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箱体饲养蜜蜂的必要性

2016-01-30郭成俊滕跃中张映升景养福山西省晋中种蜂场

中国蜂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群势工蜂蜂产品

郭成俊 滕跃中 张映升 景养福(山西省晋中种蜂场)

多箱体饲养蜜蜂的必要性

郭成俊滕跃中张映升景养福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

在山西,单一箱体繁殖法饲养蜜蜂,精细化程度高,人为因素比重大,一些管理手段不可避免地会违背蜜蜂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充分发挥蜜蜂自身的潜力。目前养蜂存在的问题是蜜蜂群势弱小,繁殖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笔者认为:人类参与蜜蜂生活,进行蜂产品生产,不应称为管理蜜蜂,应该说是辅助蜜蜂。蜜蜂需要的是人类的帮助,比如改良蜜蜂生存空间(从难以扩巢的洞穴到活框蜂箱),做好保温和遮阴,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等,而不是在蜜蜂正常生活中限制蜂王产卵、囚禁蜂王迫使其停产,进行掠夺式生产,导致蜜蜂秋季繁殖困难,蜜蜂群体弱小,难以度过寒冬,勉强度过寒冬的蜂群春季也不能快速繁殖,才会出现蜜蜂“单脾繁殖”的研究,自认为是经验之谈,殊不知是违背蜜蜂生物学的特性。

依据化石研究表明:蜜蜂这一物种发展历史长达1.35~0.7亿年,生命力之强,与其适应自然的能力分不开的,而不是人类管理的结果。为了蜜蜂的健康与强壮,最大地发挥蜜蜂这一生产资料的效能,我们需要改善其当前生活条件,提供舒适的生存空间,优良的饲料储备,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这一科学理念,有了多箱体养殖技术,现就该技术在养蜂生产中的必要性论述如下:

一、蜜蜂生存空间的需要

以我地4脾蜜蜂(1万只)为基数开始春季繁殖,依据大家公认的蜂王产卵力、工蜂的寿命、出房日期、工蜂哺育力等数据,进行理论粗略推算:

蜂王日产卵量1587~2000粒;

工蜂的寿命35天;

工蜂的出房日期21天;

工蜂哺育力1∶1或1∶3.85

第一个繁殖周期21天(3月13日~4月3日)保持1万只不变;第二个繁殖周期蜜蜂开始正常化发展,一个繁殖周期平均水平生产蜜蜂3.3万只(1587×21= 33327只,2000×21=42000只)。

4个繁殖周期(4月3日~6月26日)计84天。

蜜蜂死亡周期数84/35=2.4个

6月26日蜜蜂最低繁殖数量:(4-2.4)×3.3=5.28万只;如果爬满4脾蜂约1万只蜜蜂,供蜜蜂栖息需要20~24张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最少需要3个箱体才可以满足蜜蜂栖息,如果空间拥挤,势必分蜂热提早来临,不但管理麻烦,产蜜量也大打折扣。

如果全年正常繁殖8个繁殖周期(4月3日~9月18日),共168天。9月18日蜜蜂数量可以达到:(8-4.8)×3=9.6万只。如此庞大的群势没有多个箱体,蜜蜂怎么栖息。

二、蜜蜂产卵需求

现在就大家公认的“底箱6脾限制蜂王产卵养殖法”分析一下:其形成依据是蜂王最大日产卵量2000粒,工蜂出房日期21天,每张优质巢脾理论能提供7200个巢房;一个繁殖周期蜂王产卵需要2000×21= 42000巢房,那么需要巢脾42000/7200=6张。

该方法具体要求底箱6张脾,继箱6~8张脾,中间加隔王板。底箱6张脾用于蜂王产卵,继箱脾用于储备商品蜂蜜,看起来十分科学,其实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做法没有考虑蜜蜂繁殖必需的花粉和成熟蜂蜜饲料的储备需要。大家都知道没有花粉储备,蜜蜂无法正常的繁殖,花粉不足的直观表现是蜜蜂幼虫食料不足,幼虫干涩,无光泽,群势在一个繁殖周期结束后急剧下降。

正所谓“一脾粉育一框子”,想要培养6脾蜂必需提供6脾粉,甚至更多,工蜂把花粉储存在育虫区,便于采食、饲喂,所以蜂群繁殖区6张脾是不能达到蜜蜂发展要求的,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是有害的。蜜蜂不会由人的思想控制,在6张脾上只产卵,不储备饲料。在蜜粉源充足时,蜜粉的储备会大量占用繁殖区域的巢房,形成蜜、粉、子争夺巢房的局面,蜂王无法发挥其产卵力,如果不人为调整蜂脾,将导致蜜蜂35天后群势直线下降,不利于后续花期的生产及越冬蜂培育。

三、储备优质饲料保障蜜蜂健康需要

蜜蜂健康与否、蜂王发挥产卵力的高低,主要决定于饲料,饲料的供应又决定于群势以及气候等条件。我们无法控制蜜粉源及气候条件,但能够在蜜粉源及气候条件适宜蜜蜂储备饲料期间采用多箱体养殖办法提供蜜蜂储备饲料所需的条件。

