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分析

2016-01-30陈玉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汤药咽峡炎疱疹

陈玉琴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100)

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分析

陈玉琴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100)

目的 解析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取的104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患儿进行综合治疗,例如补充维生素、电解质以及降低患儿的温度,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3 d为治疗患儿的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判定。结果 两组在进行疗效对比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清热解毒汤;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保留灌肠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易患的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身体发热、呕吐以及厌食[1]。根据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病毒感染还未研制出特效药物,也未有疫苗进行预防,在治疗方面只能采取对症下药方式。而中草药治疗有独特优势,但是对小儿而言,草药较苦,因此依从性较差。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治疗组小儿给予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此种方法缓解了患儿疼痛、使体温降低、咽部破处得到了愈合,治疗效果较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取的104例符合观察标准的小儿患者,按照平行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54例,其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22例,平均年龄为(2.01±1.02)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1例,平均年龄为(2.21± 1.11)岁。患儿症状为体温升高、呕吐、咽痛、拒食;咽部冲血、黏膜出现疱疹,有红晕和溃烂现象,同时引发小溃疡的生成;淋巴细胞无异常现象,血白细胞有偏高现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资料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所有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入院以后都会给予补液、降温、电解质以及维生素营养的合理处理,均用抗生素抗感染的药物治疗,体温较高者会给予口服布洛芬或者乙酰氨基,同时进行外在物理降温。

1.2.2 清热解毒汤的用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膏30 g、连翘15 g、金银花15 g、黄芩10 g、柴胡10 g、淡豆豉10 g、板蓝根10 g、竹叶10 g、大青叶10 g、栀子10 g。此药方为医院内常用药方,每天均为我院煎药师依照常规法煎药,汤药煎成后再浓缩药汁,每剂汤药均浓缩到200~250mL,然后进行定量的封装备用,患儿在每次使用时再进行温水温热。

1.2.3 灌肠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入院后进行以上方法合理处理的同时,再开始灌肠,用量为5 mL/kg,温度保持在38 ℃,一日灌肠2次。灌肠方法为直肠滴入,将患儿保持左侧卧位,灌肠结束后再保持平卧0.5~1 h,这种姿势有利于患儿对药物的正常吸收,3 d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的统计软件是SPSS13.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卡方值为6.6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在进行灌肠时有3例发生轻度腹泻,停止治疗后得到了自愈。肛周破损1例,在进行涂药后痊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对照组4例发生轻度腹泻,随着病情的好转也随之自愈。破损1例,用药后痊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x2为5.52,P值为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易患的呼吸道疾病,根据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病毒的产生,阻止病毒发生癌变,还可以提高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强化细胞自卫能力,通过调节身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强防御能力,最终控制疾病的发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还能起到抗炎、抑菌、调节身体免疫系统以及退热的功效。中医将疱疹性咽峡炎划分为口疮病一类, 临床表现为风热乘脾证,小儿患者较为少见。现代医学将疱疹性咽峡炎划分为特殊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小儿身体为纯阳体质,容易出现内热情况,体温易升高。本研究采用的是具有缓解症状能力的清热解毒汤,主要成分都是纯天然的中草药,有驱除肺火、解饥退热、驱邪等功效。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可通过肛门静脉和直肠中下静脉直接吸收到大循环,在灌肠过程中没有通过肝脏,这种直接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汤药的浓度;也可由直肠静脉直接进入肝脏,通过身体代谢作用参与身体大循环;最后也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的吸收作用发挥汤药疗效[2]。三种汤药的吸收方式均未经过小肠和胃,避免体内酸和碱对药物破坏的同时,也降低了汤药对肠胃的刺激性。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治疗方法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更明显,它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及痛苦小的优点,能有效解决患儿拒绝口服药剂的问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石锦梅,史菁君.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87-89.

[2] 谢晓丽.清热解毒汤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8):953-954.

R272.5

B

1671-8194(2016)30-0167-01

猜你喜欢

汤药咽峡炎疱疹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汗疱疹是否会传染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