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研究
2016-01-28刘海青
刘 海 青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研究
刘海青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硕士生实践能力既是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提高硕士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美术学硕士生在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由于考研在时间上的冲突而存在较大欠缺,教学能力没有得到应有训练。在研究生阶段又存在没有统一时间安排教育实习、实习力度不够、培养方案中教学实践表述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其中实习基地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掣肘因素。为此,改变即成思路,以本校资源为实习基地是美术学硕士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可行方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实习考评机制。
[关键词]硕士生;教育实习;实习基地;考评机制
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1]目前各高校美术学硕士生教育也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践教学往往在校外,协调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机制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开拓视野、用其所学的各项实践教学过程中确实得到磨炼,从而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目前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实习在一些专业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中开始有所探索,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班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要求在中学进行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这样的安排实习力度比较大。[2]华南师范大学“4+2”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有两个学期教育实习的双实践制,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历史共四个学科,目前还没有美术。[3]美术学硕士生的教育实习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应当与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有所不同,是在其基础上的深入和提高,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也随之变化。从总体上看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目前缺少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对策。本文旨在改进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涉及因素多、掌控难度大、实际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对此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探寻相应对策。避免实践教学项目有名无实、流于形式,这对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现状
(一)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力度不够
美术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即教育实习)、专业实践、学术活动三大方面,其中教学实践比较薄弱,问题最突出。在各高校美术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中基本都没有安排统一时间去教育实习,关于教学实践的具体安排一般是硕士生跟随导师进行一门本科课程的辅导。比如《贵州师范大学美术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教学实习的形式是这样规定的:协助教师对本、专科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至少完成8个课时的讲授工作量,考核合格,计2学分。[4]许多高校也大多都是这样安排美术硕士生教学实习的,这样虽然相对比较具体,但是学生教育实习的任务是“协助”,明显训练力度不够。由于导师担任的课程以技能课为主,所以硕士生的教育实习任务就是在本科生进行课堂练习时随机随兴地指点一二,类似跟随导师进行见习。这样的实习模式与进行一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然后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授课相差太远,完全达不到全面训练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
按照常规,美术学硕士生在本科阶段已经进行了教育实习,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一致。首先,美术硕士生入学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是美术学专业的,但也有非美术学专业的,比如设计专业。这部分学生既没有学过美术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课程,也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这部分学生关于美术教学知之甚少。其次,既使在本科阶段是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其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这部分学生的优势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论等教育教学课程,但基本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这是因为现在高校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这与本科生准备考研的时间恰好冲突,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基本是分散实习,难以监管,一般是以交齐材料为准,况且许多高校对考研生复习功课也是提供方便和支持的。所以,考研的学生确确实实去中小学参加教育实习的恐怕为数不多。总体来看,美术学硕士生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是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的实战锻炼,教学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
另外,即便是有些高校本科阶段教育实习要求严格、进行得较好,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但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其教育实习应当与本科阶段教育实习有所区别,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其教学目的与要求应有所不同。硕士生教育实习不是单纯为了某些学生因在本科阶段存在的不足而进行补课,而是因为目前的不足而更加突显出硕士生教育实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以,需要对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规划,探索出适合美术学硕士生的教育实习模式。
