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岷县发展中蜂养殖业的经验

2016-01-30刘守礼朱一卿申如明王鹏涛

中国蜂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岷县中蜂蜂业

刘守礼 朱一卿 申如明 王鹏涛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甘肃岷县发展中蜂养殖业的经验

刘守礼朱一卿申如明王鹏涛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岷县是甘肃养殖中蜂最多的县区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业,推广活框新法养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其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推动全省中蜂养殖业的发展。

岷县;中蜂;养殖;经验

岷县是甘肃养殖中蜂最多的县区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业,推广活框新法养殖技术,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其发展经验,加以借鉴推广,推动全省中蜂养殖业的发展。

一、岷县发展中蜂养殖业的条件与优势

岷县隶属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介于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之间,在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地中心。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

岷县位居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的接壤区,北秦岭山地贯穿全县大部分地区。全境海拔较高,一般为2500~3000 m。南有长江、黄河分水岭的大拉梁及岷峨山,北有洮渭分水岭的木寨子岭与岭罗山,山峰海拔都在3000 m以上。其中大拉梁高达3747 m,为本县最高峰。本县已属高原形态,地表切割较小,河谷宽浅。洮河谷地是本县最大的河谷地带,自曹家庄以下,谷地开阔,河谷两岸有阶地发育,是优良的农耕地带。

本县由东至西,从温带半湿润气候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气候高寒阴湿。年平均气温为5.5℃,1月气温为-7.1℃,7月为15.9℃,无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为635 mm,雨水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

全县植被较好,有林地约56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马坞、闾井乡和西部的秦许乡的马烨仓一带。草地面积也较大,有150万亩。经济作物以药材最多,主要是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药材,其次是油菜、大麻。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乔灌木树种共有32科,62属,139种。乔木64种,其中主要用材树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华山松、红柳、酸刺等。经济树有花椒、杏、桃、李、苹果、梨、核桃等。果树多分布在洮河川台地及蒲麻、马坞河谷区,海拔2500 m以下半山地及坝地。草本植物共87科、324属、646种。其中牧草520种,主要有珠芽蓼、羊茅、雀麦、发草、紫花苜蓿、山岩黄芪、密生苔草等。同时,满山遍野的野生花草与成片栽培的油菜和药材不但是良好的经济作物,而且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良好的蜜源条件。

二、岷县发展中蜂养殖业的现状

岷县是甘肃中蜂养殖最早、最多的重点县之一。在明清时期,就有寺院僧人劝化人们留蜂取蜜的说教与记载,说明当地杀蜂毁巢取蜜的老法养蜂就相当普遍,至今仍有这种情况发生;民国时期就有沈姓人士开办中意蜂养殖场的事实。

岷县中蜂新法饲养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步于七、八十年代,蓬勃发展于21世纪初期。1957年全省首届养蜂技术培训在定西市临洮县举办,各县市均派员参加,标志着新法养殖的开始;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蜂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中蜂新法养殖技术逐渐被群众所掌握,新法养殖技术走向成熟,步入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国家蜂产业体系天水试验站依托雄厚的技术优势支撑,在岷县建立示范蜂场和示范基地、进行新法活框养蜂技术培训、示范等推广工作促进了中蜂事业的蓬勃发展。

据岷县畜牧局初步调查,全县各乡镇均有中蜂分布。饲养中蜂10群以上的养蜂户有2000多家,占所有养殖户的1/10~1/5,中蜂饲养量(越冬蜂群)最少在3万群以上;活框养蜂60群以上规模化饲养有60多家,中蜂活框新法饲养率达30%以上,群产蜜量平均6 kg,与陇南市徽县、天水市麦积区80%的普及率及单产15 kg的养殖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饲养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各蜂场饲养水平参差不齐,秦许乡郎孝个、马致远、茶铺乡陈万祥等人中蜂养殖规范,水平较好,但应在造脾、巢蜜生产、防病等方面注意细节问题。特别是蒲麻的赵明孝虚心学习,学以致用,当年过箱,年底发展到40多箱,发展很好,全部活框饲养,技术水平逐渐提高,活框养蜂技术逐渐被群众接受和推广。

