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舒血宁发作注射液

杨 颖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500)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杨 颖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500)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间30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告表,从给药的剂量、次数、ADR发作时间、严重情况以及累及器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超过40岁的患者为28例,占总数的93.3%,而皮肤以及其附件损害率26.7%,精神及神经系统者23.3%;严重ADR者5例。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到机体的多个器官,应按照该药的说明书合理使用,并加强监测,降低不良反应概率。

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内酯以及黄酮苷等成分,具有缓解微循环以及使血管扩张、减少血液黏稠度等功效。目前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和脑血管痉挛等的常用药物[1]。由于注射液的成分较为复杂以及患者的差异性,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次主要分析临床中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现将全部的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我院出现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用药量、性别、年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用药类型、用药时间、原因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该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2 结 果

2.1 年龄与性别:在30例不良反应资料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有12例,女性患者显著少于女性;其中岁数最小者为18岁,岁数最大者为90岁,而超过40岁的患者为28例,占总数的93.3%。

2.2 过敏史资料:30例ADR,患有过敏症有16例,未有过敏史者10例,过敏记录不清者4例。

2.3 使用剂量: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合理剂量为每日20 mL。其中10例患者剂量为10毫升/次,2次/天;8例患者剂量为15毫升/次,1次/天;8例患者剂量为20毫升/次,1次/天;4例患者剂量为25毫升/次,1次/天。30例ADR中,未有溶酶种类者记录3例,而记录者有27例,其中给予5%的葡萄糖注射液有20例,实施生理盐水注射液者有7例。

2.4 ADR临床特点

2.4.1 ADR发作时间:经统计,ADR发作时间在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均有可能发生。发作最快者在用药几分钟后,发作最慢在用药2周后。于0.5 h内发作者有17例,占总人数的56.7%;于2 h内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0例,占有33.3%;而发作时间不确定者3例,占总数的10.0%。

2.4.2 ADR累及器官以及临床表现:依据《WHO药品不良反应语集》[2]中的主要临床症状、累及器官、发作次数以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皮肤以及其附件损害者8例(26.7%),精神及神经系统者7例(23.3%),心脑血管系统5例(16.7%),消化系统者4例(13.3%),局部反应2例(6.7%),呼吸系统者2例(6.7%),肝脏生化指标异常1例(3.3%),其他1例(3.3%)。

· 临床护理 ·

2.5 ADR的严重现象:12例患者均有明显不良反应,经停药后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后均恢复;5例严重ADR患者中,有2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全部恢复。

2.6 联合用药分析:本次有13例患者均实施联合用药,占总数的43.3%。其中主要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为主,共11例,占有84.6%;而5联、6联等情况出现较少。根据临床研究证实,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的不良反应率为3%~4%,而联用6~10种药物,这一风险可达到10%,因此在临床上应减少多种药物使用的情况。

3 讨 论

性别以及年龄方面本次研究女性患者较男性较少,而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93.3%,其中大部分患者均显示为中老年人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并给予对症治疗,将ADR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给药方案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3]说明书提供的药物剂量,均在合理的范围内,与ADR发生无显著关系,但经本次分析6例患者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擅自加快滴速。因此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剂量,建议滴速小于40滴/分,若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溶媒选择临床舒血宁注射液中的说明书要求使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而本次调查发现有7例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由于该药的注射药液成分较为复杂,若增加其他溶媒种类可造成不良反应率增加。

发作时间由于ADR发作时间段均不同,因此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在以后给药治疗的几天中也不能有所松懈,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ADR主要累及到皮肤以及附件损害,占总数的26.7%,主要临床表现为潮红、皮疹、斑丘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以及全身红点等反应,主要原因是该药成分复杂,可能存在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后,可与机体产生抗体,引起不良反应。其次是多神经系统损害,这与该药中具有的酚酸类成分有关,该成分具有细胞毒性,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严重ADR表现本次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联合用药的比例占总数的43.3%,经临床资料表明,联合使用可提高不良反应率,使不良反应风险增大。

通过以上分析,舒血宁注射液在溶媒、剂量以及滴速中存在不按照说明书使用的情况,且临床对于过敏者未加强重视,针对这些情况诊治医师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配液,及时监控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1] 周春杰.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J].新中医, 2015,12(3):141-143.

[2] 胡长明,王秀萍.22例舒血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1(4):143-145.

[3] 毛柳英,曹俊岭,鲁劲松,等.1265例舒血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9(3):352-355.

R28

B

1671-8194(2016)33-0184-02

猜你喜欢

舒血宁发作注射液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的保护作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