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图书屋现状的分析
——以紫阳县农家书屋为例

2016-01-28西安医学院蒲晔芬

中国商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农家书屋

西安医学院 蒲晔芬



城乡结合部图书屋现状的分析
——以紫阳县农家书屋为例

西安医学院 蒲晔芬

摘 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关键词:城乡结合 图书发展 农家书屋

紫阳县212个村、20个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591种3600多册、音像制品100余盘、征订报刊杂志30余种,最大的农家书屋有图书一万余册。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由政府的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拓宽捐助渠道,鼓励国内外各界人士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捐助,从而初步建立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成之后,以服务当地农民为宗旨,由农民自主进行经营管理,当农家书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可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以实现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

1 农村书屋存在的现状及其原因

1.1图书文献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在多次走访中发现,书柜中的书籍很多,但种类有限,有关种养殖的农技书占到了三成以上,然而当前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对这些介绍如何种草莓、饲养荷兰牛的农技书并不感兴趣。

即使在农村中的青壮年从事种养殖的人也比较少,而且这些图书的出版时间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内容陈旧,对有养殖需要的农民来说也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的村民宁愿去很远的地方去参观学习也不在农家书屋借阅书籍,所以可以看到许多农村书屋外借率很低,而没有使用就相当于资源浪费。

1.2图书文献不能满足读者阅读兴趣的需求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孩子们兴趣广泛,积极向上,郭敬明、韩寒等具有青春气息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他们的追捧,年轻人在关注农业技术新进展的同时也喜欢看看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的书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越发迫切,很多老年人表示想要看关于养生方面的书籍。

群众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和书籍派送单位统一的图书派送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书目陈旧、专业性过强是当前农村书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书屋的供需失衡导致书屋对村民没有吸引力,村民也不愿意去书屋进行阅读。

1.3书屋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这些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一般是村干部的家属或者是村里闲散的中老年人。他们对图书的管理仅仅是开开门,日常保洁、阅览登记、管理等。所有工作只有一人全权负责,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考评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基本靠自觉,有做样子安排亲属工作的嫌疑。而在一些地方,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偶尔找驻村干部代为管理。

这样一来,只要驻村干部不在,农家书屋就必然关门谢客。有些书屋考虑到新购置的图书价格都不低,因此不少“高价”书基本不外借,而其他的图书也尽量让村民在书屋里阅读。有些书屋开放时间不定,使图书室变成了空中楼阁,看得见却摸不着。

1.4农村书屋管理呆板,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电子设备,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最新的图书。应该说,当初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所考虑的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已大打折扣。

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要了解知识、新闻、文艺节目等方面的资讯,人们只要在电脑前操作就一目了然。而书屋没有相关的配备,许多书屋基本上成为接待上级验收考察的虚设,同时也挤占公共空间。

2 解决农村书屋现存问题的对策及启示

要切实解决农家书屋这一公共资源浪费的问题,我们就要从公共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并整合资源加以利用。具体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变农村书屋管理观念

首先,作为书屋建设者的上级监管者,不仅仅是把农村书屋设立起来,书摆上去。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农村书屋的管理监督和扶持,不能让公共资源流于形式和浪费。

其次,作为书屋的管理者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书屋打造成为借还流动站。还要适时组织图书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养。作为捐助方的社会人士也应密切关注捐助图书的流向,尽量让每一本图书都有用。

(2)配送图书要适合农村读者的需要

图书文献的配送必须遵循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满足农村读者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对生活生产失去指导意义的书籍(如过期书籍,不能因为为了补充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坚决不接收。二是满足农村读者兴趣阅读的需要。这一类书籍不追求时效性,但是要满足读者的兴趣。

(3)加强农村图书屋自身的管理能力

可以发动各方捐助,也可以让读者把自己家的书借存到图书屋中相互流动借阅。出借书的读者可以得到借新书优先权以及两倍借书量等鼓励措施。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图书的使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藏书量。

(4)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

首先,要组织开展读书日活动,如知识竞赛、学有所用演讲、绘画、写作、摄影等,并给予现金或日用品奖励,让每位读者多几次机会与农家书屋亲密接触。

其次,要增加农家书屋的设备,如电脑、电视、饮水机、茶具等,使之变成轻松的休闲乐园,让读者在农家书屋里一边读书看报,一边可以上网、欣赏自己喜欢的节目,这样,读者坐在农家书屋里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无聊,农家书屋的读者才会越来越多。

最后,类似目前的“两学一做”思想政治活动也可以放在农村书屋里学习,让农村书屋既是大家学习生产的地方,也是兴趣培养,更是精神思想汇聚的阵地。

(5)要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待遇

农家书屋管理员素养的提高是搞活图书屋的必要条件,在经济浪潮中感觉图书管理人员所花的管理时间既有社会价值也有经济价值。那么就要加大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以免闲置。

(6)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实行城乡图书馆之间一卡通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

(7)加快农村书屋的网络化建设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覆盖全村的数字化网上图书馆,通过免费局域网,让更多读者免费阅读、查询和参加文化活动。

3 结语

从农家书屋受冷这一现象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要更加注重公共管理,特别是对公共资源被闲置的情况应反思如何加以利用。正如,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样,之所以会放错,还是因为在公共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要想让闲置的农家书屋变废为宝,那么就要从不同方面增强其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蒙英.创建新农村图书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

[2] 袁泉.来自农村图书室的报告[J].图书馆,1983(04).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c)-005-02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农家书屋
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困境
体育社团在城乡结合的初中学校有效开展的探索
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
一体化环境下城乡结合商贸流通体系构建
县级图书馆促“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继续推进策略分析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城乡结合地区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