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
——从研究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入手

2016-01-28沈林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0237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娱乐性学派亚文化

吕 静 沈林明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200237)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
——从研究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入手

吕 静 沈林明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200237)

从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到英国的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及其演变,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依存的双重特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的娱乐性,相关性,主体性,视觉性和即时性,让我们有了新的角度去探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

青年亚文化;新媒体;传统文化;融入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有两种时间:个人时间和社会历史时间。人的脚走在生命的路上,路也反过来作为负担压在他们的肩背上,作为资本装在他们的行囊里。1这是人与环境之间最直接也最固执的关系,在社会历史这个环境中,青年作为最蠢蠢欲动的人类阶段,他们的一切变化无不反映着环境的变化,两者相互顺承,相互制约。而青年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政治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中的最后一个维度2,有着与其他维度相似的文化本质,其本身特立独行的结构形式,伴随着社会历史境遇中人们的成长历程和日常生活,同时也像一个完整的阶段,无法避免地经历着每个兴起与衰退的环节。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文化跟传统文化一样受益于新媒介的呈现方式,但相比较于传统文化,青年文化更加适应新媒体的技术更新和形式变化,它拥有传统文化不具有的新时代特性,比作为主流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在青年阶段的求异心态。

青年文化,实质是青年走向成年这个阶段的外显与内在体现,这个体现承载着复杂的表达形式,而相对于基本认同主流价值的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则具有非主流,边缘性的“亚”文化或“次”文化特征。如果要讨论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脱节问题,把重点放在青年亚文化的探讨上想必会更加合理,作为青年文化的支流,青年亚文化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共性,同时保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入手,探究青年亚文化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思潮,探寻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的变化规律,结合传统文化的现有处境,推动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良性互动。

一、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及其演变

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先后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两个学派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青年亚文化后续研究的推动产生了巨大的意义。

芝加哥学派开创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以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越轨动因,越轨人群的身份认同以及强势文化对越轨行为的塑造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伯明翰学派及更晚近的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的伯明翰学派,融入了英国本土将具体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历史之中进行考察的学术传统,从欧陆哲学中吸取营养,将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理论,文化霸权理论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等引入亚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方法是将亚文化现象看做是边缘人对主流文化和霸权文化的抵抗。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传统青年亚文化理论基本上是先验地预设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依存的双重特性。3伯明翰学派赞同研究青少年与其社会阶级、地位的关联, 并考察他们是否受阶级因素、结构因素的影响,这种赞同也就是把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同步化的考量。

二、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特征

大众传媒时代下社会传输的文化,对于青年来说,是一种单向传输的文化,媒介拥有者较少得把青年作为拥有主体性意识和创造力的参与者,也较少得与青年受众者进行双向的沟通交流,这种约束,限制了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及时互动,也使青年亚文化更加得封闭和远离社会。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反转了这种青年无法参与文化交流传输的现象,青年成为了自身文化的媒介形象。新媒体鼓励青年把身边正在发生的日常生活细节上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并让这些日常生活细节能够传达意义。4

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呈现丰富的娱乐性,甚至娱乐不再是青年亚文化族群表达情感的常用途径,而是其本身就成为了亚文化族群的感觉、认知、情感。5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青年亚文化提供更为娱乐化的成长环境和表达方式。“一代青年对待权威的方式并不是公然抵抗和反对,而是采用拼贴‘戏仿’‘揶揄’‘反讽’的手段对其尽情调侃和讥刺,同时获得自我愉悦和狂欢。”6青年亚文化不再执着于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也不再拘泥于自己所处阶段的解构形式,他们更倾向于把日常生活的碎片记忆当作自我满足娱乐的短暂释放。

于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娱乐性、相关性、主体性、视觉性和即时性。这些总结虽然只是为了表征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一个动态的行为特性,但它的意义在于反映了青年亚文化与作为主流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文化中之间的根本差异,从而从本质上,为我们讨论两者之间的脱节问题找到切入点和可行的方式方法。

