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还可以在什么意义上把握科学发展观

2016-01-29杨竞业

桂海论丛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杨竞业

摘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视域中展开。从媒介视域考察,把握科学发展观可以从理论媒介、实践媒介和主体媒介层面来认识。在复合视域考察,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是科学精神、民主氛围、开放品格和时代主题的复合构建。坚持“两个务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媒介视域;复合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6-0020-06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2002年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思想贯穿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过程中,经过理论界多年、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它不断获得新的充实和丰富。2007年,它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提,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看到,从科学发展观提出至今,理论界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那么当今,我们还可以在什么意义上把握科学发展观呢?其实,怎样正确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去提升的实践课题。从理论课题来考察,我们还可以从媒介视域和复合视域分别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生成与发展的条件、内在特征和时代意蕴。从实践课题来考察,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即“务必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务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驾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三严三实”基本要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走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媒介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把握科学发展观,就要对之作系统的探讨,也要对之作多视域、多层面的探讨。从媒介视域考察、把握科学发展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度和方式。这个角度和方式可以从理论媒介、实践媒介和主体媒介等层面展开。

(一)科学发展观存在理论媒介

“理论媒介”是指一种新的理论和学说的理论来源、理论平台和理论倾向的关联和中介。其中,“理论来源”是指该理论的先行理论和发展根源,“理论平台”是指该理论发育发展、实践应用、宣传普及的条件和环境,“理论倾向”是指该理论成熟、成体系进展的方向和渠道等。它们三者既内在关联,又互相作用,是人们认识新的理论和学说不可或缺的媒介。科学发展观具有这个理论媒介。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来源。前者,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各种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财富共有、精神文明共建、公平和谐共享,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素。中者,崇尚天人合一、中庸中和、将心比心、安居乐业,以及对以“中”“和”“巧”为一体的“度”的技术、艺术、治理体制或机制的建构与运用,则使科学发展观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后者,对技术异化、工业异化、消费异化和社会异化的不良现象的批判,对历史传统、文化基因、自然生态、人伦心态的负面因素的揭示,对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难题的宣昭,则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有益借鉴。

意识形态平台、理论决策平台和理论宣传与交流平台,是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理论平台。就科学发展观自身而言,它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而它自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平台。就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能主观、任意和教条化地进行管理决策,才能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些系统的原则成为科学决策的集中要求。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建构了一个理论决策平台。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而言,从干部党员到一般群众、从内政到外交、从培训教育到学习交流,“科学发展观”成为关键词,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语言媒介,它变得日益深入人心,日益深得民心。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范式研究、把握和推进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更成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是科学发展观内在的理论倾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科学发展观将不断对新的改革开放实践做出新概括,对新的建设发展经验做出精提炼,对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做出好吸收,从而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科学发展观之发展,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准备思想条件,推进新一轮现代化建设实践。

(二)科学发展观存在实践媒介

“实践媒介”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推进的“总体实践”、“改革开放”和“人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其中,“总体实践”包括政治实践、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及其三者的组织、关联。“改革开放”是总体实践的特定化,包括改革不适应于新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也包括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向国内和世界开放;同时“改革”与“开放”又是一体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与总体实践也是一体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总体实践的核心,也是改革开放的中心环节,人的发展问题贯穿总体实践,而改革开放则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的时代坐标。科学发展观具有这个实践媒介。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总体实践的需要。在当代中国,“总体实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复兴伟大中华民族事业。提出科学发展观,旨在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理论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先进、更加科学、更加适宜的思想指导,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命旺盛,达致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党群协调、百姓安生、社会和谐。这些发展目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坚持科学发展和实现综合价值相统一的总体实践。endprint

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的导引。“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决定中国命运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招。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人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制导改革开放的秩序,使改革开放按照科学发展理念有步骤、相协调地推进;另一方面,人们要用科学发展思想引发改革开放的创新,使改革有新精神,开放有新局面,发展有新水平。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发展的旨归。推进人的发展不是喊口号,而是重在落实的有效行动。这就是说,“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因为名词指示“存在物”的静态存在,而动词指称“社会存在物”的动态生成。应当看到,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实践,抑或是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都围绕着、关联着、提升着人的发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利益、理解人的特性、充实人的本质。因此,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长期性和使命性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存在主体媒介

