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证验案三则

2016-01-30王文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咳嗽温胆汤失眠

王文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证验案三则

王文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咳嗽、胸痹验案三则,说明温胆汤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属痰热互结者,且疗效确切,在扩大温胆汤的应用范围的同时,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关键词】温胆汤;痰热证;失眠;咳嗽;胸痹

温胆汤出自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原主治“大病后虚烦不眠”、“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等症。温胆汤现多用于治疗失眠、癫狂、郁证、眩晕、胸痹等属痰热证者。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显著,故介绍如下。

1失眠

患者男,35岁,2015年8曰29日诊。因数日前夜晚驾车经过偏僻的森林受到惊吓,近三日眠差,感觉恐惧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每晚睡眠时间仅2~3小时左右,白天困倦。易饥,多食则食后胃胀,胸闷,口干。大便一日一次,不通畅,质黏烂,小便可。舌红苔黄厚,质偏干,脉滑数。诊断为不寐(痰热扰神)。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法夏10g,黄芩15g,竹茹10g,枳壳10g,茯苓20g,瓜蒌皮15g,党参20g,藿香10g,佩兰10g,合欢皮15g,远志15g,甘草6g,先予3剂。服用2剂后患者欣喜告知,昨夜睡眠时间延长至6小时,其间醒来1次,并能顺利再入睡。效不更方,续服5剂,患者睡眠障碍基本改善,诸症好转。

按:《景岳全书·不寐》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患者心虚胆怯,暴受惊吓,又见胸闷、口干、易饥、食后胃胀、大便黏烂、舌红苔黄厚,脉滑数,可辨为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世医得效方》载:“十味温胆汤,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温胆汤名为“温胆”,实为清胆,通过清热化痰以恢复胆的清净、温和升发之性,从而达到温胆目的,即罗东逸言:“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方中以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陈皮易瓜蒌皮加强宽胸利气,合欢皮、远志以宁心豁痰。因发病时暑湿正盛,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化湿清暑。

2咳嗽

患者男,50岁,慢性咽炎史,吸烟史30余年,初诊2016年1月16日。自诉咳嗽加重半个月,自觉咽中有刺激感,咽痒,咳嗽声高亢有力,晨起为重,有痰,痰时黄时白,质较稠,易咯出。纳眠可,饿则胃痛,食后易困倦。无疲倦乏力,精神可。无口干口苦。近日来腰有酸重感,从事体力劳动后明显。二便正常。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右寸较无力。诊断:风邪束肺,痰热内蕴。治宜祛风止咳,清热化痰。方药:法夏10g,竹茹15g,黄芩20g,茯苓20g,瓜蒌皮15g,枳壳10g,防风15g,荆芥15g,党参20g,川木瓜15g,威灵仙20g,桑寄生15g,甘草6g,先予4剂。二诊患者诉咽痒、腰痛减轻,痰量减少,咳嗽减轻不明显,舌脉同前,遂予前方减荆芥、党参,加入紫苏叶15g,苦杏仁15g,浙贝20g,牛膝20g。续服4剂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咽微痒,无体力活时腰痛不明显,苔转黄薄腻。前后共服用12剂,症状基本消失。

按:《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温胆汤治咳嗽多以中上二焦病变为主。中焦脾胃虚衰,运化失常,聚湿成痰,郁久化热,痰热交结,阻滞中焦可见纳差痞满,缠绵难愈;痰随气升阻于咽喉,肺气升降失常,加之冬日寒风凛冽,束其肌腠,皮毛开合失司,见咳嗽有痰、咽中异物感等。患者咳嗽声音高亢,痰液黄白浓稠,且其舌暗红苔黄腻,可知患者体质偏实。温胆汤以中焦为本,清解痰热化生之源,复中焦气机升降,佐以行上焦之品,复肺气宣降,从而使中上焦气机调达,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去。案中黄芩、瓜蒌皮、法夏、竹茹清热燥湿化痰;党参、茯苓健脾利湿,恢复脾胃运化之职;枳壳行气化痰;防风、荆芥轻清上扬以祛风利咽,解除表邪;苏叶、杏仁一升一降,以利肺气宣肃;浙贝入肺经,清热化痰散结;川木瓜、威灵仙、桑寄生除湿舒筋通络,补益筋骨;牛膝利尿通淋,且能引药行于腰背,活血通经,虑其久病生瘀之变。

3胸痹

患者男,34岁,反复胸闷痛三个月。先前曾在医院行心脏彩超,示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心电图提示正常心电图,但胸闷痛仍时作时止,时有心悸心慌。患者平素多虑,担忧自己患重病,夜卧不安,多梦。纳食减少,食后饱胀,口干,二便正常。见其舌偏暗,苔黄厚,中有裂纹,脉弦滑。诊为胸痹(痰热内阻,胸阳不振)。治宜清热化痰,通阳宣痹。药用:法夏10g,竹茹15g,黄芩20g,茯苓20g,薏苡仁20g,瓜蒌皮15g,枳壳10g,薤白10g,党参20g,桂枝10g,酸枣仁20g,甘草6g。患者服药5剂后感觉胸闷明显减轻,感觉呼吸顺畅,睡眠改善,情绪平复,继续予温胆汤加减治疗 半个月,余症消失。

按:胸痹的发生不外乎外邪侵袭、饮食失调、体虚劳倦、情志失调等,病机实者多见气滞、痰凝、血瘀等邪气闭阻胸阳,血脉不通,虚者为气虚、阳虚、气阴两虚。《金匮要略》中认为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中阳微不运,下焦阴寒浊气得以上逆,阻于胸中,不通则痛。案中患者平素多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与热相结,困阻胸阳,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故用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以清热化痰,宽胸理气,加桂枝以温阳化气,酸枣仁以安神宁心,党参以健运脾胃。

4小结

上述三则医案虽病不同,但均为痰热互结所致,以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热,使利湿不伤阴,清热不损阳,疗效显著,体现仲景异病同治的法则。临床疾病纷繁复杂,只要以整体论治为核心,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能切合病机,一矢中的。

【中图分类号】R28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53-01

(收稿日期:2016.02.19)

猜你喜欢

咳嗽温胆汤失眠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基于数据挖掘的温胆汤类方用药规律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温胆汤干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