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6-01-28冉茂才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策略初中

冉茂才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40-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提倡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自主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体现出学生在物理学习时的主体地位。

一、探究式教学

在物理学教学中,初中学生处于接受知识教育的最佳阶段,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针对物理课程的特性,将课本知识的难点罗列出来,再交由学生通过网上、图书馆等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带着目的性去查找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而后,老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堂讲解,将课堂交由学生发挥,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物理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环境

对于我国当前教育而言,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到这门新课程,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引起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合理的探究能力,那么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十分重要。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力量,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探究自然科学的氛围中,以景教学、以情触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多媒体课件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学生作为人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特定阶段,情绪的最大特点是强烈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不注意初中学生情绪特点,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教学效果将会大受影响。从物理课的编排来说,物理课多被排在上午3、4节或下午1、2节,这时,学生经过语、数、外等课程的磨练,不少学生有了挫折的情感体验,在上物理课之前,就已表现出无精打采、消沉等消极的情绪。因此,在物理教学之前播放音乐,利用远程资源做多媒体课件教学,培养学生乐观、热情的积极性情绪,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建一些比较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些比较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掌握知识的多少和准确度,更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因此,建立一些实用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机制,比如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准确程度进行了解,这样教师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测,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多少,明确以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间的互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找出物理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五、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课堂中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不断尝试,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开展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经历发现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应体现探究性的特征,实验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强调实验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提出的。过去强调“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实验仅仅被看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一种附属,它没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实验教学会让学生误认为“科学是不可变的真理”“科学是完备的”,自然无需再探索,只要准确记住科学结论,知道如何按部就班地去验证课本中的内容就可以了。而现在提倡的实验探究教学与以往的实验教学不同,它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积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实验来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六、注重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过程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教师独家教学或者学生一个人的探究活动,而是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以此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互动,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学习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分别来完成计时、测距、运动等相关工作,在分工合作中进行试验分析、总结,以达到应有的合作效果。另外,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转变角色地位,深入到学生中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另外,教师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还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物理术语来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高合作中的成就感。

总之,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中的乐趣,让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从而形成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晓芬.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 品牌. 2014(03)

[2] 徐宾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下教学模式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8)

[3] 季永建.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学物理. 2014(2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培养策略初中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