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黄帝内经》“和态健康观”*

2016-01-30杨志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灵枢内经黄帝内经

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理论探讨】

论《黄帝内经》“和态健康观”*

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阐释,构建以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一体的和态健康观,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应是“和”。“和”是在其变化过程中内外及其内部之间互相作用、不断发展、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强调人体本身内部脏器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统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的最高概括。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共同构成的和态健康观,是《内经》的核心健康观念,是中医学最佳的健康模型,是生命活动追求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和态健康观;健康模型

什么是中医的健康观?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多方面进行表述[1],然而其概念、内涵、外延仍未明确。笔者认为惟有源于《内经》的“和态健康观”,才能清楚、准确、科学地表达中医的健康观念。

1 “和态健康观”概念

“和态健康观”由“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构建而成,其理论根源于《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什么是“人之常平”? 《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显然《内经》所说的“人之常平”,是指机体没有任何病痛,而形体、精神、机体适应性良好的平人状态。

为何要以“和态”来评价“人之常平”的状态?一方面“和态”有和顺、和谐、有序、协调、适中、恰到好处之意,也特指“身体健康舒适”[2]状态,是对机体健康的界定和评价。另一方面,原文提到的四“和”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 笔者认为“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和”,即血气运行和畅,机体生理功能正常;“志意和”即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指人能适应自然、社会条件,能达到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即“人之常平”。

2 和态健康观的内涵

2.1 “血气和”的躯体健康观

2.1.1 气和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本脏》)。原文以“卫气和”为例,强调“气和”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意义。“和态健康观”中的“气和”包括以下方面内涵。

(1)人气生成之“和”。人体之气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以及自身吸入自然界清气、饮食摄取水谷精气在体内聚合而成,即人体之气是先后天和合而成的混元一气[3]。依据混元一气所发挥的不同机能,又可区分为元气(或原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几种基本类型;依据其作用可分为经脉之气、脏腑之气,并进一步分为经气、络气、脉气、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等。以上各种气虽然所在部位及发挥作用有异,但均属混元一气变化而成。惟有先后天之气能顺利和合而成混元一气,继而和谐有序生成各气,方能维持人体各种复杂的生理机能。

(2)人气运动之“和”。气机是人体之气在体内的运动,被概括为升、降、出、入。如果能用物理位移概括“气机”,其路线即《灵枢·经水》所描述的“内外相贯,如环无端”。气化是气在体内不断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各种复杂变化。如果“气机”相当于物理位移,那么“气化”则是气在体内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化学变化。气机、气化一旦失常,即表现为气滞、气闭、气脱、气陷等失和状态,亦是人体功能失常之时。惟有气机、气化能“和”,才能“如环无端”地滋养全身并产生各种变化,使人体机能活动有序。

2.1.2 血和 《灵枢·本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血和”的内涵包括了血的生成与运行及血的生理机能和谐有序。

(1)血的生成与运行之“和”。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血的生成、循环运行皆与五脏机能密切相关,是五脏协同作用的结果。

①心主神明而生血。《素问·痿论》中“心主身之血脉”是对心主血的高度概括,其中又涉及以下两点:一是血奉心神而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生血。”《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具体而言,即《侣山堂类辨》所述“是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即水谷精微通过脾肺的作用后复注于心所主之脉,须在心所主之神作用下才能化赤为血;二是心所主之脉对血的固摄作用。《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决气》又曰:“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脉能“壅遏营气”,含有“营气”的血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

②肝主疏泄而藏血。《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肝气通于春,内藏生升之机,具有升发调畅之性。肝能疏泄调畅气机,脾胃才能运化,即“土疏泄,苍气达”(《素问·五常政大论》),如此方能化生气血。同时《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曰:“故人卧,血归于肝。”当肝藏血功能发挥正常,才能达到“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之效。

③脾主升而统血。《难经·四十二难》曰:“脾……主裹血,温五脏。”脾气主升,脾气旺盛则统摄血液有力,能够控制血液在脉内的正常循行;脾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故血统于脾有固摄、生化之内涵。

④肺主气而布血。肺主一身之气,气能生血摄血,气旺则生血摄血功能亦强。同时,肺朝百脉、主治节,从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的运行,最终使中焦所化生的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

⑤肾藏精而化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并能互相资生,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同时,肾经命门为“原气之所系也”(《难经·第三十六难》),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即“血之源头在于肾”;另一方面,《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骨髓坚固,气血皆从”,惟有肾藏精之功能发挥正常,骨髓方能坚固,才能化生气血。

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和五脏皆有密切关系,故有血“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景岳全书·血证》)之论。只有脏腑整体机能状态良好,才能确保血的循行处于“和”的有序状态。

(2)血的生理机能之“和”。 《灵枢·痈疽》曰:“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惟有在“血和”的状态下,血对经络、脏腑的营养滋润功能才能正常发挥,亦即《难经·二十二难》中所言“血主濡之”。

2.1.3 气血关系之“和” 《灵枢·本脏》分别从“血和”“气和”论述躯体的健康状态。为何将两者归纳为血气和?《内经》认为血与气两者来源相同,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补充、依存、渗透、促进、制约、转化、互用。故《内经》中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血气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等多处以血气为并列关系的论述。若“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躯体即显现疾病状态。故将“血和”“气和”归纳为“血气和”,并不违背《内经》原旨。同时惟有在“血气和”的前提下,方能达到血、气各自相“和”。国医大师颜德馨即根据气血的相互关系认为,气血失衡则是诸种疾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关键在于“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恢复“血气和”的状态。