(二)美术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
不同高校美术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不一,总体而言,具体的教学实践安排不够明确有力,没有把教学实践设定为硬任务、硬指标。考察多家高校培养方案,比较详细全面的是《华中师范大学2012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要求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教学内容可以是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是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硕士生被要求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察表》,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环节。[5]这个方案中提供了多种选项,自由度比较大,但都不是硬指标,最后提交的是考察表,这样的评价在结课材料方面支撑力度不够。同样,《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实践环节的要求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主要是辅助导师进行本科专业课教学,形式主要是技能课辅导,指导本科毕业创作、论文等,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其工作量不少于20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另外要有一定时间在各类学校实习锻炼的经历及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6]最后这句话也比较笼统,不是硬性规定,许多高校也都是这样,对教育实习没有硬性要求,这样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可能做不到实处,成为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的教学环节。之所以许多高校美术学硕士生培养计划中关于教学实践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其原因很可能是认为在本科阶段已经有教育实习的安排了,而实际情况却恰恰因为本科时忙于考研,这些学生的教学实习没有落到实处,出现了教学空挡。因此,我们在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时应当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制定可行性方案,使学生的这个欠缺能在硕士生阶段得到弥补。同时,即使在本科实习过的学生也应该在硕士生阶段的教育实习中得到进一步锻炼,使其教学能力有相应拓展和提高。
(三)美术学硕士生实习基地难落实
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中小学对美术实习生的接纳数量比起其他学科要少很多,即使是有些高校本身有附中可作为实习基地,一般也难以全部在附中安排实习。没有附中的高校建立美术教育实习基地更是困难,所以应运而生出许多实习模式,如华南师范大学“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湖州师范专科“回生源地实习”、齐齐哈尔师范“单独实习”、信阳师范学院“顶岗实习”,等等,[7]这些都是因为实习基地不够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现在许多中小学校不愿接受实习生,可能担心打乱教学常态,干扰教学,影响升学率,也可能由于美术课不受重视,部分学校本身就没有开满课时,经常被挤占课时。还有的高中接纳实习生是为了美术高考班的随堂辅导,而不是常规美术教学,实习生去了也得不到全面的锻炼。江家发认为大多数师范院校尚缺乏数量充足的较稳定或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问题,分析其原因有四方面,其中之一是“从接待实习的中学来说,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把接待实习的任务确定为中学应当承担的本职工作,中学常常感到接待实习生是一种负担”。[8]这一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时候联系实习学校是靠着美术学院领导及老师的人情面子,中学勉强接受,是高校方面的一厢情愿,很难双方都如愿。在这方面以往成功的经验是高校与当地教育局联合发文,确定实习基地学校,给实习基地学校相应优惠条件,例如“分配优秀生源、教师进修优惠、发论文等,签订双向受益的协议书”。[8]这些年来就业形势、供需市场发生了变化,高校给不出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落实实习基地比以前更加困难。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多人的实习组进入中小学进行实习,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情。所以,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各院校只能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实行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来,学生的实习地点过于分散,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加之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有限,所以学生很难在实习期间得到及时、充分的指导,甚至学生是否到岗有时也很难保证。指导教师无法全面掌握课堂教学等实际情况,由此也带来美术教育实习成绩评价的不规范等问题,致使教育实习成绩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可见,即使不是准备考研的学生也由于分散实习的教学模式而难以保证得到充分的实地教育实习。
由此可见,尽管目前的状况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但是,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一切问题的核心所在,同时也需要校方有具体的教学安排,并建立严格的考评激励机制。
二、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对策研究
(一)在美术学院建立教育实习基地
众所周知,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美术学硕士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参加了中小学、高职、专科及高校等不同级别学校的应聘考试。其中登台讲课在教师应聘的各考试项目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师应聘中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一个学生平时技能课成绩比如素描80分与90分,区别并不明显,非专业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但是站在讲台上讲课成绩80分与90分,区别就相当明显,非专业的校长或其他老师都能一目了然。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教学实践这一环节有重大欠缺,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竞争力。所以,在应聘考试中教学能力至关重要,硕士生的教学实践训练必须加强。
