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肾的功能与焦虑症的相关性

2016-01-31朱梦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阴虚证肾阴精气

朱梦茹 陈 嵘 秦 竹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医肾的功能与焦虑症的相关性

朱梦茹陈嵘秦竹*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与惊恐障碍。中医学将其归入情志疾病的范畴。笔者总结文献资料发现,情志刺激损伤肾藏精而主志的功能,其所致肾阴虚证与焦虑症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滋补肾阴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焦虑症;情志致病;肾;肾阴虚证;相关性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及运动性不安的一种神经症,临床包括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两类[1]。本病以16~4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发病率达16.6%[2],且45%的患者在发病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学将其归入情志疾病范畴辨证施治,疗效肯定。近年来,随着肾藏精而主志的功能研究逐步深入,焦虑症的主要病机及其与肾阴虚证的关系已成研究热点。

1 焦虑症病因认识的中西医相关性

1936年,加拿大塞里(H.Slye)提出了应激反应的概念,后续研究逐步证实,社会、心理与躯体应激源是导致焦虑症的主要病因之一[4]。与中医学情志致病理论吻合。“情”即情绪情感,而“志”是情在脏腑的功能表现,如《黄帝内经》提出,五志为喜、怒、忧、思、恐对应五脏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宋代陈无择在其基础上补充悲和惊,故称七情,均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医门法律》所谓“恐动于心则肾应”,与西医学从心理应激的角度阐释焦虑症病因关系密切[5-6]。

2 肾藏精而主志与焦虑症情绪体验的相关性

焦虑症患者出现特征性的紧张恐惧、忧虑不安、敏感烦躁、注意力分散、急躁易怒等负面内心体验[7],是心理应激导致中枢神经递质紊乱进而影响情绪反应的结果。与中医学对肾的认识密切相关。肾藏精而主志的功能,是人神志活动产生之本,肾中所藏精气乃构成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各种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理虚元鉴》云:“以先天生成之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故称为先天之本;而“后天之精”水谷之精气和脏腑生理活动所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剩余部分均藏之于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而藏之”,即肾对全身的精气具有闭藏固存的作用。Kindler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焦虑障碍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为“肾司生殖、为先天之本”一旦不足致后天情志不调易罹患焦虑症提供佐证依据。

传统研究忽视肾在焦虑症发病中的重要性,但其在精气方面所发挥独特功能有别于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肺调气机等其它脏腑功能。因此,肾作为情志活动的储备之脏,其精气充足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目前所强调的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功能轴,从“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为髓海”的角度系统阐明了肾与现代医学脑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医述》引《医参》云: “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门温养,则髓益充……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以禀令,故聪明焉”,精气是大脑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命门温煦,脑髓充足,认知与情感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若肾精不足则脑髓不能充养,影响五脏神从而导致神志活动失常,出现紧张担忧、惊惧不安等临床表现。肾之精气包含肾阴和肾阳,其盛衰直接关系到脑髓的盈亏,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如《灵枢·本神》云:“肾藏精……实则胀, 五藏不安”,可致五脏所对应五志与情绪异常。因而,补肾法是临床治疗焦虑症等情志疾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3 肾虚与焦虑症伴随症状的相关性

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等运动性不安和晕眩、头痛、心慌、心悸、出汗、尿频、尿急、口干、消化不良、肌肉酸痛、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焦虑症的常见伴随症状[1]。其根源存于肾,符合中医学对肾虚的认识。肾在五志主恐,恐惧情绪生于肾又伤及肾,《医碥》云:“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病发。”且肾属水位下焦,而心属火位上焦。一水一火,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协调相济,维持机体活动的平衡有序。《医学入门》云:“人之百病,皆由水火不交。”治病本于心肾,即是本于阴阳,心肾既济,阴阳和调,则病无从生。故脑与肾同属先天,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古医家均重视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之大法。《灵枢·经脉》记载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焦虑症常伴肾虚主志失常而恐惧自做。《素问· 奇病论》云:“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素问· 示从容论》云:“时惊,……乃肾不足也”;《灵枢·经脉》中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气不足则善恐,心如悬饥状,惕惕如人将捕之。” 即肾经之气亏虚,志弱而不能制恐则易善恐易惊,与PD惊恐发作[1]时的躯体症状十分吻合。

恐伤肾则肾虚致其肾司二便的功能障碍,开阖不利则代谢失调,如《灵枢·本神》云: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张志著《素问集注》曰:“恐则气下而陷,故能伤精。肾主骨,故精伤则骨酸。痿者阳之痿,厥者阳之衰,命门不守则精时自下。”即表现尿频尿急、大便次数增多、阳痿、遗精、早泄等焦虑常见的伴随症状。

