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制
2016-01-30满儒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畜牧兽医站733005
满儒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畜牧兽医站,733005)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制
满儒兴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畜牧兽医站,733005)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全身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水液外渗过多,造成头部、眼睑、耳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和急性死亡。因此该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有高度致死性。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在各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饲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是目前养猪业中对断奶仔猪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1 诊断方法
1.1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疾病的发生,调查疾病分布、传播特征以及宿主、致病因子、环境等因素。通过询问、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疾病进行调查。发病仔猪主要在断奶40日龄左右,且体格健壮的较体弱的多发。
1.2临床诊断病初体温个别高达41.5℃,但大多数体温正常或偏高0.5℃。仔猪精神沉郁,不食,喜卧,眼睑、结膜、齿龈轻度水肿。肌肉颤抖,呼吸困难,继而共济失调,驱赶行走则左右摇摆且很快伏卧在地上。严重的前后肢麻痹,呈侧卧姿态,四肢作游泳状划动。触之惊叫,发出嘶哑叫声,个别病猪拉稀,大部分正常,病后期则出现便秘,病程2~3天。
1.3病理剖检主要病理变化为胃底部、小肠前段严重出血水肿,胃贲门部、幽门部、大弯部轻微水肿;结肠系膜水肿明显,切开后流出无色液体;肺充血水肿,脾肿大,边缘呈暗紫色,全身淋巴结周边出血,切面多汁。
1.4细菌学检查无菌采集发病猪的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直接涂片,瑞氏和美蓝染色,油镜镜检,并无菌采取肝、脾、淋巴结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接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置37℃温箱中培养12~24h。染色镜检,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菌体呈短粗,两端钝圆的杆菌,多为单在。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h后,形成圆形、湿润、半透明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平板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产生黑色金属银光色的菌落;在血平板上产生溶血环;在肉汤中经18~24h培养后,肉汤混浊及管底有淡灰色沉淀,管壁有菌环。
1.5动物实验将分离的细菌,接种肉汤培养24h,按0.5ml/只剂量,腹腔注射小鼠4只,设对照组鼠4只,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表现。注射菌液的4只小鼠,表现为精神沉郁,怕冷,缩成一团,头部肿胀,有的眼屎增多,17~24h内死亡。解剖致死老鼠,心包和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中则凝成胶冻状,肝脏、脾脏肿大,胃肠有卡他性肠炎症状。设置的4只对照小鼠,无任何异常表现。
2 防制措施
仔猪水肿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通过抗菌消炎、利尿脱水消肿,促进有毒物质排出,增强机体抵抗力,以抑制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繁殖。对于已发病的仔猪,治疗原则是脱敏、强心、抑菌、利尿、消肿、解毒泻毒等,一般综合治疗效果较好。脱敏: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针剂2.5mg/头,2次/d,连用2d。强心: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安钠咖2ml/头/d。抑菌:青霉素1.0g/头,肌肉注射2次/d。利尿、消肿:肌肉注射速尿2ml/头,2次/d。解毒、泻毒:食欲废绝的病猪用静脉注射10%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00ml,2次/d,维生素C肌肉注射0.5g/头,2次/d,连用2d。泻毒用盐类下泻药,硫酸钠10mg/头2次/d,连用2d。同时配合中药:芒硝50g、大青叶25g、大黄25g、牵牛子20g、茵陈25g、栀子20g、胆草15g、茯苓15g、郁金15g、陈皮15g、车前子15g、芦荟10g、瓜蒂1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加红糖250g为引(以上为10头10kg仔猪的剂量),一次灌服或让猪自饮,隔日1次,连用2次。采取以上措施7d,病情得到控制。
发病仔猪采取及时隔离,清洁圈舍,打扫卫生,对圈舍及饲养用具用0.1%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病死猪销毁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打开猪舍窗户改善猪舍的通风情况,降低猪舍温度,清理粪便,保持猪舍干燥。对没有临床症状的仔猪紧急进行仔猪水肿病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增加纤维素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硒和维生素E,且日粮中硒的含量应保证在0.3~0.4mg/kg的水平,维生素E的含量应保持在150~200mg/kg的水平。
母猪产前20天免疫K88菌体抗原疫苗,14~18日龄仔猪注射猪水肿病多价灭活疫苗。
3 小结
仔猪水肿病以45~75日龄的猪最易感,随着日龄的增加,猪的易感性逐渐降低。然而由于该病死亡率高,多数病例由于发现不及时来不及治疗,且治愈率不高,所以要想有效的控制该病,减少或避免损失必须遵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达到目的。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采取消除病原,加强药物预防,控制日粮蛋白质水平,避免饲喂单一饲料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应激因素,增加维生素等一系列措施,对控制猪水肿病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采取上述综合防制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猪水肿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从而产生综合效应,提高仔猪的生产效益。
S853.5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1-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