“美术教育实习是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9]目前,实习基地难落实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问题,只是口头上强调重要性和临时性的巡视检查是起不到实际效果的。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刘元义针对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提出,“要着力打造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并说“各高校都下大力气投入巨资建设新的工程训练大楼”。[10]这一讯息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方案是非常有力的理论支持,增强了我们对这一课题探索的信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美术学硕士生的教学实践并不需要费巨资的工程训练大楼,而可以采取以美术学院为实习基地,硕士生在本学院内就地进行教育实习的模式。本学院就地教育实习有诸多优点,其一是方便稳定,不仅解决了寻找和落实实习基地的难题,而且师生不用外出奔波,不需要考虑师生往返实习学校的交通费、指导教师差旅费及住宿费;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一直是棘手问题,以本学院为实习基地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二是可控实效,所有实习的相关问题例如实习时间、课程安排、实习步骤和教学要求都有完全的自主性。最关键的是可以有效管理和全程指导,能够达到实效可控的根本目的。其三是层次较高,丰富了实习基地的类型。本学院就地教学实习与本科阶段到中小学实习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是授课对象不同,其年龄心理特征及其前置知识基础不同,对授课教师的期待值会高出很多。另一方面是对一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不同,中小学的美术课要求精讲多练,老师的讲授一般要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老师进行辅导,之后是教学评价。本科生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要讲五十分钟,单就知识容量而言要多出好几倍。不仅是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还要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等。所以,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还是教学对象上,在本学院实习都高出一个层次,硕士生会从这个层级的教育实习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更有利于应对较高级别的应聘考试。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各类学校美术教师,所以,理应有高出中小学层次的教育实习,才能完成相应的培养任务。从诸多因素考虑这一方案是落实美术学硕士生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二)美术学硕士生在美术学院教育实习的实施方案
美术学硕士生在本学院内就地实习的具体方案就是——代替导师上课模式,即让硕士生替自己的导师上一次讲授课。为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可实行三阶段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选题备课。因为美术学硕士生的导师所上本科课程大都是专业技能课,一般只在每一门课的开始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讲授,随后就是技能的训练和辅导。因此,硕士生可以从自己导师的本科课程中选一门课程起始时的讲授课作为自己的讲课内容,这一次课的时长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两节课,视授课内容的容量而定。由导师对这一次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指导,要编写出详细教案并制作设计课件。需要提醒的是导师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给学生,那样学生照葫芦画瓢,训练效果就打折扣了。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进行教学设计,鼓励大胆创新,使其切实有所提高。从选题及授课对象来看,即使在本科阶段确实进行过实习的学生也会从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上得到锻炼。第二阶段,模拟讲课。课前学生进行两遍以上试讲,请导师听课指导,提出改进意见。第三阶段,登上讲台实战讲课。在给本科生的正式课上进行两课时的讲授课教学,同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录像,请两位以上导师听课,并给出评价意见和成绩。有了录像使得成绩评定有了可靠依据,可以使教学过程情景再现,从而保证了成绩的客观性。请两位导师听课,保证了成绩的公正性,由于是在学院内实习,所以请两位导师听课也比较容易办到。另外,这次讲授课之后的技能训练,硕士生也要协助导师进行全程辅导,包括最后的作业成绩评定等工作,以期对一门课能有一个整体掌握。与本方案比较接近的有《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教学实践: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承担一门本科主干课程或专业课教学辅导工作,要求必须跟班听课,批改一定数量的作业,协助主讲教师答疑,并承担20学时左右的教学工作,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相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讲课时,导师必须听课,以便于指导和讲评。[11]在这里提到了“研究生讲课”,但是“要承担一门本科主干课程或专业课教学辅导工作”,其中的“或”表明“要承担一门本科主干课程”不是硬性任务,可以讲课,也可以不讲课,这种灵活性对培养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是不利的。
关于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考虑到硕士生在第一、二学期课程安排已经很满,第三学期论文开题是重中之重、工作量较大,所以,教学实践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第四学期。当然,也应考虑导师本科课程的安排时间,大致在第三、四、五学期都可以,第六学期要论文答辩,学生要参加各种应聘考试,就不适合安排教育实习了。另外,本科阶段非美术学的学生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论》等课程。特别是《美术教学论》课程,学生应在第三学期跟随本科生补修,由教法课教师指导上课要求,指导怎样编写详细教案及课件制作,这样学生才能顺利进行教育实习。这一点在以往是完全被忽略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应当加上这一要求,而且实施起来并不复杂也不难完成,又确实对学生有益处。
(三)美术学硕士生在美术学院教育实习的考评机制
