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6-01-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步行心功能差异

陆  露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内一科,吉林 长春 1306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陆 露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内一科,吉林 长春 130600)

目的 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关注。

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发生异常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心力衰竭的人数每年都在呈递增状态,且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可达30%[1],治愈率差,复发率高,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在临床上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笔者选取104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7±3.2)岁。按照心功能等级标准划分[2],Ⅱ级心功能患者18例,Ⅲ级心功能患者30例,Ⅳ级心功能有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15例,肺心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其他情况4例。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2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9± 3.3)岁。Ⅱ级心功能患者20例,Ⅲ级心功能患者27例,Ⅳ级心功能有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16例,肺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其他情况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符合“心血管治疗指南和建议”[3]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脏器受损的情况。

1.3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介绍病房环境和病友情况,增强患者的人际关系。②开展健康教育,先对患者进行口头宣讲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的认识。发放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配合图片或视频,加深患者的理解。科室成立疾病宣传栏,方便患者阅读,增强患者生活中的保健意识,积极预防。③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根据患者的具体焦虑心理进行疏导,如患者出现抑郁导致人际关系问题,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家属参与多交流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安慰并鼓励患者。若患者担心治疗效果,护士可讲述成功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充分尊重患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身心放松,也可进行催眠疗法或心理暗示,积极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疾病。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焦虑和抑郁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SAS和SDS评分均有二十个评价项目[4],把各项目的所得分数相加获得总分。其中SAS评分以50分作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以53分作为分界值,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分数越高则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心功能采用6分钟运动试验法检测[5],在6 min内,患者步行150 m以下为重度心力衰竭,步行150~425 m则为中度心力衰竭,425~550 m轻度心理衰竭,超过550 m心功能正常。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AS和SDS评分情况:护理干预前对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分别为观察组(65.3±5.6)分和(68.4±3.1)分,对照组(65.6±5.3)分和(67.9±3.6)分。经过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观察组(43.5±4.2)分和(53.7±2.3)分,对照组患者评分(57.8±4.7)分和(60.9±3.2)分。经过比较,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情况:在护理干预前,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行走(230.2±20.5)m,对照组平均行走(233.1±20.3)m,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平均行走(420.3.2±25.8)m,对照组平均行走(356.7 ±24.9)m。护理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和相关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则是心力衰竭的持续状态[6]。该病病因比较复杂,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效果仍不容乐观,病情反复发作,不仅对患者的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患者的心理还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在临床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是以心理学为依据,通过临床护理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指导,促使患者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积极地情绪可使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减少压抑感,相反不良的情绪会增加神经负担,有实验证明,情绪低落的人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尤其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更应该控制好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本文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护理前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及心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值得关注。

[1] 姚丽,胡晨萍,吕旺,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213-214.

[2] 张玉莲.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3):441-443.

[3] 李尚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9-230.

[4] 高靠成.心理护理在急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0):168-169.

[5] 彭静涵,黄永丽.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2):3461-3462.

[6] 莫顺瑶,余惠云,张珊珊.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1):170-171.

R473.5

B

1671-8194(2016)30-0260-02

猜你喜欢

步行心功能差异
相似与差异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找句子差异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