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2016-01-30崔玉英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石化总医院辽宁抚顺1130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恢复期护理

崔玉英(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石化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崔玉英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石化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及抑郁评分均得以明显改善,护理前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差异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优,差异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面护理干预方法给予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

本研究为探究在老年心肌梗死康复期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处于恢复期,其中对照组由20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70.6±2.8)岁,其中有9例为心源性休克,14例为心力衰竭,15例为心律失常,1例患者无并发症;实验组由21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72.4±2.5)岁,其中有10例为心源性休克,11例为心力衰竭,16例为心律失常,2例患者无并发症,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中对比数据可比性较强,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保证患者病房安静、清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同时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等[1]。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对预后表示担心,怕疾病会随时复发,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和情绪波动,会影响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通,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通,使患者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地面对治疗[2]。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使其共同安慰患者,将其不良心理情绪消除,另外,可以增强病友之间的沟通,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积极地接受治疗,促进康复,避免因为情绪波动大导致病情复发。

1.2.2 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尽可能避免摄入刺激性较强、高胆固醇及油腻的食物,食物要尽量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及钾盐要适当补充,戒烟忌酒[3]。

1.2.3 健康宣教:在患者的康复期,要将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同时要向患者讲解在康复期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4]。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适合的康复运动方案,对运动的程序要尤其注意,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有心悸及胸闷等情况出现,要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的重要性[5]。另外,要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排便习惯。

1.3 观察指标[6]:采用焦虑和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研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相关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和分析,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为计量数据用t进行检验,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为(2.35±0.75)、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1.61±0.35),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为(2.45±0.80)、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2.05±0.30),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对比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均得以改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的抑郁评分为(2.41±0.72)、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1.45±0.33),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抑郁评分为(2.42 ±0.74)、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2.03±0.56),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评分对比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均得以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4例,14例,1例,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4例,16例,9例,护理满意度为76.9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上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发人群为老年患者,其发病率在近些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对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心肌梗死因为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等情况就会造成组织坏死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及心衰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7]。同时因为老年患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越来越低,在心肌梗死恢复期也很容易复发。因此,做好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从本研究的结果中显示: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将全面护理干预方法给予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倩.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15-2717.

[2] 熊秀芳.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142-144.

[3] 刘芳.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93.

[4] 杜秋萍,黄婉滢.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护理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00-101. [5] 段伟平.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8):221-221.

[6] 王晓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109-110.

[7] 吕文杰.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424.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276-02

猜你喜欢

恢复期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规范化研究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恢复期5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