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
2016-01-29孙丽华
孙丽华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
孙丽华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6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心理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护理前高,但研究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评分比对照组低,且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9.41%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与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其治疗效果不仅与治疗技术相关,而且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1]。患者一旦患上此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治疗,从而严重影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予以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8例该疾病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6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2∶12,年龄60~78岁,平均(68.52± 4.85)岁,病程5~17年,平均(8.96±3.12)年;研究组男女比例24∶10,年龄60~77岁,平均(66.74±3.97)岁;病程5~17年,平均(8.96 ±3.12)年;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住院环境清洁卫生、安静、通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科学指导患者饮食。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间的心理沟通,耐心听取患者所存在的疑虑,并尽可能的满足其心理需求。针对性的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注意事项,并举例既往治疗成功案例,缓解患者不良心理。②呼吸道护理:定时协助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翻身2小时1次,扣背3次/天;病情严重者辅以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便于痰液顺利排出。③饮食护理:在符合患者口味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饮食计划,指导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④运动护理,根据患者机体、病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鼓励其开展腹式呼吸训练,适当增加日常运动量,以增强患者呼吸强度。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肺功能指标:第1秒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最大肺活量(VCmax)。心理评分:①焦虑心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②抑郁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轻度:30~40分;中度41~60分,重度61~80分[2]。疗效判定:发绀、咳嗽、踹憋、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肺部无湿啰音,无痰为显效;上述症状、体征显著减少,肺部湿啰音减少,且排痰效果良好为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无变化,且排痰效果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察穿刺点及置管肢体的上臂围、隧道的反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拔管,并进行导管尖端的细菌培养,明确病原学诊断,对症处理。
4.8健康教育:置管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详细讲解带管期间的注意事项,普及管道维护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避免置管侧手臂过度弯曲和伸展,沐浴时防止浸湿置管处,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异常情况,以确保患者出院后进行科学正确的自我护理,并定期进行随访或电话回访,提高置管的安全性。
4.9感染处理:如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应立即做局部分泌物培养,2%碘酊湿敷,配合局部理疗。如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临床症状,在排除其他感染的基础上抽取血培养,先拔管后进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遵医嘱选用敏感抗生素,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2]。
PICC近年被逐渐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其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有利于减少药物输注引起的不良并发症。基于以上优势,PICC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且化疗期间置管周期长,留管PICC感染发生率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相关感染因素,针对这些感染因素,从置管操作及导管维护的中心环节入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充分发挥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减少患者的痛苦。
总之,对于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前、带管中,应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正确掌握PICC导管的维护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评估,密切观察保证静脉治疗通路的有效安全,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做好PICC置管、维护工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降低PICC置管期间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左明芳,左向东,王莉,等.预防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感染的措施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11):1854-1857.
[2] 汤欣.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2,32 (22):136.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