“主体媒介”是指对一种理论学说的发育发展、实践应用、丰富成熟发挥主体性中介作用的现实的人或虚拟的人。科学发展观也有主体媒介,它主要包括国家主体媒介、群体主体媒介、个体主体媒介。这些媒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国家主体媒介传达主流价值。国家是“虚拟的人”,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民群众或世界公众传达主流价值、共同价值。科学发展观不仅代表国家主流价值,也反映世界发展所需要的共同价值。对中国而言,国家主体媒介传达包含科学发展理念的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它彰显包含科学发展精神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它辐射包含科学发展方法的中华文化的独特作用。对世界各国而言,每个国家都要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理念、精神和方法;对群体主体而言,每一个国家在追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协调性和全面性的经验都具有其独特价值。

群体主体媒介传播社会意义。群体主体包括民族、阶层、集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向隶属于一定的民族、阶层、集体的人群传播社会意义。对中国而言,群体主体媒介要传播属于中华民族的共有的生存热望、共在的生命体验和共享的生活理想。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的生存热望,凸显了不同阶层多样性的生命体验,表达了各类集体向上性的生活理想。正是这些“热望”“体验”“理想”传播了现实人的社会存在意义。

个体主体媒介传续个性发展。个体主体是每一个“现实的人”,他的主要作用是传续个人在需要、素质、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国家主体的发展、民族主体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支架,而个体主体的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靠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也要靠个体人的发展。因为个体人的发展是所有其他发展的最源始、最直接、最恒久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它也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科学发展的终极的媒介力量。

可见,在媒介视域中能更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生成与发展的条件。审思这样的条件,能够促使人们进一步在复合视域中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即在党的指导思想的有机组成中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精髓中把握科学发展观。

二、复合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载入了新党章,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这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课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中,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是包含着科学精神、民主氛围、开放品格和时代主题的复合构建。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当下的“科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科学”,即19世纪70年代以前“个人自由研究”时代的科学,而是美国科学史专家普赖斯提出的超大规模、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在大科学观中,每个科学实验、科研项目、技术工程都面对着巨大的复杂性、风险l生,人在这些复杂性、风险性的事业进程中能够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但不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为。人在自然面前有其内在局限,人越是远离自然界就越是脆弱,从而抵御自然危害的免疫力就越低。这就要求人们对待科学实验要严谨、忠实,对待科研项目要理性、求实,对待技术工程要专业、务实,并在这些科学研究及其应用过程中真诚合作、信任笃实,富有责任地审察细节的复杂性、检讨环节的风险性,把认识自然界真理的深度、广度和理解人自身的局限统一起来,保持足够的自觉、清醒意识,不致于玷污人类赋予“科学”作为知识与理性之存在的形象。这是对“实事求是”的真正的坚持,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真正的把握。

(二)“解放思想”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生活意识形态和发展意识形态。人们说解放思想是建立民主的前提条件,这是就政治和谐发展的需要来讲的。说解放思想是改善生活的观念条件,这是就生活和谐进步的需要来讲的。说解放思想是推动发展的创新机制,这是就信息能量发挥的需要来讲的。它们分别是从政治意识形态、生活意识形态和发展意识形态的视角做出的一种解读,又是在哲学意义上对一种合理秩序的追求。严格说来,它是对一种确定秩序的追求,而不是欲之无序,或使之失序。这样,坚持解放思想就联系着“两个民主”的诉求。所谓“两个民主”,一个是“人民民主”,一个是“集体民主”。“人民民主”在广义上是指国家民主、社会民主的根本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的制度、方法和精神。人民民主发达,国家就发达、社会就开放。或者说,人民民主发达,国家就更开放、社会更发达,两者同是一个意思。“人民民主”涉及民主制度的基本问题。“集体民主”在广义上是指组织民主、单位民主的体制与文化,在狭义上是指领导民主、个人民主的精神与方法。前者涉及到民主的具体体制问题,后者涉及到领导和个人的民主思想、民主作风问题。由此就不难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们,特别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完善民主集中制,热爱并遵循“人民民主”,珍惜并关照“集体民主”,善于把“两个民主”结合起来,推动真诚信任、活泼和谐的“公民文化”的生成。endprint