所谓“蜜足蜂饱,好养殖;蜂壮体康,无百病”,饲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蜂群养殖高峰期,爬几只蜂,养蜂人不会重视,他们只考虑当下的经济效益,采用掠夺式取蜜,甚者采用杀鸡取卵法,根本不考虑蜜蜂生存所需,殊不知蜜蜂健康已经受到威胁,该威胁以饲料的不成熟为首。

以大家熟知的春季繁殖实例说明一下,中国的养蜂员发明了小群单脾繁殖法,这一办法要求有充足的蜜粉储备在隔板外,但有许多养蜂员没有这样做,每天采用奖励饲喂的办法来保障蜜蜂饲料需要,蜂蜜被糖水替代,花粉没有被酿造成蜂粮,无论老幼蜜蜂只能吃“生食”,越冬后的工蜂本来培育蜂子的能力就弱,这种饲料条件增加了工蜂的工作量,降低了营养,加速了其死亡速度,给蜂群应对多变的气候条件增加难度。幼蜂吃了没有营养的白糖水和没有调制的花粉,难以消化,排泄不畅,大量致病,爬蜂现象明显,无法累积工作蜂,蜂群繁殖受阻,蜂群出现“见子不见蜂”的态势,蜜蜂整体状况下降,春衰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后期发展,经济效益降低。

没有优质饲料的储备多么可怕,偏偏我国养蜂员采收蜂蜜方法基本是一扫光,蜂蜜浓度低于41波美度。在蜂蜜生产季节,蜜蜂长时间食用没有酿造成熟的花蜜,对蜜蜂健康造成隐患。

四、蜜蜂群体增长需要

为了充分利用蜜源潜力,发展养蜂生产,增加养蜂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增多蜜蜂蜂群数量。由于饲养管理模式陈旧、养蜂水平高低不同,蜜蜂福利跟不上,蜜蜂在秋季繁殖时常常出现问题,造成蜜蜂群势弱小,第二年自身繁殖缓慢,雄蜂出房时间推迟,并且为了保障当年蜂产品产量最大化,人为推迟分蜂时间和分蜂群体数量,新培养的小群只有1~2脾蜂,在生产期不加管理,任其发展,繁殖缓慢,不能参与本年度生产,还需投入资金。

多箱体养殖蜂群,越冬后群势强壮(8~12脾),饲料充足,发展快,两个繁殖周期即可提新群,群势可达4~6脾,繁殖30~40天即可投入夏季生产,不但群体规模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当年养蜂经济效益。

五、提高劳动效率,规模化养殖需要

常规养蜂管理调整蜂巢是以脾作为单位,全年参与蜜蜂繁殖、生产的每个环节,所以养蜂员常常谈论,一个人能管理多少蜂群,并以50~100群来衡量管理水平,可见劳动强度之大,花费精力之多。

多箱体养蜂是以箱体为管理单位,只要饲料储备充足,调整上下箱体的位置即可完成调整蜂脾管理,采集蜂蜜也以箱为单位、一个花期提取一次蜜,工作量不足常规管理的百分之一,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人力条件(国外养殖以千群为基数)。

六、行业发展需要

当前的养蜂生产模式,取蜜、采浆等工作还停留在人工、半机械化模式,表现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蜂场规模化不高;蜂产品多以低级、劣质农副产品销售,无法应对现代化市场需求,产值低,收益差,降低了养蜂积极性,把养蜂作为副业来抓,养殖人员饲养蜜蜂数量以50群以下占大多数。养殖收入不高直接导致养蜂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高学历人员寥寥无几,年轻人占5%左右,严重阻碍了养蜂业的发展。

采用3个箱体提供蜜蜂生活、育虫和储存必需的饲料空间的多箱体养殖法,能极大发挥蜂王的产卵力,保障了蜜蜂健康,降低劳动强度,效率高,给一人多养提供了条件,蜂群规模发展成为可能;在流蜜期结束后大规模一次性取蜜的方式,要求蜂脾脱蜂设备和化学驱蜂制剂、切蜜盖机、电动摇蜜机、运输工具等一应俱全,机械化水平将大力提升;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保障,产值效益明显提高,能吸引更多的、高学历的人才参与养殖和研究,积极研制新产品,拓展蜂产品应用范畴,提高蜂产品商品化水平。

总之,这种通过常年使用2~3个箱体供蜂群生活、产卵的养蜂管理方法——多箱体养蜂,比常规养蜂方法更能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提供蜜蜂生存、发展的福利待遇,生产最佳蜂产品,是养蜂业光明前程的发展方向,养蜂发达国家的专业蜂场绝大部分已经采用了这种养蜂方法,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这一优良的养蜂模式在我国也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群势工蜂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勤劳的工蜂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蜂群生态优势的常态化(1+1养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