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2016-01-29潘锦峰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肿瘤科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潘锦峰(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肿瘤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潘锦峰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肿瘤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本文就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患者例数为50例,其后将本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接受同期放化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最后对比两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无复发转移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后,均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诱导化疗联合通气放化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疗效

鼻咽癌多发病于患者的淋巴结,甚至会出现远处转移。从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来说,同期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治疗后较易出现远处转移,甚至是局部复发,因此,上述问题是治疗鼻咽癌失败的关键因素。据有关研究证实,在鼻咽癌治疗中应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复发转移率明显降低[1]。为此,本文为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选择我院近5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现将研究结果和所得数据进行如下总结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鼻咽癌[2]。其后将本组50例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为(46.8±5.4)岁。实验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8岁,中位年龄为(48.1±5.5)岁。比较两组鼻咽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分析与对比。

1.2 方法:给予实验组患者诱导化疗联合同期化疗[3],使用的药物主要为:将80 mg的顺铂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给药,时间为1 d;其后给予患者氟尿嘧啶,使用剂量为500 mg/m2,静脉给药,连续使用5 d,共计疗程21 d,连续化疗2个疗程。待其化疗结束后告知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时间为1周。与此同时,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进行检查。此外,为避免患者化疗出现明显的呕吐现象,化疗之前给予患者止吐药物。患者化疗3周后则实施同期放化疗,使用药物为:顺铂,剂量为20 mg/m2,连续用药3 d,静脉给药,氟尿嘧啶,剂量为500 mg/m2,连续用药3 d,静脉给药。待放疗时间为周,则实施2个疗程的化疗。对照组患者仅仅接受同期放化疗,方法与实验组雷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无复发转移率以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白细胞计数变少等。

1.4 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所得实验数据选择软件包(SPSS21.0)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处理,生存率、无复发转移率和不良反应以百分率(%)表示,予以卡方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两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 远期生存率和无复发转移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后发现,实验组(n=25)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后,生存患者19例,生存率为76.0%,20例患者无复发转移,无复发转移率为80.0%;对照组(n=25)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后,生存患者13例,生存率为52.0%;15例患者无复发转移,无复发转移率为60.0%;对照组和实验组所得数据由统计学分析后,前者的生存率和无复发转移率均高于后者,且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不良反应分析:实验组(n=25)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后,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为消化道反应,3例患者为白细胞数变少,1例患者为皮肤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n=25)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后,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为消化道反应,5例患者为白细胞数变少,2例患者为皮肤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数据由统计学分析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鼻咽癌在头颈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南方地区头颈部肿瘤中发生鼻咽癌的概率高达80%[4]。由于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被确诊后均为中期或晚期。在以往的治疗中,常采用放射治疗,但是该方法在早期疾病治疗中,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对中期或晚期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且失败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如何降低鼻咽癌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成为当今临床的关注热点。据大量研究表明,放化疗联合同期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为患者获取更多的生存时间[5]。

诱导化疗主要实施时间是在放疗之前进行。该方法不仅使肿瘤负荷得到明显减少,同时缩小肿瘤的体积,使其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从而使远处转移率得以降低[6-7]。结合本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无复发转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由统计学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应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应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远期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高于同期放化疗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同期放化疗治疗,由上述结果可以发现,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晓洁,寿涛,刁宪民,等.长春瑞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4):4451-4453.

[2] 马静静,张云波,赵美红,等.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1, 15(10):1291-1293.

[3] 黄素宁,王仁生,梁菲菲,等.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8):614-617.

[4] 苏琼菲,彭苗,刘晓清,等.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6): 7633.

[5] 范明华,鄢清元,李伟超,等.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1, 46(8):697-699.

[6] 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等.动脉灌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 6598-6600.

[7] 张贵芳,王莉莉,曾琼,等.NP与FP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 133-134.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