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8姚尚儒王宏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胆结石排气胆囊

姚尚儒 王宏志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姚尚儒 王宏志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胆结石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41例的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42例的对照组(上腹腹直肌外缘小切口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均较为顺利,两组手术在帮助患者清除胆囊结石上都取得了100.0%的成功。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肛门排气与住院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1%,而对照的并发症现象有16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比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饮食上的不规律,胆囊结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及低龄化趋势,胆结石一旦发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1]。目前在治疗胆结石上已经形成了多种方法并存的局面。对于患者体内的小型胆结石及初发胆结石,一般采用的是内科保守、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法,而对于一些较大的结石或者是结石数量较多,且症状明显、反复发作的患者则传统的保守治疗难以取得有效的效果,这时一般会选择采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2]。而在外科手术治疗中选择风险较小并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就成为临床医学领域探究的热点。本文旨在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胆结石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的年龄居中在51.5岁,其中最小患者年龄为24岁,最大患者为76岁。患者的确诊依据标准是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胆结石病诊断标准。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在事前均告知其本次活动的相关内容,并取得患者的同意以后再进行实施;患者的病程时间在3个月~24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41例的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42例的对照组(右上腹腹直肌外缘小切口手术)。两组资料数据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患者入选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的胆结石在经过保守治疗后均无明显的效果,在研究中对于患有心肺疾病或者是肾脏疾病以及妊娠期的妇女排除在外,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排除在外。

1.2 方法: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都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予以经右上腹腹直肌外缘小切口进腹,切口长约5~6 cm;顺性或逆性行胆囊切除。观察组则全部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具体的流程是[3]:选择四孔法,首先在患者脐下缘做一长约1 cm弧形切口,插入气腹针,充气至满足手术需要,拔出气腹针,植入腹腔镜,腹腔镜监视下,做另外三处切口并植入操作器械,仔细探查腹腔后,解剖分离胆囊三角,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并切断,电凝钩电凝分离胆囊,切除胆囊由上腹部腹壁切口取出。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禁食、抗感染、输液及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清除胆囊结石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而两组患者清除胆囊结石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以“%”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均较为顺利,两组手术在帮助患者清除胆囊结石上取得了100.0%的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是(31.3±11.5)min,出血量是(58.6±17.7)mL,住院时间是(3.2±1.5)d,肛门排气时间为(18.6±5.4)h。而对照组则依次为(88.3±13.5)min、(147.8±20.6)mL、(7.2±1.5)d、(40.4±3.2)h。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肛门排气与住院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07%,而对照组的并发症现象有16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1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胆结石作为临床外科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对于那些结石较大、多发的患者,极易出现胆管阻塞,从而大大加剧了对胆管系统的刺激,若不接受正规有效治疗,则会导致胆系感染、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有时甚至会诱发胆囊的癌症病变[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均较为顺利,两组手术在清除胆囊结石上都取得了100%的成功。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肛门排气与住院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以下优势,如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费用相对较低等。

胆囊切除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疗效确切,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其与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具有风险低、安全性高;二是手术过程所需时间较短;三是患者在临床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患者术后痛苦少,且恢复快。该研究中,对观察组的并发症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07%,而对照的并发症现象有16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8.10%。对于胆结石患者,传统手术的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已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术中的创口较小,且手术时间较短。因此,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为降低。

总之,与以往采用的手术方法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节约住院时间,可供临床推广和应用。

[1] 王福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3,19(3):3-4.

[2] 邹云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10-111.

[3] 姚康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4951-4953.

[4] 商明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5,29(35):70-71.

R657.4+2

B

1671-8194(2016)33-0059-02

猜你喜欢

胆结石排气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5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