如果没有健全可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只是口头上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时间在各类学校实习锻炼的经历,恐怕难于落实。虽然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但面对这样一个口头要求的软任务,学生往往有更迫在眉睫的硬任务。首先,学位论文需要严肃对待,学美术的学生普遍在理论研究及写作方面比较薄弱,论文决定着能不能最终拿到硕士学位证,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其次,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同以往那样只是一心读书了,他们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忙于各种考证和考试,教师资格证、四六级英语、公务员考试、村官考试,等等,不少学生还要兼职打工养活自己,也确实很忙。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没有可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没有具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即使是再重要的事,全凭学生个人自觉也很难落实,他们往往把这些最后填填表就可过关的事应付了事。所以,重要的教学课程必须设置成硬任务、硬指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从而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教育实习要想取得实际的效果,考核内容必须具体,而且可再现教学实况,这一点现在凭借方便的录像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教学实习结束后必须上交相关教学材料,这些材料要能体现教师培养的基本素养和全面的教学能力。第一,一个课时的详细授课教案。上好一节课关键是写好教案,它能全面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因此教案要求步骤齐全、内容充实、详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第二,关于这节课的说课讲稿,即对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从目前了解的各级学校的招聘考试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要求说课,所以,这项训练也很有必要。第三,课件电子稿。课件是实现美术教学直观性、丰富性的有力手段,现在美术课的课件制作已是一项必备技能。第四,硕士生在本科生课堂上登台讲课的录像光盘。录像是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能完全展示硕士生讲课的真实状况,他们的教学准备和临场表现也尽显无遗。并且可以让学生复制,自己反复看,从而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非常有利于自我改进提高。第五,导师听课后的评语和成绩。它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自己优缺点,也可督促导师对学生的辅导更上心。以上五个方面基本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核教育实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讲课录像是教育实习取得实效性的落脚点。
当然,以上只是美术学硕士生教育实习对策之一,还应当进行更多途径的探索,多年来本科教育实习中的有益经验也值得借鉴学习。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美术学本科教育实习中提出的“以项目研究推进美术学科教育实习”,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这一举措也非常适合美术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12]总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强化教育实习实效性为出发点,根据形势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学院层面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导师,使教学实践成为导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进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实践教学中。既有师生一致的高度重视,又有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可量化的考评机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提高社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级、2014级卓越教师班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的通知[EB/OL]. http://jwc.snnu.edu.cn/showgg.aspx?id=3946.
[3]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华南师范大学“4+2”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指引[EB/OL].http://jw.scnu.edu.cn/sitecn/CollegeNotice_Info.aspx?id=1302.
[4]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美术学院美术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 http://yjsc.gzn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04&wbnewsid=5262.
[5]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2012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 .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0Pne4a__ZPmXkUrpPsuyW5B83XrzPjSBQYsiSnKy_Zieml0SPdBekfRyeaYQ9HXIYHmz8UQxuvoiktL4bj1g_I-LAHVVml4m2Ip6RroeL_ .
[6]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A7Wlngpirfjrd9bmPaMXyE5iwNxXJTWooosULZ0_kBceYh0oUnd 8vjGRJDvYVY3hb770pSc8BqmDfwfLcbgjXjQteMm-b1mnsVNYc6-8l3.
[7]谢雱,张燕.对国内外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比较考察 [J].艺术中国,2013,(7).
[8]江家发.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9]教育部教体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073/200509/11912.html.
[10]刘元义.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规律的思考 [N].山东理工大学报,2013-03-06.
[11]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EB/OL].http://www.52kaoyan.com/school/tj/shifan/yuanxi/2853.html
[12]钱初熹.以项目研究推进教育实习——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实习的行动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08,(3).
(责任编辑杨爽)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15)04-0100-05
[作者简介]刘海青,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策略研究”(4052/112019)。
[收稿日期]201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