦两汉时期萌芽,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现代中医在继承该理论传统思想学说和临床应用方法的同时,注重与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结合,丰富了该理论的内涵,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1 先秦两汉萌芽期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医疗经验,期间战争、刑罚以及捕食狩猎、畜牧屠宰等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有大量的机会解剖人或动物的尸体并观察体内的脏腑器官,古代医家对于人体脏腑器官形态有着较为清晰和明确的认识。《灵枢·经水》记载:“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在对心、肾两脏的直观认识上,《难经·四十二难》更进一步言:“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
该时期哲学思想文化空前繁荣,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对中医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家在哲学思想与方士医学的影响下,结合对心肾实质器官的认识以及丰富的医疗实践,划分了“心属阳”、“肾属阴”的心肾阴阳属性,确立了“心属火”、“肾属水”的心肾五行属性,提出了“心藏神”、“肾藏精”的心肾生理功能特点,并探讨了心、肾两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黄帝内经》描述了心肾两脏通过足少阴肾经“从肺出络心”的支脉而相交的途径,探讨了因“心肾失交”所致的“伏梁”、“奔豚”等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虽未明述心肾相关理论,但实含该理论思想,其在“辨少阴病篇脉证并治”篇中所拟“黄连阿胶汤”、“真武汤”等方,常被后世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病证。
先秦两汉医家在充分认识心肾脏腑实质、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基础上,确立了心肾的阴阳属性、五行属性特点,并对相关疾病提出了治疗方法,建立起心肾相关理论学说的雏形。
2 两晋至五代理论确立期
两晋至五代既有政局动荡、战事连绵的南北朝与五代,也有政权集中、社会相对稳定的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奠基后的多元发展阶段。此期通过“心肾相交”概念的提出,以及心肾相关的生理、病理和诊断学说的发展,心肾相关理论逐步确立。
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五脏五官》中首次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1]之论,其引用《周易》“水火既济”的概念,明确心肾水火属性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后世医家多引此论,遵其为“心肾相交”概念之滥觞。隋唐时期,杨上善与孙思邈亦分别在《黄帝内经太素》[2]与《备急千金要方》[3]中提出相同观点,其影响甚广。
此期医家在阐述《黄帝内经》思想的同时,发展了心肾相关理论。杨上善认为,心肾在生理上通过经络相连,卫气由此可“循肾脉注心”;病理上,“肾虚”则可致“心如悬状,如病于饥”[4]之病证。王叔和在《脉经》中论述了“心肾相乘”的脉象特点,应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指出夏脉沉濡而滑为“肾之乘心”,提示预后不佳;冬脉洪大而散为“心之乘肾”,提示预后尚可[5]44。
此外两晋至五代时期,道家内丹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如陈朴在《内丹诀》中提出“丹因心火肾水交媾而丹降”等内丹练养思想,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心肾相交”思想理论的形成。
3 宋金元发展时期
宋代官修医书、方书推动了医学的传播和发展,金元时期形成了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学术思想争鸣。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正式提出了“心肾不交”一词,并在《遗浊》中指出遗精白浊为“心肾不交,关键不牢之所致”[6];书中载“芡实丸”一方,用于治疗“治思虑伤心,疲劳伤肾,心肾不交,精元不固”的病证。
金元四大家对心肾相关理论有重要的理论阐述,促进了该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刘完素倡“火热论”,认为心肾间若“肾水真阴本虚,心火狂阳”则可致诸疾[7],治疗此“肾阴虚心火旺”之证宜“降心火、益肾水”,应用寒凉之剂;还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心肾两者“心火旺,肾水衰”[8]易致“惊”、“狂”等神志疾病的观点。张子和强调不宜滥用补法,言妇人产后及年老耳目昏聩为肾水衰、心火盛之证,不宜峻补[9]。李杲著《脾胃论》,提出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机升降需依赖脾胃斡旋的观点,为后世从脾胃入手调理心肾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发展药物学理论,认为生地黄可“补肾水”,肾水得补则“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矣”[10]。朱丹溪在李杲升降理论基础上,提出心肾间的升降关系:“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11]”后代医家多发挥二者之论,以调理脾胃升降心肾水火治疗“心肾不交”。
宋金元时期,心肾相关理论在逐步确立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心肾不交”的概念;心肾间通过五行生克相互影响以及心肾气机升降理论的提出,为后世相关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4 明代成熟时期
明代医家注重继承前贤学说并与临床实践经验的结合,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心肾间水火互藏、阴阳升降的关系[12~14]。明·周之干首次提出“心肾相交”一词,并在《慎斋遗书》中言:“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还以“六味丸”中丹皮、茯苓与地黄、山药的用药配伍为例,论述了“交心肾”的用药方法[15],完善了心肾相关理论的方药思想。
明代医家尊崇李杲的脾胃学说,援引道家“交媾心肾,以脾为黄婆者”的思想,多从脾胃论治“心肾不交”之证;在临床实践中,常将心肾相关理论运用于指导“心系病证”如惊悸[15]、健忘[16];“肾系病证”如淋证[17]、遗精[18]、白浊[19]以及厥逆[20]、虚劳[21]等病证。
明代本草学发展,诸多医家提出常用药物“交通心肾”的药性特点,如远志“水火并补,迨交坎离”(《重订本草徴要》),地黄“心肾之要药”(《本草汇言》),莲子“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本草通玄》)等。韩懋在《韩氏医通》中首次提出黄连与肉桂同用可使“心肾交于顷刻”[22],该论述影响深远。清·王士雄在《四科简效方》[23]中按黄连与肉桂10∶1的比例组方,并以“交泰丸”为名;明代诸家还拟有定志丸[24]、续嗣壮元丹[25]等相关方剂,应用于“心肾不交”疾病的治疗。明代医家从医理、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完善了心肾相关理论,促进了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5 清代繁盛时期
清代医家全面吸收了前代心肾相关理论学说和论治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与心肾相关的药物学理论,从单味药药性的探讨过度到“药对”作用的研究,提出如生用栀子与豆豉可“交姤水火,调和心肾之功”(《本草崇原》);鸡子黄配阿胶可“交心肾”(《得配本草》);“龟板……益阴以滋心肾,与鹿茸确是对子”(《本草问答》)等用药经验心得。
治疗上除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心肾不交”外,陈士铎、傅山等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发展了“交通心肾”治法。陈士铎认为肝胆与心肾相交关系密切,可从肝胆入手治疗“心肾不交”,其在《外经微言》中言:“心肾之交,虽胞胎导之,实肝木介之也。肝木气通,肾无阻隔;肝木气郁,心肾即闭塞也。”又言:“心肾之交接,责在胞胎,亦责在肝胆也。肝胆气郁,胞胎上交肝胆,不上交于心,则肾之气亦不交于心矣。[26]”并拟“肝胆两益汤”、“润木安魂汤”、“润燥交心汤”等,从肝胆入手间接交通心肾。傅心认为胞胎与心肾关系密切:“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肾”,而经前便血之证乃是心肾不交、胞胎之血无处可归所造成,以补心肾之法“使心肾之气接,而胞胎之气不散,则大肠之血自不妄行也”[27]。
