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收缩压原发性

肖 丹

(辽阳市妇幼保健所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肖 丹

(辽阳市妇幼保健所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脂指标检测,其中HDL水平低于正常值者作为观察组(70例),HDL水平正常者作为对照组(80例)。本次研究时间3年,比较两组患者3年前、后的HDL浓度、血压水平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HDL指标变化:3年后,观察组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3年前HDL水平较3年后,均出现了显著下降,差异P<0.05。血压水平: 3年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3年前较3年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升高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本次研究期间各心脑血管事件,观察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低HDL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原发性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慢性疾病,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HDL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预后存在密切联系[1]。因此,本次研究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低血浆HDL水平的预后影响进行了长期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脂指标检测,其中HDL水平低于正常值者作为观察组(70例),HDL水平正常者作为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甲亢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等,研究期间150例患者均未使用过调血脂药物。观察组,男4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35±9.36)岁,平均病程(5.25±3.57)年。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9.24±10.03)岁,平均病程(5.28±5.25)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随访3年,观察HDL浓度、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对比三年前、后上述指标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DL指标变化情况:3年前,观察组HDL水平为(1.46±0.46)mmol/L,对照组(1.11±0.37)m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3年后,对照组HDL水平为(1.21± 0.41)mmol/L,观察组(0.85±0.27)m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3年前HDL水平较3年后,均出现了显著下降,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血压水平变化:3年前,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为(145.36±5.43)/(96.31±8.36)mm Hg,对照组(146.36±7.27)/(94.25±)mm Hg,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

3年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为(170.74±12.25)/(112.34± 12.36)mm Hg,对照组(156.34±11.34)/(102.36±)mm Hg,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3年前较3年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升高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统计:本次研究期间:观察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30例(42.86%),心律失常12例(17.14%),心绞痛15例(21.43%),脑卒中18例(25.71%);对照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10例(12.50%),心律失常8例(6.67%),心绞痛10例(12.50%),脑卒中12例(15.00%)。

上述各心脑血管事件,观察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体循环动脉压增高状态,可引起体内各器官功能异常,患者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HDL是预防胆固醇沉积(动脉壁)的重要物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低血浆HDL水平,可大大增加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本次研究也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也显示低血浆HDL水平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升高,提示低血浆HDL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2]。

本次研究还发现,低HDL水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无干涉条件下,HDL水平会继续降低,而正常HDL者也会出现HDL水平降低。分析上述主要原因为低HDL水平,可加重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促进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并引起患者血压升高,提示应控制患者HDL与血压水平[3]。

综上所述,低HDL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并积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1] 珠勒皮亚·司马义,陈玉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3,10(8):869-871.

[2] 周晓璐,夏世勤,王茂林,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4):497-499.

[3] 刘志远,李玉东.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3):782-783.

R544.1

B

1671-8194(2016)33-0134-01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收缩压原发性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