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墓室画像石上的道教符号
——西王母及其附属物象
2016-01-28范绿涵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637009
范绿涵 (西华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637009)
汉朝墓室画像石上的道教符号
——西王母及其附属物象
范绿涵 (西华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637009)
汉朝时期,西王母是神话故事中的重要神祗,是长生不死的仙人和掌管不死之药并能救万民于苦难之中的吉祥神。到了六朝时期,进入道教神仙体系的西王母在道教有意识的改造下,由神话女神变为道教女仙,直到隋唐时期确立成为了道教尊神。本文通过分析汉朝时期西王母在墓葬画像石上出现的形式,探究西王母这一宗教形象最终能成为道教女仙领袖的原因。
汉朝墓室;画像石;西王母;道教符号
巫鸿曾在其《礼仪中的美术——汉代道教美术试探》一文中提出过,道教虽为本土宗教,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种种非道教文化,其道教特质就不能根据单一独立的一种图像判定,而应将多重图像符号组合。例如很难孤立的证明汉朝出土的画像石上西王母形象是否为道家宗教符号,但如果这一形象同其它形象或其它器物共同出现,成为某构图的一部分,那就将有更多的线索研究其宗教意义。
一、西王母的附属物象意义探究
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作为掌管生死的女神形象基本已经完善,宗教地位日渐稳固,成为这一时期信仰世界中生死观念的具体象征,其形象尤其在墓葬中得以体现。公元一、二世纪中期,西王母形象进入墓葬艺术,在墓中棺椁或者画像石、画像砖上出现。在墓葬画像中,我们能常常看到这样以组合形式出现的宗教形象。
陕西绥德墓门楣画像上,画面左边有头戴胜的西王母,三足乌站立于地,九尾狐正朝西王母走来,两玉兔手持杵臼捣药。
四川成都新繁清白乡出土的画像砖,西王母坐于龙虎座上,龙虎座下一蟾蜍直立操弓而舞,右有九尾狐,以及持有灵芝仙草的白兔,左有为西王母取食之三足乌。
四川眉山彭山二号石棺内画像石,西王母坐于龙虎椅上,右上方有三足乌,右下方有九尾狐,左侧有蟾蜍,直立而挥舞。
由此看出,汉朝画像石中常伴随西王母一同出现的动物形象有三足乌、九尾狐、玉兔、金蟾,它们是西王母的使者、随从与伙伴,是稳定的附属物象。也许将它们与西王母形象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能更好的理解西王母的道教偶像形象。
1.九尾狐
虽然后来九尾狐演变为了青丘山食人、蛊惑人的妖兽,但在最初,古人认为九尾狐是具有祥瑞品格的祥兽(如它死后必将头朝向自己出生地的方向被视为不忘本),象征子孙繁衍、后世昌盛。
2.三足乌
《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可见上述居于西王母座旁,为其取食之鸟,是同一种,所以三足神鸟即汉代画像砖上的三足乌,也就是三青鸟。在一些有关山海经古版的插图中,三青鸟会变成三个侍女伴随西王母左右。
《山海经·南山经》中三列山系的诸山神或为鸟身龙头,或为龙身鸟头。因当时处于农耕阶段,所以选用稻米祭神的方式可以看出当时部落族群的鸟信仰。而将神鸟设为西王母身边的侍从,凸显了西王母在神谱中的重要地位。
3.玉兔、金蟾
汉代阴阳五行盛行,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级,日为阳极。张衡《灵宪》“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鸟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提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道家视日月星辰为崇拜的神明,太阳是大明之神,月是夜明之神,常以日月星辰烘托仙家的生活氛围,三足乌、玉兔、蟾蜍就作为日月的映射相随西王母。
西汉武帝时期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出土的帛画图像,最上部是内有三足乌的日轮和内有蟾蜍的月轮图像,用以表示天上世界。
汉画中的蟾蜍图像是汉代人企盼羽化升仙的一种重要印证。蟾蜍作为瑞兽的出现可能应该追溯于新石器时代蛙纹图腾的出现,蛙纹源于对蛙的生殖崇拜,此外,人类对洪水灾害的祈福也表现了对蛙神的崇拜。蛙演变为金蟾,成为的祥瑞之兽,也相传金蟾是嫦娥的化身,所以它才能同玉兔同在月轮中。张衡《灵宪》:“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蛤兔焉。阴之类,其数偶。”蛤即蟾蜍,兔为玉兔。汉画像中月的形象每每与青蛙联系在一起,月为阴精之宗,月中蛙便是阴精的代表。二者结合,阴阳和谐,是祥瑞的象征。
4.龙虎座
除了神兽瑞兽的相随,在汉代石刻中龙虎座也是西王母的标志。道教有东西南北“四方之神”,又叫“四灵”。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呈龙形,为青龙;西方七宿呈虎形,为白虎。龙虎的意象有阴阳之别,阴阳相合,万物生长。龙虎又为道教有关内、外丹文献中的重要术语。因此作为首要的道教符号,龙和虎的画像装饰在很多墓葬石棺上与西王母共同出现,标志西王母这一道教偶像初现雏形,道教信徒在墓葬中表达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5.昆仑山
上述临沂金雀山帛画中,紧靠日月图像之下的是三座通体画有曲线纹的山峰,所描绘的就是昆仑山。在神话中,凡是生育或再生的母题多与昆仑山有关。由此可见,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代表了女性的生育,象征了女性和母体,具有生殖繁衍的意义。在《山海经》中,昆仑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当中描写道,“此山万物尽有”,表述的也是生育的象征。这也使西王母的神格上附着了生命与永生的意味。
二、西王母的道教尊神意义
祥兽瑞兽与西王母共同出现显示出西王母的能力强大,“祥瑞”与神鬼迷信思想有关,主要用于辟邪,神鬼祥瑞是汉画像石上常见的题材。在墓葬建筑中刻画这类题材的画像,主要是为了祈求天地神灵的保护,祛灾禳祸,辟除不祥,死后升仙,这说明西王母不仅可以使人长生不死,引导亡魂升天,还可以赐予子嗣、保佑平安、消除灾难等。西王母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江苏沛县栖山一号石椁墓,是一座西汉末期的夫妻合葬墓,在东壁画像描绘的是西王母的“仙界生活”,西壁画像是男墓主在“人间”的活动场景。这种男墓主与西王母相对应的构图形式彰显了汉代人对西王母的膜拜和对仙境的渴求心理。西王母已经从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转向为具有宗教色彩的偶像崇拜。
三、结语
因此,当这些物象与西王母共同出现,存在于墓葬画像石刻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墓主的道教信仰。六朝时期,道教盛行,其影响迅速扩大,人们渴望升天,开始有了对死后的憧憬,祈祷死后世界的安宁与不朽。尤其西汉时期神仙观念的形成与兴盛,人们开始对仙境有渴求心理,更向往长生不老,于是职责是掌握着“不死药”的西王母刚好与道教教义长生相契合,使得西王母的道教女仙形象逐渐成型。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三联书店出版,2005.
[2]徐客.山海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括地图[M].汉代古书,地理著作.
[4]张衡.灵宪[M].古代汉族天文学巨著.
[5](东汉)王充.论衡[M].唯物主义哲学文献.
[6]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三联书店出版,2010.
范绿涵,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宗教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