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侗族鼓楼——对丹纳社会美学观点的再认识

2016-01-28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5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刘 洋 (广西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530000)



看侗族鼓楼——对丹纳社会美学观点的再认识

刘洋(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530000)

摘要:本文由侗族鼓楼的形态引发出对其社会美学意义的思考。笔者对艺术批评家丹纳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扬弃,从自然、社会、历史三个维度对鼓楼的社会美学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鼓楼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留存至今,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它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也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改变。

关键词:侗族鼓楼;社会美学;丹纳

社会美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方法研究艺术和审美的社会历史特性,及其与社会的依存关系的美学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艺术发生、艺术形态以及艺术风格演变等。19世纪法国著名艺术批评家H.A.丹纳以其力作《艺术哲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代表地位。而侗族鼓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鼓楼随着创造它的民族一起走过了数百个年头,而今也进入了现代美学研究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扬弃丹纳的观点,利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美学的含义,并通过考证侗族鼓楼的案例来达到新的认识。

一、侗族鼓楼建筑

侗族是生活在桂、黔、湘三地之交丘陵、山区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源起“百越”,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融合分裂、战争迁徙,时至今日依然保留着古朴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鼓楼是一种高耸的塔形建筑,建造在依傍山势、临水而居的侗寨里,它们与侗族民居吊脚楼一起构成了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的侗寨建筑群。《魏书》语: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指的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干栏建筑。鼓楼与吊脚楼一样,都属于干栏建筑。传统的干栏建筑不用一钉一铆,而是靠凿木接榫搭建。大梁柱和照面坊层层重叠、互为支撑,是鼓楼的主要构造形式。鼓楼的外观由四、六或八角的楼檐密集层叠而成,可达二十多米高、十多层之多,上窄下宽,每一条屋脊都有高高的翘脚。第一层宽敞开阔,往往有火塘、长凳,可以供人取暖、休憩。最顶层或为歇山,或为攒尖,放置一座大鼓,当有外敌来犯或商议大事,即敲响大鼓以召集众人。鼓楼的檐角常常有花鸟、龙凤的泥塑,封檐板上有彩绘,描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既可以防腐,又充满情趣。当从鼓楼里向顶层望去,层层叠叠的梁柱和楼檐颇为壮观,这是一个属于手工艺古老年代的建筑艺术杰作。

二、丹纳的研究方法

H.A.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他由于受进化主义和自然主义、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影响,提出了“三要素”分析法。他认为,对艺术的研究不应该脱离客观历史和实际考察的资料,总的来说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素紧密关联。种族指艺术家气质中民族特征的倾向,是内部条件;环境指自然及社会环境,是外部因素;时代指艺术家所生存的历史背景及其前驱者所创造的物质、精神业绩,是后天变量。随着时代的演进及科学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丹纳的理论至少在两方面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

第一,丹纳所谓的“种族”包含了两个条件:一是足以与其它种族区别开来的独特性;二是不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稳定性。正如他说,“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然而笔者认为,这种所谓“永久的本能”和“不受时间影响,在一切形势、一切气候中始终存在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被外力粗暴地改变着,很难维持原状,当下人们所经历和目睹的大量艺术事件就是例证。显然,我们的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当中,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随客观环境改变的事物,人类社会则更是无时无刻不被外在的因素改变着;第二,丹纳所指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他说,“每一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了过去的作品”。在这里笔者发现,丹纳将“环境”与“时代”混为一谈。例如他说的,“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企图向别方面发展的才干会发觉此路不通;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变弦易辙”。笔者认为,正是环境特征的改变构成了时代特征,事实上这两大要素是无法分割的。

那么,能不能以丹纳的“三大要素”理论为基础,通过历史的、唯物的视角提出新的演绎呢?笔者认为,能!下文尝试以侗族鼓楼建筑的艺术范例展开分析。

三、社会美学再认识

通过对各种艺术事件的考察,以侗族鼓楼为范例,笔者认为对社会美学的认识应该涵盖三个方面,即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历史特征。

(一)自然特征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自然涵盖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侗族人民从“百越巢居”的时代起,就生活在我国西南的多山丘陵地区。山脉纵横、水系复杂的地貌和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了交通的便利,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让侗族的社会形式与中原地区的集中耕作、高度封建有很大的差别。《史记》中有言:“滇王……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森林多样的生态,为侗族人民的带来了丰饶的物产资源;不便的交通,限制了铁器革命在当地产生影响;农业与渔猎混合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侗族社会封建化的程度。这些都进一步为他们形成氏族聚居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在侗寨里,每一栋干栏建筑都是完全由木材搭建。其中搭建鼓楼的主要木料,要求选用质地优良、高度均匀、粗壮结实的树木,由群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亲自选择。除此之外,侗寨的其它建筑往往依山坡搭建,为了适应山地高低起伏的建筑平面,吊脚楼应运而生。这些巧妙利用空间的建筑方式,都是侗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创造的。

