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临床护理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

赵 悦

(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临床护理

赵 悦

(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诱导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为35.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诱导期

尿毒症患者治疗的时候,早期阶段实行血液透析被称为是诱导期,而这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尿毒症患者从并发状态发展到稳定期的一个过渡性阶段[1]。最近几年,老年尿毒症在临床上发病概率越来越大,原发病正本就特别的复杂,并且各器官功能逐渐谁退,使得老年尿毒症患血液透析诱导期非常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文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患者年龄为45~80

岁,中位年龄为(62.4±2.7)岁。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均处于血液透析的诱导期,同时排除其他非常恶劣的疾病。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根据两组患者分组情形,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诱导期给予护理干预,护理步骤如下:①避免大量透析护理:老年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应当控制在2 h,并且每周至少接受3次透析。如果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就必须每天接受血液透析,每次透析的时间应当为3 h左右,同时最佳的诱导时间为半个月。②增加血浆渗透压护理:如果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时候出现了休克、心力衰竭、脸色苍白的情况,那说明患者的血容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在此刻,护理人员可以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高渗溶液。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次数不断增加的时候,就需要对血流量进行逐渐的上调,这样可以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适应血液透析的症状。③抗凝方法与心理护理:在为患者选择康宁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如果患者并没有禁忌证,就需要给予较低分子抗凝。但是在患者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体外肝素化的方法。在老年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由于疾病的严重性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与年龄增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时候会出现多种不良的心理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将患者紧张、消极与恐惧的心理消除掉,护理人员需要时不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临床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为35.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受到自身身体素质与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身体素质比较差,同时老年患者会存在多种的基础性疾病。老年尿毒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尿毒症患者,这种疾病发生在老年身上,将会对其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老年尿毒症患者原发病症比较复杂,在发病后血液中毒代谢产物会有所增加,同时老年患者的其他脏器功能出现衰退的现象[3]。临床中尿毒症患者在前期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与此同时,老年患者基础状况比较差,心血管稳定性并不是非常好,非常脆弱。老年患者在实行血液透析的时候耐受力会变得比较低,容易出现血液与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等并发症,使得致残率与病死率比较高。治疗尿毒症通常有肾移植与血液透析两种方法。而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由于肾移植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会选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但是老年患者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引发血管病变,出现死亡事件[4]。因此,在老年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时候,应当注意促使血浆渗透液缓慢的下降,促使患者机体内环境逐渐平衡,尽可能减少血浆渗透压剧烈改变的时候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患者血液透其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中为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通常给予诱导期护理干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秦艳.全方位护理86名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6):258.

[2] 林毕群.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25):155.

[3] 熊建容.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20):717-718.

[4] 曹建萍.老年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防治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7):237.

[5] 贾艳红.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I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l):13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279-01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
烟酰胺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低钠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中补铁导致的透析机空气报警率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