4 肾阴虚证与焦虑症的相关性

焦虑症可从肾论治,但肾分阴阳,需辨明病机主要为阳虚还是阴虚。杨上善在其注解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提出:“肾主恐惧,足少阴脉气不足,故喜恐,心怵惕。”可见,足少阴经脉病变与焦虑状态有关。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肾水、真水,《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即肾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七情五志在体内郁久化火,必伤及肾阴,相火独亢,命门之火失制,虚热内生,则出现心神不宁、紧张不安、急躁易怒、虚烦不眠、情绪不可自控、恐惧惊慌等虚性亢奋。《灵枢·热病》描述:“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素问·举痛论》曰:“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矣。”指明因卒恐而伤肾,肾阴及肾精亏虚弱化,肾阴不能上奉于心, 上者不升、下者不降的脏腑之气紊乱无序。因此,惊则神伤,恐则精却, 过度的惊与恐神因精却而无依,精为神伤而不化,故神独摇于上,精消弱于下,阴阳不交,伤及肾精。《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恐则伤肾而水衰”。然上述提及的精与水均归于人中之阴。《医家心法·怔忡》中云:“怔忡,其源起于肾水不足”,都表明肾中阴精匮乏会产生惊悸、怔忡、恐惧等情志障碍出现,具体表现为焦虑紧张、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等症状。

有研究认为,肾阳虚证是抑郁的主要病机[8],而焦虑症的典型情绪体验与抑郁症相左,提示焦虑症可辨肾阴虚证。有报道显示,肾阴虚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xis)亢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6、9、10];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HPT-axis)亢进,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酰原氨酸水平升高[11],均同为焦虑症的病理机制[4]。滋肾阴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可有效缓解焦虑[11-12],且应用现代文献分析法,补益药古方出现频率29.3%,现代方剂出现26.1%,居首位[13];1993~2003年的文献中滋阴补血法使用频率51.3%,居第二位[14];可见滋补肾阴是焦虑症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14-18],为焦虑症辨证肾阴虚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肾虚与焦虑症互为因果,相兼为病。而肾阴虚证可能是焦虑症的主要病机,为临床从肾论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1]张伯华.中医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42-43.

[2]Somers JM,Goldner EM,Waraich P,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studies of anxiety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anJ Psychiatry,2006,51(2):100-113.

[3]David S. Baldwin,Christer Allgulander,Borwin Bandelow,et al.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reported prescribingpracti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anxiety disorder[J]. Th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2012,13(7):510.[4]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71.

[5]岳广欣,陈家旭,王竹风.中医心肝肾三脏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29-530.

[6]黄柄山.中医证候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续一)[J].黑龙江中医药,2003,4:3.

[7]张心保. 神经精神病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7 .

[8]陈嵘,秦竹,吴施国,等.桂附地黄丸对肾阳虚抑郁症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4):165-168.

[9]陈树森.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429-431.

[10]朱楣光.中医肾虚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关系的探讨[J].天津医药,1990,25(1):37.[11]Kaplan HL,Sadock BJ,Grebb JA,et al.Kaplan and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J].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 ,1994:516-572.

[12]董燕,孙炜.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6):849-851.

[13] Invemizzi RW, Garattini S. Role of presynaptie alpha2-adrenoceptors in antidepressant action:recent findings from microdialysis studies[J].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4,28(5):819-827.

[14]秦竹,杨晓丽,褚蕾.古今治疗焦虑症常用药物异同分析及比较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13(3):79-80.

[15]崔瑛,冯静,王世宏.焦虑症的中医用药及组方规律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30-3631.

[16]秦竹,杨晓丽,董毅,等.中医治疗焦虑症组方用药现代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56-57.

[17]董兴鲁, 曲淼.焦虑症从肾论治探析[J].江苏中医药, 2013,45(10):7-9.

[18]包祖晓,唐启盛.焦虑症中医证治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8,28(3):169.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滋肾阴方对焦虑小鼠血清GABA及HPA轴GR表达的调控研究”(编号:2014Y243)。

秦竹,女,教授,主要从事中医方剂学与情志疾病的防治规律研究。E-mail:243411712@qq.com

R259

A

1007-8517(2016)14-0058-09

2016.05.17)

猜你喜欢

阴虚证肾阴精气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对肝肾阴虚证干眼性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TNF-α与阴虚证五心烦热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