1.娱乐性:与以往非主流文化给世人一贯的抵抗性已有很大的出入,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过分得强调亚文化风格的抵抗功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媒体在亚文化风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亚文化与收编的复杂关系7。青年在新媒介的支持下,倾向于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进行即兴的感官享受,通过这些方式获取自我的愉悦和狂欢。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亚文化,已弱化了固有的抵抗倾向,其文化意义也渐渐被娱乐化的过程稀释,但青年正是在这种新的文化倾向中释放着自己,并与整个主流文化产生着多元多向的互动。

2.相关性:体现在青年日常生活与新媒介之间的频繁互动。如果将图像符号虚拟化,数字化视作一种大众文化现象,那么它隐含的是生产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意义,即相关性。8新媒介的技术创新,使青年只要通过简单便捷的媒介操作,就能分享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外部关系,其独立自由的意义生产权在被赋予的同时,让青年成为了自身文化的媒介象征的宣传者,利用后现代文化本文中碎片化的表达形式,表达自身关于社会,关于主流文化的看法与见解。

3.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青年成为了意义生产权的新主体。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主流文化无法再像大众传媒时代下那样拥有绝对的文化传播主导地位,因为青年亚文化的青年主体更善于尝试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技术媒介,更擅长使用图像和影像来作为他们的符号形式,所以他们渐渐摆脱了主流文化的限制与束缚,成为意义生产权的新主体,有能力去建构自身的媒介形象。

4.视觉性:新媒体时代下,我们无时不刻地暴露在视觉化的日常生活中,青年的视觉建构自身媒介形象,体现了青年的自我实现方式的突破,任何符号图像都可以成为青年建构自身意义的工具。

5.即时性: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不用亲临现场就可以通过图像进行信息的采集和遍取。这种即时性不仅仅体现在图像符号的采集和传输上,它也体现在青年进行意义生产的过程中,青年视觉化地把握这个世界与自己的关系,也利用自身意义生产的权利,积极地,即使地建构自身的媒介形象。

三、结合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处境,探讨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融于青年的日常生活

传统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处境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虽然是主流文化,却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一个只是“次”文化,却无时不刻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媒体传播文化的快捷便利,数字化保护的积极开展,从一个层面上说明了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支撑作用和有利面,但新媒体时代本来就是一个青年时代,新媒体技术本来就是青年更擅长的技术,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探讨青年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表达,更利于两种文化的沟通互动。

1.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有选择性地满足青年的求异心态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按照自己的路径实现意义生产,所以像是服饰符号、建筑符号、器具符号、身体符号、影像符号更能成为他们建构自身意义的工具,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传播这类的传统文化,使青年的求异心态得到满足。

2.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满足更多的娱乐性

青年追求日常生活的娱乐性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影视作品、娱乐节目和音乐编曲中的娱乐性来传播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成为青年日常生活娱乐的一个选择。

3.传统文化的视觉性呈现应该满足青年的视觉审美特征

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性呈现,主要体现在网站与各种终端的界面设计上,而青年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审美特征更符合后现代主义的平面特征,所以如果想要吸引青年去关注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的传播界面上满足青年的视觉审美特征。

4.让青年更多地拥有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的机会

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作为意义生产的新主体,如果让青年更多地拥有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的机会,那么他们在构建自身媒介形象的同时,必定会受到参与主流文化构建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因为青年亚文化的相关性和即时性,而被更多的传播与分享,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得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的娱乐性,相关性,主体性,视觉性和即时性,让我们明白了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去探讨青年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有选择性地满足青年的求异心态,满足他们的娱乐性,同时应该符合青年的视觉审美特征,并让青年更多地拥有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的机会。

注释:

1.何塞·马乔多·佩斯,黄觉.过渡与青年文化:形式与表演[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2):93-105.

2.刘悦笛,刘陶.当代新青年“新文化”的结构与走势——兼论亚文化与反文化研究的本土适用性[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6):38-42.

3.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 2010(12):104-112.

4.严亚,董小玉.青年“符号游戏者”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5(12):90-97.

5.李虹.论娱乐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感觉结构[D].苏州大学,2014:1.

6.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7.迪克·赫伯迪格,陆道夫(译),胡疆锋(译)等.亚文化:风格的意义[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6):93-93.

8.严亚,董小玉.青年“符号游戏者”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 2015(12):90-97.

猜你喜欢

娱乐性学派亚文化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把脉“腐败亚文化”
论浙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