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1-28彭清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初中

彭清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这一阶段,数学知识难度跨越了小学阶段且要开始连接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然而,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数学教学大多是采用枯燥而单一的方式,在师生关系上不能做到民主,在课堂氛围上不能做到双向交流。

2.被动而零散的学习方式

初中生还不能完全清楚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上,他的认知还处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阶段,并不清楚自己应该主动学些什么。因此,他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是老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强制性地灌输而成的,并不是个人主动吸取的。零散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不系统性,初中生很大部分是孤军奋战,他并不明白教师所要求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哪儿。

二、初中數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途径

1.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学术上早已被替换为主导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其主体地位,不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学生务必要以教师为中心,要根据教师怎么教然后决定如何学。但是,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是一个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以不同的个体符合教师个人的方式方法本来就是不合乎逻辑的,同时也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沟通,教会学生探讨,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课堂

课堂并不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的地方,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并不是在一学期多少课时,一个课时多少分钟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给予学生的,如何利用课堂让学生努力思考自己学了什么,后面该学什么,为了学习某种知识应准备些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后主动的总结知识、探求知识、寻求疑问并解答,久而久之,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慢慢养成。

总而言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此文中提出的两点也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无疑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同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途径千千万,笔者在此主要提出两点,希望能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李亚利.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初中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