清代医家受朴学思潮影响,径用朴学的方法研究医经,对医经中心肾相关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发挥。临床应用上,心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逐步扩大,常应用于怔忡[28]、胸痛[29]、不寐[30]、耳鸣[31]585、癫狂[32]等病证的治疗,使心肾相关理论在清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6 现代中西结合期
在总结历代心肾相关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现行院校教材将心肾相关的关系分为“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32],并将“交通心肾法”应用于心悸、胸痹、不寐、遗精等相关中医内科病证的论治中[33]。相关研究结合现代实验方法,提出理论中“心”、“肾”的概念不仅包含现代解剖学脏器的意义,还包含两者相互联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功能的调节[34];建立了相应的动物模型,探讨药物对相关指标的影响[35-36];以心肾相关理论指导临床试验[37-38],并从检查检验指标判断疗效。现代临床常将心肾相关理论用于指导冠心病[39]、心率失常[40]、心肾综合征[41]、更年期综合征[42]等现代疾病的治疗。
7 小结
综上所述,心肾相关理论在医学与易学的影响下萌芽于秦汉;经皇甫谧、杨上善、孙思邈等医家的阐述发挥,初步成形于晋隋唐时期;宋金元医家发展了心肾相关理论并提出了相应治法,推动了该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明代医家完善了理法方药体系,提出相关药性理论,促进了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普及;清代医家创新了心肾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扩大了临床适应范围;现代临床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方法技术,从新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和阐述,并广泛应用于指导现代疾病的临床治疗。
心肾相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对于心肾两脏系统的探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并蕴含了系统论的思想内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可借力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技术,阐述心肾相关理论所蕴含的生理意义及病理规律,促进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得以更好的实现。
[1]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2]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0.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7.
[4]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7.
[5]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44.
[6]宋·严用和.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7.
[7]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刘完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1.
[8]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9]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
[10]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
[11]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
[12]明·张介宾.类经(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3.
[13]明·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12.
[14]明·王肯堂.灵兰要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9.
[15]明·周慎斋.慎斋遗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
[16]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20.
[17]明·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87.
[18]明·黄承昊.折肱漫录[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28.
[19]明·龚信.古今医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13.
[20]明·张介宾.类经(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04.
[21]明·汪绮石.理虚元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
[22]明·韩懋.韩氏医通[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8.
[23]清·王士雄.四科简效方[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1:6.
[24]明·孙一奎.赤水玄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51.
[25]明·龚廷贤.寿世保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39.
[26]清·陈士铎.外经微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
[27]清·傅山.女科仙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32.
[28]清·陈士铎.辨证玉函.//外经微言、脉诀阐微、辨证玉函[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4.
[29]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24.
[30]清·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8.
[31]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7.
[32]孙广仁,郑洪新.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5-136.
[33]周仲瑛.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4]孙国强.心肾相交实质初探[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4):25-26.
[35]郜红利,涂星,卢映,等.心肾不交所致失眠大鼠模型[J].中成药,2014,36(6):1138-1141.
[36]李雨真.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清sFas、MMP-2水平的影响[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37]赵殿臣,张艳.运用经方从心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74-175.
[38]李洁,唐明,卢英红,等.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2): 1426-1427.
[39]杨磊,任耀龙,樊省安,等.基于心肾相关探讨肾虚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J].四川中医,2015,33(1):36-37.
[40]钟立达.从心肾相关论治心律失常[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8):1016-1017.
[41]高海军,张建伟.心肾相交理论对治疗慢性肾心综合征作用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50-51.
[42]庄静.导师黄津伶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心肾不交证的临证经验[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2422-2424.
R222.19
A
1006-3250(2016)06-0725-03
2015-10-26
杨 正(1987-)男,重庆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于文明,E-mail:yuwenming19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