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6-01-28程艳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高龄用药

程艳艳

(长春市朝阳区湖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程艳艳

(长春市朝阳区湖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68例,通过对其实行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指导、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法的护理,并判断护理效果。结果本组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68例通过实行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指导、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有效6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1%。结论通过加强对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仅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并发症,而且患者感染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

高龄;慢性呼吸衰竭;临床护理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等引起的肺通气和肺换气障碍的一类呼吸系统综合征。往往由于肺部缺氧或CO2潴留导致机体各系统病变,呼吸衰竭分为慢性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是在各种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发病较慢,早期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随病情进展进入Ⅱ型呼吸衰竭期,患者通过代偿和治疗可使病情稳定,一旦呼吸系统等感染就会诱发呼吸衰竭,表现为PaO2明显下降,PaCO2显著升高。对于高龄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诱发感染和各种并发症,所以对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总结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特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行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指导、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68例,其中男患者36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女患者32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的患者35例,Ⅱ型呼吸衰竭期的患者33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对于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由于年龄的原因加之患者呼吸不畅往往产生强烈的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而且呼吸衰竭往往病程较长、易感染,并发症较重,所以患者心理上会悲观,情绪低落。所以应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多与患者交流,聊天,及时给予安慰,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不仅减轻家属的疑惑,而且缓解患者的紧张,在临床护理用药过程中,应及时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耐药史等,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用药的治疗作用,用药的方法,用药后注意事项及用药后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解救方法,降低患者的恐惧,护理过程中应多询问患者情况,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他们对治疗充满希望。

1.2.2 呼吸道护理: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经常由于呼吸道不通畅、痰阻等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面色发绀,大汗淋漓,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先判断是不是淤痰阻塞了呼吸道,如果阻塞了呼吸道应立即排痰,患者由于年龄较高,支气管分泌物往往会阻塞痰的排出,患者营养不良,咳嗽的力度不大,痰不易排出,应是患者立起,叩击患者的背部,辅助患者排痰。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于患者排痰,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

1.2.3 用氧护理:临床上岁高龄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吸氧。在进行氧疗之前,应告知患者氧疗的目的及操作方法,大部分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均采用鼻塞法给氧,这种方法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小,往往采用低浓度、低流量给氧,并随时观察患者反映,避免出现缺氧纠正过快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吸氧浓度逐渐增加,随时观察患者PaO2和PaCO2的情况,预防控制CO2麻醉。并且持续给氧1周,使患者缺氧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呼吸平稳。在给氧期间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更换给氧浓度或给氧流量,并注意患者吸氧管的畅通和清洁,做好用氧护理。

1.2.4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呼吸不畅,容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导致机体体液失衡,所以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可通过静滴少量碳酸氢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当补充氯和钾等缓解患者代谢性碱中毒。对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往往会产生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应注意保护胃黏膜,同时给予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并随时观察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情况,注意保护胃黏膜。

1.2.5 感染控制与预防:为了预防慢性呼吸衰竭引起的感染,往往会指导患者服用一些抗菌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不可滥用。患者卧床时间过长会产生皮肤破损,严重的会溃烂。因此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的受压、碰撞。应该给患者穿宽大、棉质柔软的衣服,并做到及时更换患者的床单、被褥及时清洗。患者应随时小心翻身,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动作一定轻柔。并注意预防和控制尿道等感染,可使用0.5%碘伏对尿道口进行消毒,2次/天。同时加强病房管理,避免多人探视,预防控制交叉感染。随时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1.2.6 健康教育指导:对于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具体如下:①及时告知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并指导学会缓解不良反应的措施,严格按照遗嘱用药,必要时找医师解决。②患者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纤维,易消化,不刺激的原则,禁辛辣刺激饮食。鼓励患者多喝水,保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的排除。③应保持适当的体位来保证呼吸的通畅,注意患者夜间睡觉的反应,避免患者因体位原因导致呼吸不畅,影响休息。④指导并协助家属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并耐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勤擦洗、勤换衣,餐前便后勤洗手,早晚清洁口腔,防止口腔黏膜感染。⑤加强对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出院指导,注意定时服药,定期检查、复诊,坚持适当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结 果

本组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68例通过实行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指导、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有效6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1%。

3 小 结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支气管-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功能紊乱、发绀、头痛、兴奋、抑制、嗜睡、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昏迷、心悸、肝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1-3]。以老年发病率较高,该病病程较长,容易复发,病死率较高[4-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心理障碍,及时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作用极大;患者由于痰阻、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等往往会产生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合理给予患者氧疗对患者来说能减轻症状,在氧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氧气输注的浓度和流速,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体液平衡和消化道出血反应,随时补充体液,检查血象,观察患者饮食等,合理使用药物,控制和预防慢性呼吸衰竭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和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个人卫生。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包括用药安全、不良反应用药、饮食与运动、卫生护理,并做到定期检查,做好护理工作。孙艳玲[1]通过对73例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合理用氧、排痰护理、药物护理、预防感染护理、舒适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结果显示有效13例,治愈5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41%。

本文通过对高龄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指导、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法的护理,结果显示有效6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1%。本文通过总结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多数患者康复,呼吸平稳,呼吸道湿度增加,有效改善了患者肺通气与换气的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说明通过加强高龄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痛苦。

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不仅有效控制了疾病并发症,而且提高了患者预防和控制疾病发作的能力,减少了患者疾病发病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效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1] 孙艳玲.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32):319-320.

[2] 郝亚平. 6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51-753.

[3] 杨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6(27):244.

[4] 李郁香.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29):267-268.

[5] 李学平.慢性呼吸衰竭69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 (18):2316-2317.

R473.5

B

1671-8194(2016)33-0204-02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高龄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