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64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分析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肺叶术式胸腔镜

赵 威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手术治疗64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分析

赵 威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对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等展开临床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在采取动态螺旋CT扫描方式诊断患者病情后,对其展开针对性手术治疗。结果在本组64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死亡,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其中,属于良性病变的患者有22例,占34.4%;属于恶性病变的患者则有42例,占65.6%。结论在对SPN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展开CT扫描检查。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患者,应及时采取肺楔型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对于术前难以诊断的患者,则应及时展开肺组织病历检查进行确诊,从而采取科学可行的术式。

孤立性肺结节;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为肺癌的早期类型,孤立性肺结节(SPN)指的是肺部里面单发直径不超过3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致密影,未发生空洞钙化的情况,且不伴淋巴结肿大、肺炎、肺不张等其他病变。对于这一疾病,临床尚未探寻出其特异性,再加上具有比较多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因而难以准确诊断出疾病的良恶性,进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1]。基于此,为有效促进肺部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降低,在早期诊断出SPN,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以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SPN患者为例,对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等展开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23例;年龄段为38~81岁,平均62.5岁。其中,3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症状,15例痰中带血,7例有恶性肿瘤病史,另有11例通过胸部CT或X线片检查而发现。此外,经影像学检查,患者肺结节大小情况如下:肺结节直径<1 cm的有15例,直径在1~2 cm的有37例,直接在2~3 cm的有12例。

1.2 手术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全身气管插管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展开相应的手术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通常利用胸腔镜在其胸部开一个小切口,并展开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治疗前无法确诊的患者,同样利用胸腔镜在其胸部开一个小切口,并给予肺楔形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确保彻底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组织,并对病灶展开病理检查;对于难以获取标本,且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的患者,则可切除肺段进行病理检验,并就增大清除淋巴结与否展开探讨;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的患者,则展开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术;针对发生良性病变的患者,可在缝合后结束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存在活跃的增生情况,或是无法确诊时,我们应适当增大增加病变的清扫范围。

2 结 果

在本组64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死亡,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其中,经过手术后的病理检查得知,属于良性病变的患者有22例,占34.4%(包括10例肺错构瘤,5例肺结核球,4例纤维化结节,2例肺支气管囊肿以及1例肺炎性假瘤);属于恶性病变的患者则有42例,占65.6%(其中包括18例腺癌以及24例鳞癌)。此外,手术结束后,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经过呼吸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3 结 论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孤立性肺结节(SPN)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其CT征象特征性也逐渐被医学研究人员探寻出来[2]。从CT显示情况展开分析,我们发现良性SPN的界限非常清晰,且具有光滑的边缘,密度均匀且少数会呈现出钙化的现象。经大量研究证实,良、恶性SPN的一项区分重要标志便是是否存在钙化情况。其中,恶性SPN会呈现出分叶的形状,除了边缘有毛刺以外,结节中还会存在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症等。具体分析,空泡征指的是瘤体中有低密度的点状影,是瘤灶中还没有遭受肿瘤侵袭的肺支架结构。而空气支气管征则是瘤体中的低密度分支状影,是瘤组织已经侵袭肺泡表面与细支气管而形成的,但没有填充对管腔。当展开增强CT扫描时,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恶性病变的SPN患者还会存在胸膜凹陷这一症状[3]。临床在治疗SPN患者时,应尽可能早地采取相应的手术操作。通常采用的术式有开胸机胸腔镜这两种,但肺叶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则为主要的术式。经临床动态螺旋CT扫描被确诊为恶性的患者,以及难以确诊的部分患者,都还需要通对术中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从而进一步确定应当采取的术式。在手术过程中,要展开仔细的探查,全面了解结节深浅以及具体位置,以及胸膜皱缩是否存在等情况,在切除楔形后,则需立即展开病理检查,当结果为恶性病变时,对患者展开肺叶切除术,那些高龄或因为肺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则可对其展开肺楔形切除术。当检查结果为良性时,对患者展开缝合结束手术即可。此外,胸腔镜手术因其创小、恢复快,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诊治中能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加速患者的康复,对于心肺功能不全,开胸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较为适用。

综上所述,在对SPN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展开CT扫描检查。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患者,应及时采取肺楔型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对于术前难以诊断的患者,则应及时展开肺组织病历检查进行确诊,从而采取科学可行的术式。

[1] 赵亚春,闰崇善,刘富才,等.典型孤立性肺结节100例病理临床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3):197-199.

[2] 刘朝永.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58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49(10):71-72.

[3] 卢强.孤立性肺结节4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92.

R734.2

B

1671-8194(2016)33-0032-01

猜你喜欢

肺叶术式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