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2016-01-28宁忠山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巴里坤胎衣母牛

宁忠山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大河分站,839205)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宁忠山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大河分站,839205)

前言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 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发情推迟,配种次数增加,产奶量下降,严重的造成不孕,极个别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本病在健康牛群中的发病率为3%~12%,平均为6%,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病例介绍

品种:黑白花奶牛年龄:7岁胎次:4胎

2010年4月在巴里坤县大河镇接诊一头黑白花奶牛,该牛48个小时之前产犊,胎衣未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产后第二天部分胎膜垂于阴门之外粘有大量的污物,呈绳索状,病畜弓背努责,阴门并排出污秽的腥臭液体。

2 临床检查

体温:40℃心跳:70次/分钟呼吸:24次/分钟,精神沉郁,反刍减弱,弓背站立,努责,有些咳嗽,阴门之外有小部分胎衣。

3 诊断

通过向畜主问诊了解以及临床症状,可以做出诊断。

4 治疗

4.1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促进子宫收缩,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防止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为主,应采用全身疗法和局部疗法相结合的方式。

4.2 治疗方法

加速胎衣排出,用于促使胎盘成熟,胎儿胎盘与子宫粘膜的分离,促进子宫收缩和防止胎衣腐败,子宫感染。常用药物如下:

0.1%高锰酸钾冲洗外阴部。

缩宫素(催产素)5单位×10支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

10%浓盐水500 mL,土霉素粉10 g混合子宫灌入,2天1次,连用3次。

青霉素160万×10支,0.9%氯化钠500 mL,10%葡萄糖1 000 mL,10%葡萄糖酸钙600 mL,10%安那咖20 mL,地塞米松25 mL,一次静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二天。

4.3 治疗效果

经上述的治疗,第二天开始精神好转,体温下降,努责减轻。通过2~3天的局部和全身治疗结合,第三天下午胎衣全部下来,第五天基本治愈。

5 预防

根据当地的季节性气温变化的特点,必须合理安排好奶牛的饲养规程[1]。改变栓系饲养方式,搞好圈舍的卫生工作,增加奶牛运动场面积,加强奶牛的运动,每天奶牛运动时间不少于5 h,特别是要保证年老和高胎次奶牛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增强体质,提高产后动用骨钙的能力[2],这样既有利于母牛的健康,又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另外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在运动场适当种植阔叶树木,或搭建凉棚或遮阳网,以供夏季遮阴降温。日粮配比要科学合理,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E及微量元素硒,尤其是在产前两个月注意添加。 遇到难产,在胎位正常情况下要注射氯前列腺素,助产时必须剪指甲洗手消毒,或戴手套,按助产要领助产,不可生拉硬拽。分娩破水时,可接取羊水500 mL于分娩后立即灌服,可促进子宫收缩。用露蜂房2~4个撕碎,加水15 kg左右,煎取汁液,奶牛预产前10天开始饮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1.5 kg,加红糖二两,饮至奶牛产后10天。既可预防胎衣不下,还可预防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

6 讨论

6.1 病因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与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的地理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环境因素方面,巴里坤县地处新疆东天山以北,冬季寒冷,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夏季炎热,最高温度达零上40摄氏度。大部分养殖户没有标准化棚圈,圈舍条件较差。饲养管理方面,巴里坤县养牛主要以麦草和少量的天然青干草为饲草,因此饲料单一,导致缺乏蛋白质,钙,磷,硒,碘,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使得奶牛营养不良以致消瘦,常引起胎衣不下。

6.2 发病机理

一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弛缓。奶牛妊娠后期运动不足,饲草料单一,品质差,或精料过多,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牛过肥或体质虚弱,胎水过多,胎儿过大,双胎,难产,早产等引起的子宫弛缓;二是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粘连。由于妊娠期子宫感染或子宫炎症复发等引起子宫粘膜与胎膜炎症,彼此粘连。高温季节,孕牛热应激,使孕期缩短,可增加发病率。

6.3 症状

胎衣不下一般可分为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胎衣不下母牛一般无全身症状,偶有举尾、弓腰等不适姿势。悬垂于阴门外的胎衣经2~3天,腐败、分解,气味恶臭,子宫内胎衣也腐败、分解,阴门排出红褐色恶臭的粘液,混有腐败的胎衣碎片。少数胎衣不下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停留于子宫内未能排出,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自体中毒。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产奶量下降。

6.4 治疗过程

用0.1%高锰酸钾冲洗外阴部进行消毒处理,肌肉注射缩宫素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胎衣的排出。10%浓盐水可形成高渗环境,吸收子宫黏膜里的渗出物,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本次治疗过程中配合两种药物灌注子宫得到较好的疗效。分娩时母体营养状况差,抵抗力减弱,抗病力降低,所以为了增强母体的抵抗力,采用了消炎,补糖,补钙,补液,强心,配合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得到较好的效果。为了促进食欲,也可以应用增强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力的瘤胃兴奋药[3]。必要时也可采取胎衣手术剥离法,一般情况下本人不主张手术疗法。

7 结论

本病治疗采用了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错,病牛基本治愈出院。

防止胎衣不下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本病早期得到诊治与愈后有密切关系。早期得到诊治,预后一般良好。本病的治疗早期可使用子宫收缩药,中,后期则需子宫灌注10%浓盐水,土霉素粉等药物,若时间过长,出现体温升高,应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如出现其他不良症状,则需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运动和光照,在日粮配方中注意钙,磷,硒,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补充,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1] 许国军,孔伟等.西门塔母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2):92-93.

[2] 石传抹.胎衣不下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奶牛2003,21(4):44-45.

[3] 苏波,周学军等.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效果[J].中国奶牛,2006,24(5):29-32.

2015-12-30

2016-00-00

宁忠山(1979-),男,大学本科,现在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大河分站工作,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S858.23

C

1001-9111(2016)03-0093-02

猜你喜欢

巴里坤胎衣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巴里坤马遗传资源保护及对策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巴里坤草原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