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2016-01-30韦翠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功能性护理人员心理

韦翠荣

(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介入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4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韦翠荣

(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介入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400)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敢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1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住院观察表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促使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会表现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恶心、暖气以及早饱等情况[1]。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排除由于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关于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无统一定论,同时病程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是有研究人员曾表明,患者的精神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33.5±3.5)岁,患者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3.7±2.8)年。经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1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根据患者分组情况,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程序主要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心理干预主要实行的是支持或者是解释性的心理疗法、认知疗法与放松疗法。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越关注,症状越明显,反之临床表现矫情,以便患者能够认识到心理调节的重要作用。在护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倾听,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克服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树立康复信心与希望。②饮食指导:临床上这种疾病不存在具有特殊意义的食谱。为预防患者个人生活经历诱发症状食物,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并形成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患者消化腺的分泌,促进消化[2]。在患者进餐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讲究心理卫生,愉快的进餐过程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避免进食油腻性欲刺激性的食物。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将患者检查结果详细告知患者。在患者不懂的地方,护理人员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耐心的启发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促使患者认识到心理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针对病程相对较长,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当告知其心理、生理与三方面的综合性作用,而心理作用占据重要的份量。④社会性支持:大部分患者是因为慢性负性事件引起的症状。针对此,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遇到烦恼的时候可以寻求社会支持。同时与家人、朋友商量,寻求心理医师,尽可能保持愉悦的心情。鼓励患者回归社会,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性活动。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住院观察表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临床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在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模式。这样通过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利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同种心理负担[3]。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促使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李俊,王佳勇,罗翌,等.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脾胃湿热证胃液及血前列腺素E2水平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115,4(32): 2215-2217.

[2] 梁列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胃肠病学,2013,4(8):108-109.

[3] 孙振华,李宝山,陈梅,等.多潘立酮、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3,23(1):55-56.

R473.5

B

1671-8194(2016)30-0249-01

猜你喜欢

功能性护理人员心理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