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问题研究

2016-01-29肖前玲

重庆行政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务员创新能力领导

肖前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推动者,首先就必须要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而当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重庆要进一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改革,助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建设,就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训。

一、当前重庆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存在的四大问题

我们对1512名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449份。调查结果显示,虽然91.9%的人对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表示高度认同(其中57.3%的认为非常必要,34.6%认为必要);但在对自己单位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态度上,43.7%的认为“不太重视”,6.8%的认为“根本不重视”。针对目前的培训,54.7%的人认为当前的培训总体情况“一般”,17.2%的认为“较差”。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整体规划缺乏,短期行为明显

研究中,我们通过座谈的方式,对237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访问,有92名表示接受过相关培训,其中68.5%反映,在当前的培训中,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训多数是根据中央或市委的精神,“见子打子”,应景似地安排一点点内容,短期性的行为较为明显。大多数培训既缺乏对培训对象需求的调查和研究,也没有对培训内容进行认真的科学分类和有机整合,更没有系统性的培训规划,面上的培训和零散的培训较多,系统深入的培训较少。相关培训机构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培训的主要目标和重点是什么,应当培训哪些内容,怎么来开展培训等基础性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与学的脱离。

(二)培训力度偏小,多数人培训机会不足

研究中,我们对党校(行政院校)、团校、社会主义学院、公务员培训中心等党政培训机构和科委、部分高校等单位进行了走访,调查显示,在相关职能部门及培训机构中,开展这方面培训较多的只有科委,但近五年,一共培训的人数也仅有650多人次。尽管党校、团校、高校等培训机构,都曾举办过有关“创新驱动”、“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等类似的专题培训班,但近五年各类培训机构平均每年举办的专题班还不到1个,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的需求,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参与相关培训。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449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58.8%的表示近五年从未接受过科技创新能力的专门培训,19.7%的表示只接受过1次。当被问及在各类培训中,是否设计了有关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课程或内容,29.2%的表示“基本没有”;56.6%的表示“较少”。

(三)培训内容同质化,针对性不强

由于当前各培训机构间的沟通与协作相对较少,参训对象又多是科技类管理干部,不少人存在重复参加培训,所以大家反映同质性培训较多。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过相关培训的342名人员中,56.1%的认为已有培训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系统性不足,多数培训仍集中在对科技政策的传达与解读,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索与研究,“互联网+”知识的介绍与传播等方面。同时,还有37.7%的人指出,相关培训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针对性也不够强。部分参训者表示,一些教师常常在多类培训中采用 “通用”的授课内容,并没有根据不同的参训对象作相应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培训实效性有待提高

我们研究发现,培训方式灵活性不足是当前我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一是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中,68.7%的认为已有的培训多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不少受访者还指出,课堂上,教师很少与学员开展互动,“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明显。二是座谈和访谈结果中,很多同志都指出虽然相关培训也在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但受制于主客观的条件,这些方式运用的比重不大、运用效果还有待增强。三是不少受访者还表示,由于培训机构培训时间的相对固定,时间相对较长,这就给参训者,特别是参训的领导干部带来了困难,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二、加强重庆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的四点建议

(一)统筹规划,实现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的常态化

一是在市级层面的“十三五”干部培训规划中,将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除了在每年度的培训计划中通过举办专题班的形式加强对重点领导群体的培训之外,还应将其纳入党政培训机构(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团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务员局培训中心等)的常规培训班之中。二是在规划中,结合不同培训对象,对培训目标、培训重点、培训时长、培训方式等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三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必须根据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将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列为年度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将相关培训内容纳入入学考试和毕业(结业)考试的范围。四是发挥宣讲团的宣讲职能,定期开展不同层级的宣讲。五是强化对送培机构和参训机构的考核,并通过人民公仆网在线学习平台对全市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的能力进行测评,促进培训的常态化发展。

(二)全面覆盖,构建立体化的培训网络体系

一是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区县级的纵向培训主体网络。建议中央多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高层次培训,培养具有带动、引领、推动科技创新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同时也为地方培训提供指导;在市级层面重点加强对区县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科技管理干部的培训;在区县级层面重点加强对辖区范围内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相关科技管理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党政培训机构、科委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建立起横向上的培训主体网络。明确各自培训的重点,将党政培训机构的重点定位在推进科技创新理论与素养上;科委的重点定位在科技创新政策、计划与方案上;高校的重点定位在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发展、科技前沿知识等方面。同时要加强各培训主体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各培训主体的优势,整合资源、互通有无,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三是开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库,将一部分重要的学习课程确定为必修课,要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线学习,以此扩大教育培训范围,确保对培训对象的全覆盖。

(三)系统开发,增强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的针对性

一是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党政培训部门、科委、高校及他相关科研院所的力量,搭建专门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组织进行领导干部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课程开发。二是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深入研究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应当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三是通过广泛调研,全面了解培训对象需求,并综合岗位需求、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找准、摸清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当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四是整合各种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分模块开发课程,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例如,结合我们的调查研究,领导干部的培训课程就可以考虑从提高其推进科技创新的洞察力、引导力、战略决策力和统筹协调力等角度去开发;普通公务员的培训课程则可以考虑从增强其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同、对科技创新知识的掌握和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适应力等角度去开发。

(四)优化拓展,促进现代培训方式与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

一是将科技创新前沿城市或地区、科技创新一线作为重要的现场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其典型性和示范性作用。二是突出对近些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进行解剖,开发具有指导性、参考性与时效性的教学案例。三是注重研讨式教学的可参与性与多维性,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学习主动性,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多角度思考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方式方法。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在经学习。除了在市内的人民公仆学习网上加入相关培训内容之外,重点推广“微课”学习模式,发挥“微课”短小精干、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传播简易的特点,搭建“微课”学习平台,建立“微课”资源库,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现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解决常见的“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本文系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计划项目:“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cstc2014jccxB0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28/c_117548782.htm.

[2] 吕国昌.关于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着力点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2).

[3] 孙丹.科技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J].华东科技,2011,(5).

[4] 杜庆昊.干部在线教育培训微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行政管理改革,2015,(9).

[5] 魏少平.论领导干部信息科技素质的教育培训[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

作 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博士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公务员创新能力领导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篮球公务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