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2016-01-28贾振锋
贾振锋
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贾振锋
【摘要】目的 研究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对20例40侧成人尸头标本的外侧裂、岛叶、大脑基底节等进行相关解剖。结果 岛叶的供血动脉为大脑中动脉M2段,扇形展开,方向为从岛叶表面向后上,并将很多微小的穿支血管发出来对岛叶皮层进行供应;岛叶的中后短回在其中部水平切面上垂直向内和内囊膝部及壳核最为宽阔的部分相对应。结论 深入研究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解剖学
作者单位:056200邯郸,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Lateral Fissure of the Hematoma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JIA Zhenfeng, General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Jizhong energy Fengfeng Group Co., Handan 05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basal ganglia hematoma through lateral fissure-the insular cortex anatomy surgical approach. Methods 20 cases of 40 adult cadaver specimens side lateral fissure, insular cortex, basal ganglia and other brain related anatomy. Results For insular arte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2 segment, fan, backward direction from the island leaf surface, and a lot of small penetrating vessels issued to the supply of the insular cortex conducted, after a short return to the island leaves in which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vertical knee inwards and the internal capsule and putamen most broad section correspond. Conclusion Depth study by the lateral fissure basal ganglia hematoma-the insular cortex anatomy surgical approach for clinical surgery can basal ganglia hematoma provide scientifically valid basis.
[Key words]Basal ganglia hematoma, Through lateral fissure-insula surgical approach, Anatomy
岛盖覆盖着岛叶,造成岛叶具有较深的位置,很难有效暴露出来。一旦对主要供应血管或功能性脑组织造成了损伤,将会引发严重术后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死亡[1]。本研究对20例40侧成人尸头标本的外侧裂、岛叶、大脑基底节等进行相关解剖的相关资料分析,研究了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例40侧成人尸头,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首先用甲醛液将其固定,将红乳胶注射进去,注射时的入路为经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而将固定血管标记出来。
1.2 方法
在头架上固定尸头,将外侧裂完全暴露出来,途径为经扩大翼点(额颞)开颅。将外侧裂的表面分支、三角部等的下端确认下来。分别对蛛网膜及脑软膜、岛叶、岛叶的表面形态及其和岛盖的关系、外侧裂、大脑中动脉分支及上下干走形分布、岛叶各部分及基底节壳核的对应关系进行认真细致地分离、暴露、广泛打开、鉴定、认真细致地观察,这些操作在显微镜下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表格整理后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岛叶和基底节的关系:岛叶皮质表面的重要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丘脑、内囊、壳核、屏状核、最外囊等,内侧的壳核、屏状核几乎和整个岛叶的皮层平行。在岛叶中上部的水平切面上分布着前中短回,岛前后长回、中后短回、岛中央沟,后短回,岛前后岛长回、中央沟分别和内囊前支等,向内和壳核,内囊膝部,向内和内囊后支、丘脑相对应。在从岛叶的各个沟回向内垂直穿刺时,壳核均能够在岛叶的中部水平切面上被找到。各标志测量数据具体见表1。
表1 岛叶各个标志测量数据(±s)
表1 岛叶各个标志测量数据(±s)
解剖结构测量数据(mm)前短沟长度 12.34±3.13前环岛沟长度 23.25±0.45上环岛沟长度 50.60±2.48下环岛沟长度 44.25±1.06岛叶中央沟长度 32.56±0.58岛叶中央沟深度 0.80±0.35岛中央沟长度 24.65±2.37岛中央前沟长度 12.45±1.44岛中央后沟长度 19.27±1.86岛顶到下环岛沟中点距离 27.30±2.11岛顶到上环岛沟中点距离 26.42±2.95岛阈宽 20.15±4.15
3 讨论
3.1 岛叶的暴露
三角部的前水平支和前升支的外观为V型或Y型,极易辨认和打开。尖端到岛叶上环岛沟的距离在20 mm以内,向上牵拉尖端能够将10 mm宽的间隙额外获取过来,为将外侧裂进一步打开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2]。将岛叶的不同部位暴露出来的途径为将外侧裂的不同部位打开,将上环岛沟及邻近的前、中短回暴露出来的途径为将前升支的深部打开,将岛叶后上方及上、下环岛沟的交点暴露出来的途径为将外侧裂的后支末端打开。前水平支和环岛沟之间的关系并不固定,将上或前环岛沟暴露出来的途径为将前水平支打开。和额眶岛盖、额顶岛盖相比,颞部岛盖具有较小的卷曲程度,在暴露岛叶的过程中牵拉颞叶只能获取较小的手术空间,而牵拉额定岛盖所获取的手术空间才是手术采用的主要空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颅窝内是颞极分布的主要位置,加上颞横回成水平位,因此充分松解外侧裂的蛛网膜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岛叶和壳核的关系
壳核在从岛叶的各个沟回向内垂直穿刺时均能够在岛叶的中部水平切面上被找到,在额颞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对壳核出血进行清除的过程中,将穿刺位置设定在岛叶中部水平位置上,将穿刺方向设定为从前后短回及岛中央沟特别是岛后短回上具有最高的安全性,这样能够将内囊前后支受到损伤的几率降低到最低限度[3]。本研究结果表明,外侧裂表面的3个分支密切联系着岛盖,将有力条件提供给了岛叶的暴露;岛叶外形呈三角锥形,表面组成成分为4~7个岛回,周围和额顶颞叶分隔的分界线为环岛沟;岛叶的供血动脉为大脑中动脉M2段,扇形展开,方向为从岛叶表面向后上,并将很多微小的穿支血管发出来对岛叶皮层进行供应;岛叶的中后短回在其中部水平切面上垂直向内和内囊膝部及壳核最为宽阔的部分相对应,充分证实了这一点[4]。
总之,深入研究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涛,车海江,王晓明,等. 基底节区出血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3):270-272.
[2]刘策刚,陶进,许安定,等.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0):1029-1031.
[3]饶芝国,刘宗明,闫昕,等. 超早期经外侧裂-脑岛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45-2647.
[4]周晓成. 观察单管法与双管法血肿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12-13.
·论著·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7.157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7-0211-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