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1-29梁文政
梁文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要求,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同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真正实现扶贫工作目标,不仅需要限时脱贫“消化存量”,更要阻断代际传递“防止增量”,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斩断穷根。重庆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先后出台《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措施,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生营养改善、贫困学生资助、领雁结对帮扶、乡村教师补助等扶贫项目,促进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均衡,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且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精准”要求和总体目标,我市教育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问题依然突出和明显。
一、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对象重普惠轻精准
目前,我市学生资助对象已从学前幼儿覆盖到了大学新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市级在下达受助人数和资金时,以上年度学年初报人数为基数,按照比例确定,此举确系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使更多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但却忽视了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违背了“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原则,致使部分A类贫困户即便得到国家资助,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教致贫、因教返贫问题,而一些C类贫困户或者脱贫户仍然享受资助。此外,农村薄弱学校因校情各异,需求也就不同,而在扶贫过程中往往是“撒胡椒面”,全面开花,效益发挥不够。比如有的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过多投入造成浪费,有的校舍场地已经富余,设施设备差缺,急需专项资金的投入。
(二)扶贫政策重统一轻差异
市级层面在制定教育扶贫政策包括项目确定和资金安排过程中,更多注重全市统一目标、统一项目、统一标准,注重区域差距和实际需求不够,对贫困程度深的区县和学校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力度不大,教育精准扶贫差距较大,造成扶贫项目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一是贫困区县的贫困学校实施的扶贫项目少,补助标准低。由于贫困区县财力有限,无法自主实施扶贫项目,一些市级以上扶贫项目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要么无法及时开工,要么负债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无法及时有效改善。二是教师扶贫项目力度不够。国家“三区”支教项目虽有资金支持,但项目覆盖小,而贫困区县区域内教师交流项目既无资金支持,也无编制、职称政策保障,导致区县在推进教师合理流动,解决农村边远贫困学校师资紧缺、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时束手无策。三是贫困学生帮扶项目针对性不强。以我市学前教育资助为例,市上规定对贫困学前儿童实行“零收费”,免除保教保育费和生活费,由市级财政按每生每期1080元标准拨付,而不同区县因生活水平差异,加之等级收费标准不一,导致幼儿园得到学生资助资金后,反而还要自己补贴,不愿申报资助。与此同时,就是同一区县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情况各异,一些特困家庭子女均等享受帮扶政策,反而显得冷暖不均。今年9月1日,《重庆日报》以“一所没有寒暑假的山村小学”为题,刊发了忠县民办学校中星小学假期将特困学生、孤儿、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教育、管理的报道,折射出当前贫困生特别是特殊群体子女教育监管与帮扶的尴尬。尽管忠县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现有学生资助政策及时划拨经费到中星小学以解决贫困生生活问题,但寒暑假孩子的照管存在空挡,以致举办者只能举债维持学校运行。全市现有近200万名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集管理、教育、关爱、保障“四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成长保障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三)扶贫措施重联动轻统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民济困意识的提高,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的扶贫体系逐步形成,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踊跃投入扶贫行列,从不同途径、以不同形式帮扶贫困家庭和学校。表面上看,似乎打出了扶贫组合拳,形成了强大合力,但由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帮扶资金进出口子缺乏统筹,导致集中发力有余,而兼顾公平不足。特别是媒体报道一些典型家庭和学校后,不同行业、爱心人士、企业家反复捐赠,而一些未被发现的家庭和学校只能享受国家层面的政策帮扶。此外,社会团体和个人横向扶贫缺乏监管,存在极大廉政和安全漏洞。以“百色助学网”事件为例,发起者王杰利用学生资助项目,从中谋取私利,性侵受助女童,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贫困边界划分不清
村社和乡镇(街道)普遍反映,目前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偏重于定性,缺乏定量指标,在建卡之初,难以精准把握对象,存在凭印象的现象,少数村(居委)社干部由于深入贫困家庭调查摸底不够,搞人情、讲关系在所难免,导致基础数据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而国家扶持、支持、资助政策往往又明确为“持卡”、“持证”对象。同时由于边界不清,还带来了脱贫对象难以及时更新、动态调整。以贫困区县为例,忠县系市级贫困县,2014年GDP为208亿元,万州、武隆、开县均高于忠县,却仍享受着国家贫困区县优惠政策。
