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麒教授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2016-01-29韩卓燕赵兰君
张 萌,韩卓燕,赵兰君
(1.河南中医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名师高徒·
王祥麒教授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张萌1,韩卓燕1,赵兰君2
(1.河南中医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王祥麒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肾精亏虚,瘀血入络,邪毒入髓”3点。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病因病机。虚是内因,由虚而致瘀,又因虚而毒易入髓。瘀血、邪毒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疾病的始终。其临证以此为出发点,遣方用药每获良验。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王祥麒;中医师;肾精亏虚;瘀血入络;邪毒入髓;补髓活血化瘀方/治疗应用
王祥麒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学科负责人,兼任河南中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河南省肿瘤免疫学会、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教授从事血液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著书5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受损,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国内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将再障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古籍中并无“再障”这一病名描述,从整体症候表现类似于“虚劳”“骨劳”“血痨”“血证”“血枯”等。正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记载:“面色白,时目暝,兼衄,少腹满,此为使之然。”《医门法律·虚劳论》曰:“虚劳之证《金匮要略》叙于血痹之下,可见劳则必劳其精血也……耳内蛙聒蝉鸣,口舌糜烂,不知无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乃至饮食不为肌肤,怠情嗜卧,骨软足酸,营行日迟,卫行日疾,营血为卫血所迫,不能内收而脱出于外,或吐或衄或二阴之窍,血出几多,火热逆人,逼迫煎熬,漫无休止,营血有立尽而已,不死何待焉。”这是对慢性再障较为详细的描述,不仅包括了常见的贫血、出血、发热等症,又给出了疾病的预后。周仲瑛等[1]认为:本病病因为久虚不复而成劳,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虚是虚劳基本病机。赵宗江等[2]提出本病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毒入骨髓、肝火伏热。王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论证,认为本病的病机可归纳为肾精亏虚、瘀血入络、邪毒入髓,即“虚”“瘀”“毒”3点,并以此为出发点遣方用药,每获良验。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特点
1.1肾精亏虚
王教授认为:肾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主藏精,精血同源,肾精又可以化为肾气,也可以化为血液。如《医精经义》中载“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精足则髓足”,且《张氏医通》又指出“气不耗精,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故血的生成与肾精密切相关。肾精亏虚无以促血生成,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贫血,且因虚致瘀,因虚易感邪,反过来又会使患者更虚而兼见腰酸、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或畏寒肢冷等肾阴阳亏虚的症状。
1.2瘀血入络
“久病入络”“虚久必瘀”,脾肾、气血两亏则脉失统养,血行不畅,脉络痹阻,久则瘀阻髓海;或阴血亏耗,虚热内生,扰动营血,血溢络伤,瘀血内结均可引起髓络受损[3]。王教授认为:肾之精气不足,无论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皆可因虚致瘀,日久瘀血渐生又可加重脏腑的虚损,形成恶性循环,故在补虚同时要活血化瘀。
1.3邪毒入髓
王教授认为:毒邪可分为外毒和内毒。外毒即自然环境中的毒邪,从中医学的五淫六气到现代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害粉尘、气体、污水皆为外毒;内毒为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的痰毒、瘀毒、湿毒等。两毒邪单个或同时袭人,毒邪至深而易肆虐,水已枯竭故不胜火,以致气血逆乱而见鼻衄、齿衄、呕血、便血、紫斑等出血症状。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2.1重视补益肾精
王教授认为:肾精亏虚为本病最重要的病因病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大多有肾精亏虚表现。肾主骨生髓,贮藏后天之精,且精能生髓,髓能化血,精血同源,脾只是为肾提供了造血的原料,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再障是骨髓衰竭综合征完全相符[4]。故针对其肾精亏虚的病因病机,着重补益肾精。肾藏真阴而寓元阳,根据阴阳互根之旨临证多给予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首乌来益肾填精,阴阳共补,取其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意。
2.2兼顾活血化瘀
清代唐容川指出:“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盖血出离经,清血也,鲜血也,既然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久虚则瘀,且慢性再障患者在临床也多伴出血症状,故王教授认为: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一环。瘀血得去,新血复生,治疗时寓止血于活血化瘀之中,切禁止血留瘀,故用鸡血藤、茜草、侧柏叶、卷柏,既养血又活血不留瘀。
