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01-30扎西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母畜布病布鲁氏菌

扎西吉

(祁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祁连 810499)

祁连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扎西吉

(祁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祁连810499)

布氏杆菌病是影响牛羊饲养业发展的重要的疾病,严重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对该病的净化与防治已刻不容缓,本文将对我县畜牧基本情况和防治情况做一介绍并提出相关的防控措施。

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人畜共患疾病。20世纪初,全县一部分辖区内的牛布病感染率的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等个阶层的高度关注,省农业厅和省级畜牧兽医局对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技术规范,对有效的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安排计划,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介绍了祁连县的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

1 基本情况

青海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西长340.5km,南北跨185km,呈一长条形,面积1.56万km2,有可利用草场93.33余万hm2。全县下辖3镇4乡,45个村(牧)民委员会,153个生产合作社,0.9175万户,人口3.8787万人。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38万头(只)(防疫数据),其中,藏羊120万只,占86.97%,可繁殖母羊69万只,母畜比例57.5%;牦牛18万头,占13.04%,可繁殖母牛6.37万头,母畜比例35.41%;黄牛存栏5500头,占0.4%,可繁殖母牛2319头,母畜比例42.17%。全县牧业乡镇共存栏种公羊2.76万只,种公牛0.26万头。

2 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

祁连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感染非常严重,全县曾进行过进行9次不同牛羊布病规模的调查,数据显示牛阳性率达16%,羊阳性率达9.58%;本病防治工作始于1965年,先是用“19号菌苗”小范围免疫注射;1970年采用气雾免疫,1980年开始应用冻干苗免疫注射;1995年停止免疫,采用逐年检测和自然淘汰相结合的净化措施。经过连年防治,至20世纪70年代感染有所下降,牛羊平均阳性率为6.17%;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有明显回升,个别牛群阳性率达40%;20世纪90年代初明显下降,1991年抽检牛1547头、羊4664只,牛阳性率0.84%,羊为0.37%,1992年通过控制区标准验收;此后感染持续下降,1997年抽检牛1036头,羊2054只,各检出阳性2头,牛阳性率0.19%,羊阳性率0.09%;1999年通过稳定控制区标准验收。

2008年本县部分牧业乡镇牧户牛群流产现象普遍增多,对有流产病史的生产母牛血清学监测,阳性率竟高达74.28%。为进一步掌握布病流行情况,我畜牧主管单位对5个牧业乡镇各年龄段牛羊感染情况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牛平均阳性率7.49%,最高达24.19%;羊平均阳性率1.27%,最高达3.03%,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级业务部门高度重视,2009开展了大范围实验室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制定了包括繁育母畜免疫、种公畜监测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给辖区内的牛羊布鲁氏菌病患病率得到有效遏制。

3 防控措施

3.1制定防控计划,统一部署

对种公畜采取实验室监测,淘汰阳性种畜的净化措施;农区奶牛不进行免疫而是监测淘汰阳性个体,逐年净化。开展牛羊布氏杆菌病病原学实验室检验,确定当前流行病菌种属,为进一步免疫提供依据;加强布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和提高自我防护技能;对重点发病区生产母畜实施计划免疫,全面检测种畜和幼年牲畜,对阳性牲畜实施扑杀无害化处理;对一般发病地区采取以检测处理阳性牲畜为主的净化措施;加强输出动物检疫,尤其是输出和串换的种用牲畜必须全部实验室检测合格方可调运。

3.2做好基础疫苗免疫工作

根据省农牧厅兽医局统一部署,根据本病在我县的流行特点,和实验室监测结果,结合国家布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经综合研究确定采用疫病监测与免疫注射并重的防治措施。布鲁氏菌病防控应采取包括监测、淘汰、无害化处理、检疫、消毒灭源、病原学研究并举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基础免疫也是选项之一,对牧区所有生产母畜进行免疫注射,减少因流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形成免疫保护屏障;在牲畜空怀率和流产率快速上升时期(流产率超过10%时),为尽快控制疫情,可采取在一定范围和特定对象进行计划免疫,在流产率下降到一定范围(流产率3%以下),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检测淘汰净化为主,流行病学监测为技术支撑的措施。

3.3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将布病防控纳入地方性重点疫病,在人间和畜间同时开展防控工作,且列入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布病防控长效机制,尽快建立布病阳性牲畜淘汰、扑杀、无害化处理经济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牛羊布氏杆菌病病原学实验室检验,开展病原学基础研究,确定当前流行病菌种属,为进一步免疫提供依据。

3.4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加强布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和提高自我防护技能,建立“群防群控”的群众性防控机制。实行区域化管理,将布病流行区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点流行区、流行区、基本控制区、控制区和稳定控制区,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加强牲畜调运市场监督管理,防止人为传播。加强输出动物检疫,尤其是输出和串换的种用牲畜必须全部实验室检测合格方可调运。对检出的阳性畜按国家有关标准严格处理。

扎西吉(1975-),女,籍贯:青海共和,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监管,兽医师。

猜你喜欢

母畜布病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