(二)总体规划存在盲点
2012年3月,市政府就已印发《关于加快贫困区县(自治县)脱贫致富的意见》(渝府发〔2012〕36号),提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坚持社会帮扶、推进行业扶贫等措施,逐步推进区县脱贫。此《意见》提出了全市面上扶贫工作的框架意见,但对于精准扶贫没有进行系统专项规划,比如按照“五大功能区”定位,处于不同功能区的区县产业发展和综合财力存在差异,扶贫工作对接缺位,导致一些真正贫困的区县政策倾斜不够。以此同时,全市目前还没有一个教育扶贫的单项规划,尤其是针对薄弱学校、边远学校、山区学校和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缺乏务实管用的帮扶措施,整合各方力量,集中发力,精准扶贫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统筹力度不够
当前,教育扶贫中涉及学校的主要体现在“全面改薄”、公用经费提标、结对帮扶、师资配置等方面,而市级层面往往按学校所数、学生人数等因素,按比例下达区县,且要求区县配套相应资金中统筹倾斜贫困区县力度不大,财力较强的区县没有需求,而贫困区县或举债建设,或降低标准,区域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以忠县为例,因三峡移民迁校、办学条件改善等,教育负债超过2.5亿元,学校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差缺超过5亿元,标准化率还不足80%,推进教育优质发展举步维艰。同时,对于来自各方针对贫困家庭的社会资助资金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管理,实际每个家庭受助情况难以知晓,无法进行动态调整,影响扶贫的精准性。
三、加快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尽快制订完善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规划
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扶贫、发改、财政、民政、农业、移民、国土、建设、妇联、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在深入调研区县、学校及特困家庭子女、弱势群体教育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完善教育精准扶贫规划。规划要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注重目前暴露问题的回应和解决:一是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加注重定量比对,明确贫困家庭和脱贫标准,便于准确摸清扶贫对象;二是要建立贫困家庭和学校档案,准确掌握学校和家庭受助情况,动态调整帮扶对象;三是要充分体现区域、校际、家庭差异性,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差异化推进扶贫,防止同一化。
(二)务实推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
建议更加注重教育在扶贫工作,尤其在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实施内源扶贫,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保障农村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针对贫困区县教育现状,建议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加大贫困区县教育投入力度。建议从未来三年扶贫资金增量中切块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教育扶贫,支持贫困区县、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用房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配置,根据贫困程度减、免区县资金配套。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制订贫困区县教育负债偿还计划,逐年偿还区县教育负债,推动贫困区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对应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而未享受的市级贫困县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落实相应国家扶贫政策。二是加大薄弱学校扶持力度。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寄宿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村小、教学点帮扶力度,推行区域无假日学校试点,确保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家庭子女假有所管、假有所依、假有所学。深入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和捆绑发展,建立主城区学校、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制度,通过管理互动、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等手段,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三是加大区县人才支持力度。抓紧调研制定教师交流轮岗职称配套改革政策,强力推进教师“县管校用”改革,将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教师校际之间合理流动,尤其是向边远农村学校流动。同时,由市级财政统筹,在兑现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设立教师交流专项资金,切实提高教师交流支教积极性。
(三)切实加大教育社会帮扶资金统筹管理力度
建议由市教委、市扶贫办牵头,整合教育、扶贫、民政、妇联、共青团以及社会团体等多种资助渠道用于教育、学生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真正做到进出同一口子,避免帮扶重复、遗漏。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教育帮扶大数据平台,对每所学校、每个家庭受助情况数据及时采集,加大资金情况跟踪监管,真正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构建特困家庭子女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建立特困儿童学费全免、生活费补助和扶贫培训补助等扶持政策,实行“兜底”保障。
作 者:重庆市忠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