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恢复期50例疗效分析

2015-07-07贺茂立

医学信息 2015年16期
关键词:恢复期脑出血

贺茂立

摘要:目的 探讨通窍活络汤加减在脑出血恢复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效果、血肿出血量及NDS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肿吸收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出血量及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恢复期,使用通窍活络汤,能有效提高血肿吸收,减少出血量,改善肌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脑出血;通窍活络汤;恢复期

脑出血为老年人群高发性疾病,主要因高血压诱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行手术清除血肿后,采取措施积极帮助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在脑出血恢复期中,加用中医治疗,帮助消除血肿,恢复神经功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已经有学者研究证实[1],中医汤药在脑出血恢复期中使用,效果显著,可辅助患者恢复。在本组研究中,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行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 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8~76岁,平均(52.4±3.4)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6.6±1.2)d,出血部位:有基底节17例,左基底节19例,血脑6例,脑叶8例。经头颅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血肿稳定,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其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给予止血、降压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处理,同时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通窍活络汤,方药:桃仁8 g、黄芪20 g、白芍8 g、丹参12 g、熟地12 g、川芎8 g、当归8 g、红花12 g、石菖蒲8 g、山萸肉8 g、龙齿15 g、大黄4 g、根据患者情况加减大枣3枚;三七粉12 g(冲服),老葱8 g;水煎400 ml,前7 d 100 ml/次,后7 d 200 ml/次,2次/d,14 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效果、血肿出血量及NDS评分,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肿吸收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出血量及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出血为临床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必须要在发病后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尽管患者抢救成功,术后康复治疗,依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在脑出血康复期,不仅要积极实施康复训练,也需要加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加快血肿消除,促进受损神经恢复。有学者研究显示[2],中药在脑出血后促进神经恢复,消除血肿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组研究,对高血压康复期患者实施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血肿出血量(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3]。

中医将脑出血归属于"中风"范畴,为本虚标实,在急性发病期主要为标实,因脑窍闭塞、脑络阻塞、气机失调等因素发作,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脑出血恢复期中,使用通窍活络汤起到滋养肝肾、通窍活络、止血活血之效,保持阴阳平衡,降低致残率[4]。经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通窍活络汤中,川芎、红花、地龙、桃仁等药物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三七可作用于血小板聚集,因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转化,激活后可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的尿激酶活性;丹参有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对血液粘稠有显著改善作用,作用于机体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缺血区脑细胞功能恢复,对脑细胞进行保护,清除自由基,也抑制自由基形成,对组织耐氧能力有显著提高,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避免脑部出现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在脑出血恢复期,适当应用通窍活络汤治疗,可显著降低机体能力,恢复患者的神经缺损,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对患者远期预后有极大的加重[5]。

综合上述,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行通窍活络汤加减治疗,可有助于患者清除血肿,改善机体循环,促进机体恢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春,吴勉华,周学平,等.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在脑出血中医瘀热证量表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360-362.

[2]徐云龙,任吉祥,卢靖,等.基于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对脑出血核心用药情况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7):747-748,756.

[3]刘利娟,周德生.脑出血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困境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4,(18):84-86.

[4]万晓芳.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8):406-407.

[5]叶锋,龙春霞.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中医理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7):54-55,56.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恢复期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规范化研究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