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2016-01-29柯苇
柯苇
一、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与挑战
(一)人口流动加快,居民与居民的“陌生感”增强。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后,城市居民的聚集方式也由在单位就近居住,向城市发散型居住,或者是候鸟式居住。农村大量人口发生迁移,由稳定的村落式居住向城市社区周期性、季节性流动居住转变。以重庆为例,2014年末重庆常住人口2991.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83.01万人,仅占常住人口比重59.6%;乡村人口1237.24万人,占比重40.4%。由于居住人群多元性、流动性,客观上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陌生感和戒备感。形成了“人在隔壁不相问,同邻数载不识君”的居住壁垒。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流动人口总规模将保持在2亿万人左右,其中80后将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占总量60%以上。流动人口区域分布将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转向以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新兴都市圈、中西部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多元集中,这使得这些城市的社区压力不可避免。
(二)城镇化加快,城镇人口激剧增加,居民群众对政府缺乏“认同感”。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飞跃至2010年的47%,2014年则超过54.77%,预计2015年将达到60%。全球超50万人口城市四分之一在中国。客观分析,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确实存在“过快、过猛、过急”的现象。大量人口的急剧涌入和与之配套的政府公共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的供需矛盾,新入住居民与政府、与社区交流较少,对各种办理事项、办理程序等都不甚了解,对有的办理事项从内心上还不认同(暂住证、医疗保险、入学积分、社会保险等)。他们要求废除居住歧视、享受同城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居民工作生活节奏过快,对社区的资源信息获取和关注相对较少。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非户籍人口,在经济社会大发展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都非常大,大多数居民忙于生计,对社区及其周边的信息资源获取偏少,对住宅周边的信息及服务运用、利用、整合不够。比如:住宅周边超市、百货店、药店、诊所、理发店、茶楼等生活要素,很多都不一定清楚,往往导致资源不能就近配置。
(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广告、物流等成本偏高。2013年以来,各地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趋缓。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投资乏力,国际国内消费市场持续萎靡,经济下行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中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是主要的基调。在社区居住人群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和市场空间,传统的物流、营销方式存在着速度慢、服务差、成本高、选择单一、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背对背等问题。这既不利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快速流通,也不利于培育和完善消费群体,不利于持续扩大消费。
(五)各地智慧社区的推进千差万别,缺乏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有机整合。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中,各地无疑都非常重视,将智慧城市的理念与社区建设结合,着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2014年,全国正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村(社),达到5800个,仅北京市就已完成1032个智慧社区建设,2015年底还将完成632个,实现全覆盖。各地的投入之多、举措之大,在社区建设史上实属罕见。重庆市南岸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区,目前也没有一套成型的经验和成果。由于缺少顶层的有效设计,目前没有统一的智慧社区建设行业标准和刚性要求。所以,在建设中存在着碎片化、凌乱化和无序性。政府做什么、企业(行业)做什么,作为社区主体的居民群众做什么,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具体细化。尽管2014年城乡住建部出台了《国家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但是该《指南》既不具备法律法规的上位约束性和规范性,也不具备行业建设标准体系的具体指导性。
二、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四点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用专家团队做好智慧社区规划、标准,在全市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行业标准的制定、人才队伍的构建与发展、促进政策的制定与落地等诸多领域,涵盖政府部门、技术单元、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等诸多利益群体。倘若没有专家团队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开发中,要引入专家论证机制,从总体把握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议尽快出台全市统一的《智慧社区建设行业标准》,有效地引导、指导有关部门和街镇开展建设工作。
(二)构建“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智慧社区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调动社区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深度参与。在综合服务平台前期建设中,需要政府主导,加大政府资金支持,而后期则需要引入商业模式。政府运行带有很大的管制性特点,其平台往往受众不足,且带有被动性。而商业运行相对更为活跃,不仅可以解决持续的资金问题,切实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而且更加符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其专业团队通过广告、商业返点、积分制等商业化运作,使平台的运行具有可持续性。同时,政府应为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结合“新地产”的兴起,鼓励传统物业公司向“社区运营商”转型,集合社区居住、社区购物、教育、养老、物流、健康等功能,运行互联网思维发展多种业态,结合O2O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将传统地产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三)搭建政府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平台,将“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推进网上在线办理。智慧社区的基本要义就是方便群众办事,因此,要完善机制,通过强化各层面间、部门间、人员间、信息间的衔接和沟通,切实发挥资源整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发挥资源整合的实效性。建议建立起全区甚至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库,为三级服务中心的对接运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搭建企业与群众互动平台。智慧城市的核心是绿色和可持续,智慧社区的核心是服务和便民。政务服务主体在政府,而商务和生活服务的主体要由市场来做,要激发广大市场主体,企业行业的积极投入。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中,应紧密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将居民身边的商品与服务按需求呈现,更加便利居民生活、扩大居民消费、从而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线上线下的有效统整。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调整产品类型、销售方式、价格等。上海闵行区为方便居民生活,通过优化IPTV的运行,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购买到物美价廉、新鲜便宜的蔬菜水果等,实现了企业和群众的双赢。
二、石油路街道的积极探索
目前,在推进的第一阶段,街道智慧社区建设主要抓了三个项目:一是“社区e家”公众微信平台。为实现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社会民生、社区生活质量的提高,街道以连接社会资源为着力点,充分运用辖区科技资源,与辖区内骏本科技公司紧密合作,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模式,初步建立起“社区e家”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社区微政务、社区微商务、社区微互动三个板块,使社区居民从政务办理、政策咨询,到“吃、住、行、游、购、娱、健”等生活更加便利。社区政务的开通使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在家门口办事得以初步实现。社区商铺的开通使得居民可以就近消费,并享受折上折的VIP待遇,物流更加经济而顺畅。社区互动打破了水泥壁垒,为居民搭建了一个信息共享、交流互通的平台。警情通告随时告知居民新的诈骗、偷窃方法,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是发行石油路“社区卡”。这种社区卡有三种功能:一是服务卡的功能。凡持卡居民除享受正常的优惠服务外,在石油路辖区的商家、餐饮店铺、电影院、健身房、医疗卫生机构旅行社等,均享受VIP优惠。二是积分卡功能。以进行公益志愿积分和商户积分,更好地鼓励公益行为、激发社区活力。凡持卡居民参加志愿者服务、义工服务及街道社区组织的其他公益性服务,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实现货币化,并实现自由兑换。当累计到一定分数时,居民可通过网络平台兑换自己需要的公益服务(例如家政服务等)、商户的电子现金券或实物。三是资源卡功能。居民凭借社区卡,可以在社区内的社会单位,参加文化培训、夜跑或体育锻炼等。也可凭借社区卡享受其他公共社会资源。那么,这一微信一卡,一个做线上,一个做线下,就构成了“智慧石油路”的基本平台。
三是智慧网格化管理。由于顶层设计的统筹不够,导致网格化管理政出多门。街道现划分有民政服务网格24个;城市管理服务网格62个,消防及生产安全网格98个。很多网格制度化缺失、难成合力、名存实亡,“网中无物,格不致用”。为切实解决网格化管理的系统性问题,真正发挥好网格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对各网格实施整合优化综合改革。除统一划分28个网格外,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就是建立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指挥平台,在各网格公共区域配置数量充足的视频探头、WI-FI站点、手机APP终端等,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与街道网管中心连接,在街道办事处设置高清大屏,并与社区联网,实现网格化管理的同步预防、指挥、监控、处置等。
作 者: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办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