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8于晓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体征支气管炎支气管

于晓利

(长春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于晓利

(长春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2)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分别进行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30 d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本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8例经过治疗,实验组显效37例(46.84%),有效40例(50.63%),无效2例(2.53%),总有效率97.47%。对照组显效31例(39.24%),有效35例(44.30%),无效13例(16.46%),总有效率83.54%。两组数据比较,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控制并发症,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胸痛、胸闷。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严重、黏液分泌增多。其临床特点是病程迁延,连续2年以上,病情反复,持续3个月以上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2]。该病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早期症状轻微,晚期炎症加重,慢性支气管炎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本文就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特殊的临床特点,通过采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的患者1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实验组男患者42例,女患者37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52岁。对照组男患者39例,女患者40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为51.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主要症状诊断: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偶尔伴有喘息,并经常或多次听到哮鸣音,发病周期长,病程迁延。慢性支气管炎西医临床分为三期:急性加重期,即近1周内咳嗽加重,呼吸道炎症感染,痰量增多,出现黏液脓痰,病情加重;慢性迁延期,即喘息、咳嗽、咳痰的症状迁延长达1个月以上;缓解期,即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基本消失并保持2个月以上。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根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症即患者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虚症即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迁延,为久病,久病必虚,故中医角度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

1.2.2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根据入院时患者的症状、主要患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为患者合理制定食谱,以便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供给。及时给予吸氧和抗炎治疗,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控制环境促发因素,控制并避免接触各种环境变应原、职业致敏物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并给予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药物。

对照组实行西医治疗。使用抗炎平喘的西药联合抗感染药物,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组方:陈皮6 g,瓜蒌、沙参各10 g,知母、甘草、杏仁、半夏、川贝母各 8 g,黄芪、党参、五味子各15 g,对于健脾燥湿、化痰止咳辨证加减白术10 g,厚朴6 g,薏苡仁6 g;清热肃肺辨证加减栀子9 g,桔梗3 g,芦根30 g,茯苓15 g;清肺平肝降火辨证加减地骨皮10 g;滋阴清肺辩证加减生地黄10 g,百合10 g,扁豆12 g,天花粉12 g。将中药煎至 500 mL服用,3 次/天,疗程为 1 个月。

1.2.3 疗效判断标准[3]:根据前期工作临床判断将疗效标准分为有效、显效、无效。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或消失,患者胸部X线片显示支气管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患者胸部X线片显示支气管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或加重,患者胸部X线片显示支气管症状无好转或显示分泌物增加。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患者数×100%。

2 结 果

实验组:显效37例(46.84%),有效40例(50.63%),无效2例(2.53%),总有效率97.47%。 对照组:显效31例(39.24%),有效35例(44.30%),无效13例(16.46%),总有效率83.54%。两组数据比较,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过敏因素及其他刺激性因素(如寒冷)。由于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支气管疾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慢性支气管炎诱发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疾病。临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西医治疗,采用抗炎平喘及抗感染治疗,但是往往会产生耐受性、过敏性疾病等不良反应。从中医角度,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痰浊阻肺,治疗以化痰清热为主。本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方进行分析可知,半夏具有化痰祛湿的药效,茯苓则可“降气化痰”,二者为药方中的主药;陈皮具有健脾行气的功效,在湿痰咳嗽方面效用显著,而甘草则可缓解平滑肌痉挛,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多种中药的混合使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情复发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免疫力增加,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1] 彭淑芳.中医辨证治疗8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3):73.

[2] 邸维辉.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98.

[3] 武国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4):2.

R256.1

B

1671-8194(2016)33-0167-01

猜你喜欢

体征支气管炎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