在蜂产品、蜂机具经营方面出现了数家茶铺镇山那村中蜂养殖和高原红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众多个体经销商户,他们通过实体店与网上销售产品。高原红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开拓市场,对内组织标准化养殖、生产与技术培训服务活动,有完善的企业章程和管理机制,蜂蜜售价在50~80元/500 g范围。

三、岷县发展中蜂养殖业的经验

1.政策扶持

岷县县委和政府切合当地农牧业产业实际,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注重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发展特色产业,将中蜂养殖列入全县七大畜牧产业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出台优惠政策,优先扶持发展。中蜂养殖是岷县的传统产业,以中药材蜜源所酿制的中蜂蜜营养丰富、药食同补,颇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销售价值高,达到50~60元/500 g,是意蜂蜜的2~5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传统产业、特色产品与新法科学饲养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技术提升、改造,产品升级,按照“科学化饲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发展现代养蜂,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明智之举。

2.健全机构

岷县人民政府明确县畜牧局为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的主管单位,成立了以县检疫站为办事机构,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相互配合的蜂业发展体系,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具体落实中蜂养殖产业发展措施。

3.政策奖励

岷县人民政府出台具体的奖励政策,支持群众养蜂。制定了“对标准化养殖中蜂60群以上的蜂农,县上奖励10000元”的鼓励政策。

4.创新发展模式,与院所联合,进村入户,分类指导

岷县中蜂数量虽多,但90%以上的是传统的老法饲养模式,毁巢取蜜,产量低,收益不高,缺乏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岷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取长补短,积极邀请省蜂业技术推广站参与中蜂养殖项目;蜂业站领导、技术骨干多次深入基层蜂场考察、指导、培训,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方案和措施,全力为中蜂养殖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优势,与蜂业站“院所联合”,创出了“政府+科技服务+蜂农”的岷县模式,有力推动了岷县蜂业的蓬勃发展。

5.重视培训、贵在实干

俗话说得好:“事在人为、贵在实干”。岷县之所以能将中蜂产业开展地轰轰烈烈,主要是有一批实实在在、真抓实干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首先是省蜂业站与岷县畜牧局达成共识,促成中蜂产业发展需求,将蜂业发展列入政府畜牧产业发展计划;其次是强化技术培训与帮扶,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有人具体抓落实;更重要的是梅绚站长率领检疫站一班人,身先士卒,与省蜂业站王鹏涛高级畜牧师一道,高举“岷县高原红义务服务队”的旗帜,深入基层养蜂户,就地过箱、现场培训,率先垂范、指导实干,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

以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技术培训、推广单位,会同国家蜂产业体系天水试验站长期为岷县中蜂养殖业的发展培训人才,并邀请国家蜂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莅临岷县,检查指导,交流经验,传经送宝,培训队伍,为中蜂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高原红义务服务队由熟悉县情的岷县检疫站、畜牧站技术人员,省蜂业站高级畜牧师王鹏涛等同志组成,进村入户,进行示范过箱,传授养蜂技术,长期随队实际指导,服务蜂农,克服了短期培训缺少具体实践操作的缺陷。蜂农学得好,记得牢,用得上,效果好。

6.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佛家心情的梅绚同志热爱养蜂,在家夫妇二人亲自动手收取群众取蜜后不要的蜜蜂过箱饲喂,长年饲养一百多箱,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并让儿子报考福建农学院蜂学系学习深造,子继父业。在单位带领全站人员一同学习、掌握技术,完成了从外行到半个专家、打铁先要自身硬的转变,成为行家里手,建立了一支为全县蜂业发展长期提供指导服务的队伍,实实在在帮助蜂农解决养殖过程的实际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被群众的感激之情与对技术渴望之求所打动;科技人员学有所用,在中蜂养殖项目中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对此颇有成就感。因此,确有必要建立健全基层推广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对口帮扶机制并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甘肃山大沟深,山林众多,从陇南山地到甘南草原、陇东黄土高原、陇中干旱地区都有中蜂分布,蜜源丰富,历来是养蜂的主要地区,发展中蜂养殖潜力很大。近年来,甘肃陇南各县、甘南舟曲、临夏广河、积石山、庆阳正宁、定西陇西等县市将养蜂列为精准扶贫的项目措施,发展县域经济,脱贫致富,更加推动了中蜂养殖业的发展。而岷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业的宝贵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岷县中蜂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新机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中华蜜蜂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