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016-01-28王立英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管理系统

王立英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环境监测站 甘肃成县 742500)

探究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王立英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环境监测站 甘肃成县 742500)

为了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高效性,相关部门会对需要治理的地区实施实地监测,并会以此结果作为主要参考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因此监测工作对于环境管理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国内的监测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何解决监测管理中的问题,如何切实提升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值得我们深入进行分析。

环境监测;管理质量;滞后性;实施路径

当监测出现结果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会按照相应的规定,对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想要使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一个相应的标准,监测机构不仅要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同时还要按照科学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这也是确保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但目前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还是有待提高,相关人员想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

1 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资源匮乏、全球变暖等方面的问题,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已经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们开始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开始对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进行了强化。同时,开始着手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切实提升了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5]

2 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2.1 质量控制方式存在不足之处

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目前国内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并不能达到现代环境管理的标准,同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是较为欠缺,这些都对质量工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2]

2.2 体制机制存在不足之处

在开展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通常都要以相关的体制机制作为主要的指导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在仍然有部门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导致监测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对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3]

2.3 制度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虽然目前现在很多机构都设置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监测管理工作无论是从工作标准方面,还是工作内容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时再使用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结果可想而知。[4]

3 建设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应有策略

3.1 对技术体系进行规范

为了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需要重视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重要性的,而且,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的为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提升,使得环境监测过程中,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而有效的推动环境监测的质量。为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首先,需要重视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并切实将各类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等,应用到环境监测中,进而使得环境监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情况。为此,需要规范新型技术体系,不断对新的技术体系和规范标准进行修订,推动环境监测可以按照修订后的规范技术体系,进行实施,进而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其次,针对环境监测的相关设备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准入和审核流程,进而有效的对各类设备的审核,避免质量和技术标准不能达到标准的设备进入。还需要结合国外对的相关设备和仪器的管理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基本情况和环境情况准入审核制度,并有效的对各类设备展开校检和控制工作,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积极推动规范技术体系和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的完善。[3]

3.2 对质量管理机制的路径进行缩短处理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所在地方的情况,构建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的两级管理系统,从而形成国家、区域以及地方的短路管理形式,对管理工作进行简化,实现地方技术中心对国家监测质量管理机构的直接管理,将分级领导模式成为现实。在应用这种新形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少质量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依据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对区域和地方的环境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其最后的信息进行评价,以此对地方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以及完善性进行明确,从而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可以定期对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突查,防止其发展过程中出现技术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当然,还可以依据实际社会存在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改善,从而促使监测设备可以快速有效的发展和推广,以此构成优质的循环性工作。[4]

3.3 构建完善的监测质量监督体系

在构建监测质量监督体系时,相关部门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进行:①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施全国统一的管理制度。监测部门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中心,并由其对国内各级监测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要确保各地各级机构的监测技术以及数据质量能够处于同一水平,从而将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的优势能够完全发挥出来;②要对监督管理手段进行优化,形成高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相关部门要以自身监测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目前零散型、单项目以及单领域的监督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并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并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举办比对监测、质量检查以及同步监测等活动,形成多样化的质量监督模式;③要按照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和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评价系统,并要以此为依据对监测工作进行监督,从而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3.4 改革工作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监测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确保信息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监测机构必须要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对监测工作进行创新。而且,因为目前的监测环境较为复杂,想要在这种情况得到精准的精测结果,就必须要原来的原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对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要构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确保收集到的信息能够及时上传到管理人员的手中,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对监测工作进行统一的调整,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5]

4 结束语

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各级监测部门要加强对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优化,同时积极思考可行方案,对监测管理系统进行创新,进而建立起完善的监测质量管理系统,确保监测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01:1~4.

[2]黄贵英.探究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化工设计通讯,2016,03:197~198.

[3]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02:38~39.

[4]谢志珺.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硅谷,2014,04:154+168.

[5]黄艳明.论如何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126.

X830.5

A

1004-7344(2016)25-0021-02

2016-8-1

王立英(1977-),女,汉族,甘肃成县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管理系统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