(二)社会特征

人类社会诞生于自然环境中,无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侗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使他们选择了氏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和半农业、半渔猎的生产方式,这也使侗族人民得以保留宗族崇拜和自然崇拜信仰。“一寨一姓一鼓楼”,除了信仰侗族的始祖“萨丙”之外,每一座鼓楼都象征着一个宗族的权威,宗族中的族长则是一个群落的最高长官。在各种文化语境中,一般来说高耸的建筑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格,像基督教的尖顶教堂、清真寺旁的宣礼塔和佛教的浮屠。对长者和祖先的崇拜,以高耸的鼓楼宣示族长的地位,正是侗族信仰的体现。鼓楼并不能作为民居使用,但是清代雍正年间却有“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的记载。鼓楼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开展祭祀和娱乐前,击鼓召集全寨的居民。侗族人民好歌善舞,在祭祀中,全寨男女盛装聚集,歌颂主神“萨丙”的功绩,乞求其保护。他们还会编唱历史故事、英雄传说以及赞美祖先和自然的歌谣。

除了始祖“萨丙”神之外,侗族人民还崇拜山川万物,认为一草一木都是神灵。甚至桥梁、床头都有“萨高桥”这样的神祗

庇佑。狩猎活动前和猎获归来后,侗民都会牺牲献祭。在侗民口口相传的习俗里,有说谁家搭建楼房,砍伐了多少棵树,就必须照样种下多少。百年之前的侗族《约法款》中将“保护山林”列为条目:“谁人砍树,抓到柴挑,捉住扁担,要他父亲补种树,要他母亲赔罪,随从的人罚银六钱,带头的人罚一两二钱。”各村各寨在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的“约青讲款”大会上,都会重申这些内容,以提醒人们敬畏山林。

(三)历史特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征都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通信和交通手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正在打破文化语境间的隔阂。旅游业已经走入了每一座侗寨,一幢幢新盖的水泥盒子也开始取代吊脚楼。年轻一代侗民有的离开侗寨外出务工,有的放弃农业生产而从事旅游业,民族意识已经日渐淡薄。在城市的一些景区里,可以看到公园或景区新搭建的鼓楼,供游人休憩游嬉。还有一些鼓楼不再“采巨木”“埋地三尺”,而是采用水泥浇筑基座的方法搭建。虽然鼓楼的建造更快捷、更坚固,外观崭新无可挑剔,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环境特征,这些新建造的鼓楼也随之失去了原有的美学内涵。它们不再是原住民们膜拜自然的图腾,不再让人充满关于古代历史和神话英雄的遐想,而变成了某种与公车站、拆迁房同质的建筑。正如丹纳所说,“用模子浇铸是复制实物最忠实、最到家的办法,可是一件好的浇铸品当然不如一个好的雕塑。”

四、有意义的形式

原始的社会形态下,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是侗族鼓楼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具有如此独特的美学魅力的原因之一。当我们要回答什么是鼓楼这个问题时,应该认识到:首先,鼓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凿木接榫、穿梁搭坊、重檐叠加的民族建筑;其次,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精神信标,象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情怀。正如英国美学家C.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义的形式”。意义与形式,这二者共同构成了鼓楼的美学含义。也就是说,从美学的含义看,鼓楼作为一种形式,它的意义由自然特征、社会特征以及历史特征共同组成。当以上这些特征改变时,鼓楼的意义也随之改变了。前文提到“一寨一姓一鼓楼”就此定义:一寨,就是鼓楼不能脱离侗寨建筑群;一姓,是指鼓楼不能脱离侗民。强行改变鼓楼的形式,则意义将不再完整;而完全照搬旧有的形式,则脱离原本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只能得到一座建筑标本。这是当代社会一个两难的命题!如此看来,侗族鼓楼并不是第一种逐渐消失的建筑形式,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种。像故宫成为中国皇家园林的珍贵标本一样,侗寨很可能也会成为一座大型建筑博物馆,而鼓楼将会是这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

总体来看,包括侗族鼓楼在内,许多民族传统艺术形式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下遗失了本来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这也形成了社会美学研究对象的全新课题。我们亟需转变视角,用唯物的、历史的观点来应对这种新情况。笔者浅近的研究远非完善,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中国侗族鼓楼[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刘洋,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一年级研究生,会展艺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