2.3解毒去邪
王教授根据内、外毒之思路,结合患者多长期服用雄性激素和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认为在临证时应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时认为早期应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减轻感染的程度,并减轻炎症介质对骨髓组织的损伤,从而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3 遣方用药及辨证加减
王教授根据慢性再障上述病因病机特点,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自拟了治疗本病的补髓活血化瘀方(熟地黄、制首乌、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鸡血藤、仙鹤草、茜草、卷柏、侧柏叶、石上柏、土大黄),本方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祛瘀解毒之效。方中熟地黄甘温质润、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与制首乌共奏补血益精之效;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功在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隔,收敛而不留邪;枸杞子味甘性平,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功在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淫羊藿辛、甘、温功在补肾阳,与菟丝子同补肾阳。以上诸药共奏补肾填精、阴阳共调之效。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茜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卷柏止血收敛,侧柏叶止血、乌须发、止咳喘,《名医·别录》中记载“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以上3药活血化瘀通络。石上柏清热解毒,抗癌,止血;土大黄清热解毒,止血祛瘀;肿节风清热凉血,活血消瘀。临证多有加减:若伴有面色潮红、心烦、盗汗、低热、便干等阴虚证,加墨旱莲、知母、地骨皮等;若伴有乏力、倦怠、自汗等气虚证,加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之药。
4 病证结合
现在医学认为:再障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杀伤性T淋巴细胞分泌过量的TNF-α、IFN-α等造血负调控因子,是引起骨髓干、祖细胞凋亡的直接因素[5]。王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医学中的发病机制提出了肾精亏虚、瘀血入络、邪毒入骨3种病理特点。在治疗上加以升高红细胞数量、提高免疫、止血的药物以改善症状,提高疗效。自拟补髓活血化瘀方中的熟地黄的有效成分熟地黄粗多糖可以促进造血,提高免疫[6]。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血清IgG含量、增强补体活性等作用[7]。淫羊藿中所含淫羊藿苷能促进脾淋巴细胞产生CSF样活性,促进骨髓CFU-GM集落形成,也可协同诱生IL-3,其作用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促进多种血细胞的分化增值[8]。鸡血藤可以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提高IL-1、IL-2、IL-3的分泌能力[9]。茜草可缩短毛细血管出血时间[10]。土大黄中所含土大黄苷具有抗菌、改善微循环、抗肿瘤、抑制过敏反应、调节机体免疫防御系统、抗血栓及抗氧化作用[11]。肿节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12]。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8-430.
[2]赵新江,张新雪.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635-2636.
[3]陈乐,杨文海,杨文元,等.从肾虚络瘀热毒论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J].中医杂志,2014,55(8):1427-1429.
[4]石琳,王祥麒.龟鹿二仙胶加味治疗慢性再障疗效观察 [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5):104-105.
[5]GäMAN A,GäMAN G,BOLD A.Acquird aplastic anemia:correlation between etiology,pathophysiology,bone marrow histology and prognosis factors [J].Rom J Morphol Embryol,2009,50(4):669-674.
[6]苗明三,孙艳红,史晶晶,等.(怀)熟地黄多糖对血虚模型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318-320.
[7]汪积慧,李鸿梅.枸杞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1):1204.
[8]米建国,黄凯旋,赵俊权,等.淫羊藿对慢性再障模型大鼠造血调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12,25(5):60-62.
[9]刘屏,陈宜鸿,张志.鸡血藤对环磷酰胺60钴照射后动物血象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3):25-26.
[10]谢红,张涛.茜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39.
[11]徐颖,郭增军,谭林.土大黄苷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9,26(7):549-552.
[12]周斌,刘可越,常军,等.中药肿节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9,12(26):982-986.
(编辑马虹)
1001-6910(2016)10-0035-03
R556.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0.17
2016-04-07;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