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胶质瘤复发率

王 禹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

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 禹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侧裂区脑胶质瘤采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复发,其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的手术方案。

侧裂区脑胶质瘤;临床效果;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

侧裂区脑胶质瘤主要是指在外侧裂区生长的脑胶质瘤,其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大脑或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基底节、岛叶、颞叶、丘脑等也会受到牵连。将肿瘤尽量切除,尽可能保存神经功能,控制术后复发是脑胶质瘤手术的基本原则[1]。但是,由于大脑侧裂区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术后很容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治疗难度也随之加大[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39例,患者年龄13~64岁,平均年龄(48.5±7.3)岁;病程4周~7个月,平均病程(3.8±1.5)个月;肿瘤直径2.6~8.4 cm,平均直径(5.3±1.4)cm。其中28例左侧肿瘤,36例右侧肿瘤;病理分级:1~2级48例,3~4级1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利用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组间差异非常均衡(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即按照以往开颅常规切除肿瘤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规范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具体手术操作方法:依据MRI影像检查结果,全麻状态下对患者进行开颅操作,待硬脑膜打开之后予以显微镜下手术,通过翼点入路的方式,使脑脊液充分释放出来,保证鞍上池和侧裂充分开放,手术期间需要对侧裂血管实施有效保护。对肿瘤外围水肿或者胶质增生进行准确辨认,由此进入,并对是否完全切除胶质瘤进行判断,手术过程中选择多点切除的方法对肿瘤边缘组织进行切除,尽快进行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肿瘤切除的具体范围,按照既定原则(一看、二摸、三穿刺、四快速活检)实施有关操作,结束手术之后需要对瘤腔进行清洗,防止出现血管痉挛等情况。对硬膜进行缝合之前需要相应的将患者血压升高,确定是否彻底止血。术后予以扩血管、脱水、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肿瘤病灶在手术之后完全消失为显效标准;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为有效标准;肿瘤在手术之后缩小范围在25%以上,50%以下为无效标准[3]。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处理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使用(%)进行描述,应用χ2检验两组之间的比较,若P<0.05,则代表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22/32),其中显效13例,百分比为40.6%,有效9例,百分比为28.1%,无效10例,百分比为31.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其中显效22例,百分比为68.8%,有效8例,百分比为25.0%,无效2例,百分比为6.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和复发情况:对照组32例患者中共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34.3%,偏瘫无法自理者共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2%;观察组32例患者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5.6%,偏瘫无法自理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脑胶质瘤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颅内肿瘤,通过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肿瘤压迫症状,为后期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后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奠定基础。基于此,手术治疗依然是临床治疗脑胶质瘤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案。相比较而言,侧裂区脑胶质瘤因为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且存在很多分支,分布区域比较广泛,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以及躯体运动中枢等人体重要神经中枢均分布在此,再加上侧裂区胶质瘤生长速度比较快,大多数都呈现恶性浸润性生长趋势,手术切除治疗难度增加,所以在实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做好神经分支保护,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4]。

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作为微侵袭性的一种操作术式,其可显著降低对周围脑组织损伤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将其应用于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之中,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证实[5],与非显微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显微手术患者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这充分证明对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可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另有研究发现[6],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均比常规开颅切除术的优势明显。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能将肿瘤最大限度的切除,并对术中出血率予以控制,防止和避免损伤血管和正常脑组织,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有效降低病死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此外,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不会产生较大的创面,具有较高的全切除率,且不易出现并发症,复发率较低[7]。

由本组实验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68.7%,其并发症发生率6.3%和复发率15.6%显著低于对照组31.2%、34.3%,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侧裂区脑胶质瘤采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复发,其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的手术方案。

[1] 王宏利,谢万福,鲍刚,等.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9):5671-5673.

[2] 伍碧武,张义,汪洋,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及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2):1201-1205.

[3] 陈建华,赵庆府,吴新建,等.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 66-67.

[4] 杨绍臣.显微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30(12):87-88.

[5] 李海涛,王文,肖淳,等.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39(3):162-165.

[6] 陶胜忠,牛光明,尹先印,等.外侧裂区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9-10.

[7] 陈玉军,郭知伟,姜建强,等.显微手术治疗87例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105-106.

R739.41

B

1671-8194(2016)33-0045-02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胶质瘤复发率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