(三)“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过去一切先进的发展理论、科学理论一样,它不会止步于一个守成的概念、一个既定的框架、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同样“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它对于当下的发展理论体系而言,已经是真正出场的现实观念的力量,是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利剑。它对于未来难于预见的发展代价而言,则亟需实践主体的历史意识的真正出场,把社会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融合起来,既考量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多种经验、效应及其弊端,也考察人类社会在现代性条件下文化变革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动态性,从而把制度设计、决策能力、应对机制展现出来,像“科学”本身那样给人以清晰明朗,像“民主”自身那样给人以清正舒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也是反教条主义的。反教条主义,就是既反对不能具体化的抽象发展概念,反对不能细致化的宏大发展框架,也反对不能创新化的独断发展体系,反对不能多元化的单一发展格局。这才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色。这个本色特征是:开放“概念”,使人意无不尽;开放“框架”,使好意无不在;开放“体系”,使创意无不纳;开放“格局”,使善意无不是。

(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人们无需过多地去引用近代开端以来在欧洲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概念的阐述和对人的作用的承认与宣扬,也不必去苦心搜索中华古典中人们对“以民为本”的众多宝贵之述说。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就是以“现实的人”为根本。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旧哲学宣言“谢幕”的发声中就告知了世界:面对现实生活的人才作为历史中的人,才向世界现实地呈现其历史。关注和考察这些人,就是面向人们本身的历史、面对事情本身。具体到中国层面,就是面向中国问题;具体到中国经验,就是面向中国文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是面向中国问题,考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其次,是面向中国文化,考察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家的生产水平、社会的生存观念的高低进退。说到底,把发展的总体性问题提升到国家层面、经验或模式层面,已经越出了单个国家的向度,而具有了“世界向度”。将“中国人的发展问题”凸现出来,不只是中国人个人发展的事情,而且是民族复兴大业的一部分。同样,办好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则是解决“中国人的发展问题”的基础性工作。由此可见,我们党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在和平发展新时代,也是在人的发展新时代必然凸现的一个重大主题。

因此,体现科学精神、民主氛围、开放品格和时代主题之复合构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有机统一,又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创新之精神旗帜。高擎这一旗帜,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指日可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胜利不断。当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付出更大的求真务实的努力,做出更艰辛的无与伦比的创造。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加强“两个务必”

在当前“金融海啸”尚未消停,“厄尔尼诺”现象继续肆虐的世界环境下,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更高的现实意义,而探讨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困难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中,“务必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务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两个重要取向。只有加强“两个务必”,当好现实的科学发展的主体,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务必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务必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掌握现实的先决条件。什么是“贯彻”,人们耳熟能详,但细究起来,又难于说透、难于梳理、难于弄懂。在说不透、理不清、搞不懂的情况下,是难于做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下,不少人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它变成一个一个的“词语”,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或加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通俗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上,这样的“词语化”方式未尝不可。但“词语化”的结果并不等于“认真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就像当年毛泽东同志批评王明那样,满嘴马克思主义“词句”并不等于懂得马克思主义,更不等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于具体实际,不等于解决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中把握“贯彻”的基本内涵。

第一,要掌握思想。要掌握传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问题上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首先,“传统马克思主义”以原生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次生形态的列宁主义为代表,它们二者都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革命成功、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世界观”,都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学说。其区别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做了更多的远景性描划,而列宁不但提出了初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设计,而且做出了奠基性的探索实践。这些描划和实践为后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发展道路。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发展形态,不管是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还是列斐伏尔与阿格妮斯·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弗洛姆、卡西尔的社会理性重建理论,高兹、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延伸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只不过他们各派各有侧重,“片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罢了。但是,也应当看到,这些理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再次,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今天得到郑重命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建成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源流,实质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创构,是关于中国为何发展、为谁发展与怎样科学发展等问题的先进理论。endprint

