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2016-01-28王丽丽李培姬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宁夏固原756000
王丽丽 李培姬(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宁夏 固原 756000)
26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王丽丽 李培姬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目的 分析263于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的麻醉用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6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和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基础上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异丙酚的应用量以及患者在术后清醒时间和自行下床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镇痛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临床分析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能够有效终止计划外妊娠且无严重疼痛的手术,为提高患者手术麻醉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麻醉,并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6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3例,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6.8±5.6)岁;孕次0~4次,平均孕次(1.6 ±0.9)次;对照组130例,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6.9±5.7)岁;孕次0~4次,平均孕次(1.5±0.8)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1.5 mg/kg异丙酚以及0.4 mg/kg氯胺酮。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 h阴道给药米索前列醇200 μg,随后于术前给予1.5 mg/kg异丙酚以及0.2 mg/kg氯胺酮。所有患者均于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负压吸引宫腔术。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麻醉前后镇痛效果,并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异丙酚的应用量;记录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自行下床时间。
1.4 麻醉前后镇痛效果的评价:患者术中安静入睡,无任何不适反应,术后无腹痛则为优;患者术中有轻微不适,或术后有轻微腹痛,则为良;患者术中疼痛感明显,术后有严重腹痛,则为差[1]。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良率为98.49%(131/133);对照组患者镇痛效果优良率为80.80% (105/130);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1.03 ±0.36)min,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1.23±0.39)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71±0.86)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9±1.01)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的应用量为(90.23±9.95)mg,对照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的应用量为(128.4± 11.32)mg,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6.21 ±1.23)min,对照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8.65±1.73)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自行下床时间为(6.36±1.18)min,对照组患者自行下床时间为(8.84±1.92)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侧重于消除患者的生理性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手术方法,该种手术一般时间较短,但手术操作需行扩宫术,会引起患者强烈的不适,因此选择有效合适的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对改善患者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麻醉类药物,其起效较快,麻醉诱导效果较为平稳,且不会在患者体内造成蓄积现象,患者复苏较快,毒性反应较小,但其存在镇痛效果较弱,单独应用时剂量较大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氯胺酮与异丙酚联用能够消除异丙酚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时,异丙酚能够消除氯胺酮的梦幻等不良反应,并促进其代谢排泄,使药物应用更加安全。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终止早期妊娠的药物,它能够促进妊娠子宫的收缩,与氯胺酮和异丙酚联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对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具有显著疗效[2-3]。本研究对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不同方案的麻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米索前列醇、氯胺酮和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患者与使用氯胺酮和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患者相比,其在镇痛效果方面改善效果明显,且其在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异丙酚的应用量以及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自行下床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表明了米索前列醇、氯胺酮和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麻醉中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改善的显著疗效。因此我们认为,米索前列醇、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镇痛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玉塘.26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143-144.
[2] 周洁云.29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3):18-19.
[3] 马晓宏,张辉,王春晓,等.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5.
中图分类号:R614;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