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2016-01-2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性反应炎性注射液

刘 美 吕 静

(武汉市武钢第二职工医院,湖北 武汉 430085)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刘美吕静1

(武汉市武钢第二职工医院,湖北武汉430085)

〔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0例,其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24 h以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每组7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不予其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脑梗死;IL-6;TNF-α

1长春中医药大学

第一作者:刘美(1980-),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研究。

脑梗死(AC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指出,白细胞介素(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炎性因子所介导的免疫异常以及炎性反应与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变形以及凋亡的过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2〕。参附注射液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IL-6、TNF-α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0例,其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24 h之内,并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症状,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所制定的ACI疾病诊断标准〔3〕,入院后予以查头颅CT确诊,排除有心、脑、肝、 肾等重要器质性病变患者,患者未接受激素治疗或是伴有免疫性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61~87岁,平均(64.8±3.7)岁,病程8~24 h,平均(12.3±3.2)h;对照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60~88岁,平均(65.8±3.5)岁,病程7~24 h,平均(13.1±4.0)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度、神经缺损评分方面比较无明显(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严重度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 w,弥可保500 μg,3次/d,治疗2 w〔4〕;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每ml中含有红参0.1 g,附片0.2 g,三九医药公司)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2 w,对照组不予其他处理。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关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标准以及日常生活量表〔5〕(ADL)进行评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IL-6和TNF-α水平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4 d进行测定,治疗效果标准〔6〕,治愈:治疗后NDS减少91%~100%,残疾程度为0级;显效:ND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残疾程度为1~3级;有效:NDS较治疗前减少18%~45%,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NDS评分治疗后减少或是增加在18%之内,症状无明显改善;恶化:NDS治疗后减少超过18%以上或死亡为结局。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33%(治愈26例,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3%(治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25例,恶化4例)(χ2=41.78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S评分以及ADL

2.2治疗前后两组IL-6以及TNF-α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IL-6以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L-6以及TNF-α水平

3讨论

ACI有很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的概念〔7〕,中医学认为是由于血行瘀滞、气血阴阳失调所引起的气血运行受阻,而西医上则认为ACI是由于血栓的形成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是闭塞所引起的血流不通畅,后者则导致了梗阻区域的神经细胞受损,而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炎症反应与ACI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IL-6以及TNF-α所介导的免疫异常炎性反应对于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变形以及凋亡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8〕。

IL-6以及TNF-α在人体中参与了多种神经生理活动,其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在ACI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IL-6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并分泌的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促炎性因子,在机体的急性反应期以及免疫应答反应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NF-α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物活动,是由巨噬细胞产生,在中枢系统中的高表达可以加速细胞的凋亡,可以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从而诱导炎性因子的表达,导致机体的反应性炎症损伤和ACI的发病,ACI患者在出现炎症时,上述两种细胞因子还会促进血管黏附因子的生成,从而使炎症反应的进程加速,而降低IL-6以及TNF-α水平则可以减轻免疫损伤〔9,10〕。

有研究指出,参附中含有野黄芩苷及总咖啡酸酯,其可以起到抗感染及保护内皮细胞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起到抗脂质氧化的作用。既往已有研究指出〔11〕,参附能够抑制白细胞以及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减轻机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在体外实验研究中也证实了,参附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炎性细胞蛋白的表达。但是治愈ACI是否与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有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4参考文献

1黄建敏,简崇东,唐雄林,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3):249-51.

2祁瑞芳.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070-1.

3赵小梅.Hcy、hs-CRP、DDR 和 IMT 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961-3.

4韩金涛,傅军,李选,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早期连续腰椎穿刺治疗的疗效〔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4):639-42.

5赵晓晶,李群喜,安雅臣,等.多种量表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和数学模型的建立〔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7):722-6.

6吴永斌,赵丽,杨昕,等.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3):1499-501,1510.

7赵宇捷,杨惠民,王丽丽,等.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体质特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1):769-72.

8李英姿.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炎性因子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28-9.

9刘利红.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介素-23表达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85-6.

10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2):1135-6.

11徐平.参附通脉胶囊联合血栓通粉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363.

〔2015-02-15修回〕

(编辑滕欣航)

通讯作者:吕静(1966-),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2-6419-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048

猜你喜欢

性反应炎性注射液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