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探

2016-01-28易思妤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435002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奥尔夫初探

易思妤 (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43500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探

易思妤(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435002)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回归音乐本源,注重开发儿童潜能,强调个性、协作、即兴、创造,倡导亲身体验、广泛参与、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方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方法之一。它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适合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创建的一套系统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的音乐作品在全世界流行,经常出现在各种会演和节目单中。他的音乐教学教材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世界许多国家流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应用最多、最为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奥尔夫一生倡导音乐教学改革,反对传统音乐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过度依赖,强调音乐教学应该充分表现音乐的“生命”、表达人和自然的和谐,挖掘潜能,发挥创造。他提倡一种回归自然、寓教于乐的音乐教学方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1.综合原理。艺术的进步有赖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艺术门类的划分,分门别类的艺术一直是独立而又密切相联的体系。音乐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的,它是一种系统的整合,歌唱、跳舞,再加上乐器的演奏,才能表达音乐丰富的内涵,方能体现音乐真正的魅力。奥尔夫指出:原始的音乐就是从反映人类本来状况中产生的,是人们原始活动的综合表达,是人类外在活动和内在心灵的紧密融合。人类发明音乐,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形式,音乐总是和语言、动作、舞蹈以及劳动等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2.创造原理。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大成人的。面对纷繁多彩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敏感性,好奇心驱使孩子时刻在思考,感受所能接触的一切。对世界的理解,每个孩子因环境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见解。小孩看到图画,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图文内容的。小孩接触音乐,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音乐含义的。在没有受到社会环境过多污染的情况下,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体验,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不同其实就是创造,所以,孩子有天然的创造性。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挖掘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从事艺术家的工作,指导和鼓励孩子用音乐去创作,发挥他们天赋的想像力。

3.人本原理。情商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们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培养情商,其实,奥尔夫教育法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奥尔夫倡导,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来开发孩子的潜能。原始的音乐就是要求人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音乐的作用是使人们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并乐在其中,仅仅作为聆听者,不是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人为本,释放孩子本能,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自然地置身于音乐意境中,亲身体验音乐,在看、听、感中,引导孩子学、做、唱,在孩子跳和唱中,促进其情感的宣泄,培养音乐感,推进情商发展。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既可以达到音乐就学的目的,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4.融合原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强调理念,不搞固定的模式,没有标准课程。它解开框框的束缚,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本国的文化,结合民族的传统,落地生根,发出新芽。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给各国各民族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奥尔夫本土化特点。

按照融合原理,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结合本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各种民歌童谣甚至是地方方言来进行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音乐,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音乐形式总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因此,即使具体内容不同,只要理念相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就不会受时代、国家、民族、地理的局限,而是可以不断融合,推陈出新。

5.平等原理。平等原理就是平等的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孩子,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有艺术本能的,都能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这个原理出发,不预设前提而扼杀孩子的天性,不认为哪个孩子有音乐细胞,哪个孩子没有音乐细胞。在音乐教学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与圣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奥尔夫强调要引导每个孩子对音乐语言的理解,从小培养儿童的节凑感,体会乐曲韵律,让孩子的天性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挥洒。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也是它的可贵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音乐教育不为培养贵族,而应重在启迪儿童心智,开发人体潜能。要真正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面对大众,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开放式教学。它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死记硬练”,把孩子从吹拉弹唱的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不再被动地只是听老师教,教后自己练。而是造成一种环境,把孩子由被动变主动,老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把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和音乐基础知识融入到学生主动参与,自然学习之中,尽最大可能使孩子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无聊、无趣、乏味。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它不提倡孩子老是被动地学习固化的音乐知识,而是在传授本源音乐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而有所“悟”,创造性地学习音乐。

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团结合作。它通过活动、表演、比赛等形式把孩子集中起来进行学习或演奏。由单纯的个体化训练引向团体合作、互学互帮的天地,让孩子早早地体会主导与协助、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孩的集体荣誉,感受团结的力量。

5.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寓教于乐。它让学生“玩”音乐,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在“玩”中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玩中乐,乐中学。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学习高深音乐技能的好方法,只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奥尔夫教育法教学时,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也要明白其局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总的来说,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其独特性和先进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对孩子心灵智慧的开发,关注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关注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是否有功利色彩,是否感受到有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如果孩子学习音乐是快乐的,说明孩子本身就有对音乐的需求,那么他对乐理、乐感、乐曲等音乐语言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并且根深蒂固,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发挥出创造精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发展孩子个性的基础上,也训练孩子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具体教学上,还鼓励家长参与课程,是一种以人为本,契合当代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奥尔夫初探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