2.2 “志意和”的心理健康观

《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笔者认为此处“志意”并非“肾藏志”“脾藏意”的简单叠加。参考“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素问·五藏别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问·汤液醪醴论》)以及“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灵枢·大惑论》)当中的语意,笔者认为《灵枢·本脏》中的“志意”应是指机体的心理活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调控功能而言,其具体作用如下。

2.2.1 调控心理活动,即“御精神、收魂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灵枢·九针论》)。精神魂魄分别为肾心肝肺四脏所藏。笔者认为,“志意”能“御精神、收魂魄”,即是对上述四脏藏神功能进行调控,使上述四脏藏神功能正常,从而“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2.2.2 调控情绪,即“和喜怒” “喜怒”泛指人的全部情绪活动。“志意”能使“喜怒”和调,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并使之和谐有序则“悔怒不起”。根据“志意”能“和喜怒”、使人“悔怒不起”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可知“志意”能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尤其能调节其中的情绪表达环节。

2.2.3 适应环境,即“适寒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指出惟有志意功能正常,人的阳气固密,机体才能防御寒温外邪侵袭,从而达到“适寒温”。

综上,“志意和”通过上述调控心理活动、调控情绪、适应环境的作用,最终达到“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灵枢·本脏》),是《内经》“和态健康观”中的心理健康部分。

2.3 “寒温和”的适应能力健康观

《灵枢·本脏》云:“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原文中的“风痹”笔者认为其含义与《灵枢·寿夭刚柔》中“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相同,即病在外称为“风”,病在内称为“痹”,内外俱病则为“风痹”,泛指内外一切致病因素。若寒温调和,则人体内在功能正常,一切致病因素也无法伤害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通畅达,躯体安然无病。此处“寒温”,笔者认为应含有以下方面内容。

2.3.1 外界气候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观气寒温,以调其过。”《灵枢·岁露论》中亦有“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的记载,此处“寒温”应是指外界气候。若气候变化剧烈,则百姓多有疾病死亡。故医者应根据气候寒温的太过与不及而进行调整,“智者之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温”(《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从而“风痹不作”。

2.3.2 饮食水谷温度及性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明确指出饮食水谷温度、性质过于偏颇,不能达到“寒温和”,则“六腑化谷”功能失施。《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则记载:“病在心……禁温食热衣”,“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病在肾……禁犯焠 ,热食温炙衣”,五脏各有饮食所禁。《灵枢·师传》又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惟有饮食水谷的温度、性质适宜机体,正气才能内守,邪气才不能侵害人体。

综上,笔者认为“寒温和”可概括为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包括饮食、气候以及自然、社会条件的能力,是《内经》“和态健康观”中的外界适应能力部分,也是《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

2.4 以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为一体的和态健康观

“和态健康观”中的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既重视其自身及其内部关系的和谐,也强调三者关系的协调统一,三者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以“和”为核心的健康观。

2.4.1 “血气和”为“志意和”“寒温和”提供物质基础 首先“血气和”是人之神的物质基础,“血气和”则“志意和”。“志意”主导的心理活动正常,需要五脏正常发挥藏神的作用;五脏藏神其首要又在于血气调和,即“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八正神明论》),“志意”所主导的心理活动才能不致偏颇。其次“血气和”是“司关合”“温分肉”的前提,“血气和”则“寒温和”。《难经·三十二难》云:“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营即血,卫即气;“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灵枢·本脏》)。血气调和则人体脏腑经络得以充养,“志意和”“寒温和”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人体方能达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的健康无病状态。

2.4.2 “志意和”为“血气和”“寒温和”提供精神支持 《灵枢·口问》提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强调情志因素“大惊卒恐”是“血气分离”的原因之一。志意具有“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的情绪调节作用,使人免于“大惊卒恐”而“血气分离”“百病始生”;同时志意和则能“适寒温”,使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而“寒温和”。在“志意和”的调控下,“血气和”“寒温和”正常发挥功能,人体方能安然无病。

2.4.3 “寒温和”为“血气和”“志意和”提供环境保障 惟有“寒温和”下六腑化谷,人之血与气方能禀水谷之气化生,从而达到“血气和”。同时“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若寒温不和则正气失养,神失所藏,“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灵枢·大惑论》),志意功能亦随之失常。

可见,《灵枢·本脏》中的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三者紧密相扣、不可分割,一者不和则整体和态健康结构也随之失衡。

3 结语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应是“和”。“和”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其变化过程中内外及其内部之间互相作用、不断发展,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强调人体本身内部脏器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统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的最高度概括。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共同构成的和态健康观,既符合内经原文原意,也符合21世纪四维健康观念,是中医学最佳的健康模型,是生命活动追求的最高境界。

[1] 王琦.论中医学的健康观[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4):267⁃268.

[2] 罗竹风.汉语大辞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554.

[3]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3⁃154.

R222.15

:A

:1006⁃3250(2016)10⁃1285⁃03

2016⁃04⁃19

2011年国家973计划(2011CB505404⁃G)⁃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广东省财政厅项目(2012KT1015)⁃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与健康促进;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2013KT1437)⁃基于健康促进构建智能化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研究;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YK2013BIN03)⁃基于中医健康多维辨识技术构建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研究;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2014KT1106)⁃中医治未病产品评价与开发研究;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07003)⁃中医药保健技术与产品研究(一);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项目⁃中医五脏健康状态评估与六字诀针对干预研究;2013年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6)

杨志敏,女,广东南海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睡眠医学与治未病研究及扶阳学术思想研究,Tel:020⁃81887233⁃35701。

猜你喜欢

灵枢内经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