第二,要统一认识。统一认识是思想武装,是做好“贯彻”工作的思想前提。首先,要把当今中国和全国各地的发展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其次,要统一到中国整体的发展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发展上来。中国整体的发展离不开地方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地方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是中国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两者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统一认识的集中表现。再次,要统一到解决地方、区域与国家的最突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上来。最突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也是时代性的问题。善于抓住时代性的问题,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的特性,也是人们能够有所作为的前提。从根本上看,“统一认识”就是要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精神上来,使思想的深入认识变成生动的实干精神。

第三,要聚集精神。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聚集精神才能发展,实现发展就要振奋精神。孙中山提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进取和坚持精神,鲁迅躬行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正义和奉献精神,毛泽东强调的“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无畏和乐观精神,邓小平论及的“思想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开拓和拼搏精神,等等,都是一个人成其为高大者、雄壮者、伟岸者的有力象征。实现科学发展仍然需要这些精神,就像民族精神仍然需要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的滋润一样。在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共同滋育下,科学发展的精神更能够聚集人的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全面认识和把握了这三个方面,大体上可以说“贯通了”或“透彻了”科学发展观。但是,这种“贯通”和“透彻”科学发展观,还有待于在“落实”上下真功夫,做细功夫。

(二)务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务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现实”转向“实现”的客观要求。强调“落实”是我们党在思想指向、方针指引和政策指导上非常鲜明的一条。如果说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硬道理,江泽民提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硬道理,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要全面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也是硬道理,那么,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真落实”“再落实”“善于落实”同样是硬道理。人们在“懂”道理的前提下,关键在于“落实”道理。对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做到:

首先,要体现民情,将思想转变为行动。“思想”是心与脑的功能,“行动”是手与脚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人既重视开动心脑“机器”,又重视手脚并用,真抓实干,反对眼高手低、只说不做。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它在很大程度上指向人们的“空转”的“思想”而不专注于把握民情。当前,最大的民情是群众的安生、乐生,“安而不乐”是寂安、偷安,“乐而不安”是虚乐、堕乐。要让群众安生、乐生,就要重视、研究民情动态,就要有取信于民的实际行动,促使领导干部和党员出实招、办实事、做好事。在这个意义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注重民生幸福的人本理念。

其次,要反映民意,将政策转变为措施。“政策”是用来服务发展的规则,它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制度和依据。好政策要配上好服务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人人喜欢得到服务、得到好服务,人人要为“好服务”献计献策。一方面,政策要从政论中简化出来,使政策朝着利民、益民、惠民、便民的方向走;另一方面,政策要在反映民意基础上转变为可行措施。现实中的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买票难都是民情,但是好就业、行好路、饮好水、看好病、买到票则是民意。要能反映民意,政策要灵活,措施要应变,公务员不懒政。对各行各业管理者而言,要“动脑筋”“早谋划”“出真招”,让真服务留心,让好服务上岗,让服务好在场。在这个意义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注重行动效能的现实本色。

再次,要巩固民心,将精神转变为自觉。精神与觉悟总是互相贯通的。有精神不能没有觉悟,有觉悟不能没有精神。精神的觉悟导向自觉,觉悟的精神走向自立。在战争时代,得到民心者得天下,这时争取民心靠觉悟。在和平时代,顺应民心则天下治,这时巩固民心靠精神。对于巩固民心的问题,重要的是“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要不断健全民族精神和高扬时代精神。得到健全的民族精神是富有自觉的,得到高扬的时代精神是能够自立的。自觉的民族精神能汇通时代精神,自立的时代精神能充实民族精神。因为自觉自立的精神能够巩固民心,能够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这就是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依据。从这个意义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注重精神塑造的崇高旨趣。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视域中把握科学发展观,是面向当代中国实践,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从媒介视域、复合视域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生成与发展的条件,把握其本质蕴涵与时代精神,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思维;同时也要加强“两个务必”,真正为扎实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不断实现”和“持续进步”的新道路。

责任编辑 任浩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浅谈科协组织如何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其作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