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2016-01-28杨晓云
杨晓云
对于历史的含义和性质,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梁启超说:“史者何?记叙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可见,历史包罗万象。历史课应该如何上,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十多年的中学历史老师,我认为在有限的45分钟里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效即为高效课堂。下面我来谈一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一、灵活导入
导入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好的导入标准是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佳的导入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应抓住以下三点:(1)导入要紧扣主题。(2)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3)导入要精辟。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要选择合适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我习惯用以下几种方式:(1)歌曲导入。例如:讲授“灿烂的宋元文化”这课,我就用周杰伦的《青花瓷》导入;讲授“改革开放”这课,我就用《春天的故事》导入。(2)图片导入。以静带动,用静态的图片来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例如:讲授“昌盛的秦汉文化”这课,我就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的图片导入;讲授“人类的形成”这课,我就用《创造亚当》这幅画导入;讲授“罗斯福新政”这课,我就用罗斯福的照片导入。(3)歌谣、诗词、对联导入。讲授“鸦片战争”这课,我就用“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来导入;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这课,我就用古诗《蒹葭》导入;讲授“新文化运动”这课,我就用胡适的新诗《兰花草》导入。
二、自主学习
学生要做到的是大体上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题是必须要看的。要有自主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课本上所有的资料。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本:(1)注意课前提示,课前提示中有很多知识点,是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但在考试中有时会涉及这些知识。例如,八年级第5课“义和团运动的介绍”考试时会涉及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2)注意这一课讲了几目和目目之间的关系。(3)注意课本上的图片和图,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别类似图片的能力,教会他们思考问题。(4)注意每一课的课后习题,课本中的名言、材料。对于课后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课间的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可能出什么样的题,我一般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材料自己出题。
学生自主学习仅仅解决了一般的基础性问题,那么对于需要理解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三、激情互动
高效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因此,互动很重要。
(1)组内互动:对于组内互动,一般是教师针对这节课需要挖掘的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多是关于原因、背景、结果、影响等。提出问题要难易适度,既需要学生思考,又需要学生能通过组内的讨论得出结论。这就看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是否能认识到初中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度不好把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9课改革开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①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②你认为应如何保障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性质?
(2)组间互动:针对探讨问题说出自己组内的意见,看别组的同学是否认同。同时对于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出供大家一起探讨。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学生提出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弊端?学习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时学生提出雅典的直接民主在今天可能实行?
(3)师生互动:教师的导向作用是无论在什么课堂上都不可改变的。能否灵活驾驭课堂,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应做到让学生不偏主题。在探讨相关的问题时不钻牛角,同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及时做好归纳和总结,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要完成双基目标,又要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在课堂上我除了解决学生通过互动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明确事件间的内在联系,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互动仅仅是解决了本课相关的知识点,明白了相关事件的前因后果,但目目间的联系,本课与本单元的联系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精讲了。
四、教师精讲
高效课堂是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的,所以教师精讲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会更容易。一般在单元初有个总结,我都会在开始学习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先读一下,然后我粗略地解读一下;学完后,我们重温一下单元综述,学生就会加深理解了。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两条主线,四次战争,三个不平等条约,一个社会性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申昌峻.浅谈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园:教育科研,2012(0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