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天》中城市形象的矛盾性
2016-01-28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30074
嵇 甜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30074)
《艳阳天》中城市形象的矛盾性
嵇 甜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30074)
农村题材小说是十七年文学的主流,深受意识形态影响,诞生于文革前期的《艳阳天》更是如此。于是,在政治性与乡土性的冲突之下,作品中的城市形象具有了矛盾性:一方面由于政策引导,成为作者所要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现实之中农民对其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向往之情又时常不经意地显现出来。这一矛盾的存在从侧面反映出十七年时期,国家政策与农民趋利本性的冲突。为了缓和这一叙述矛盾,浩然采用了“乡村城市化”的写作办法。
《艳阳天》;浩然;城市形象;矛盾性
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是文坛的主流,城市文学走向枯水期。浩然是曾叱咤文坛的农村题材作家,其《艳阳天》是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但是,即使是在这部最受执政党青睐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城市作为乡村的对立物,也是始终存在的,“都市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缺席的在场者”1。本文就选取《艳阳天》这一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作品中城市形象所具有的矛盾性,窥探那个年代社会的精神指向、文学的发展动向以及农村题材作家的价值取向。
一、 对城市的政治性抵触
(一)政治背景
建国后国家建设的中心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城市对劳动力需求激增,大量农村青年被吸收到城市。但是城市中的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国又长久地是农业大国,资金积累得依靠农民,再加上1959一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国家紧缩城市经济,于是便动员大批城市人口返乡。
《艳阳天》中就极力宣传了当时“鼓励返乡,反对进城”的政策。全书的故事背景是“前一年东山坞有大灾荒”,但是即使是在这种农村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选择“进城”仍是不被接受的。当正面人物焦淑红在灾荒年月可能进城考技术学校时,国家政策的代言人萧长春就:“更瞧不起她了。”2同样地,马连福在灾荒时进城当工人这一并未成行的选择,给他抹上了污点,使他在东山坞再无地位。事实上,在当时,城乡生活差距是很大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粮油、副食品、蔬菜、住房以及公共事业等方面的财政补贴。“进城”才是符合人类趋利本性的人生选择。但是国家的总路线是实现工业化,所以必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保证城市商品粮以及工业生产原料的供给。于是在这本主流作品中,已经“进城”或曾经想过“进城”的都被设定成反面人物,如灾荒时用救济粮进城跑买卖的马之悦,以及汉奸范范占山、地主马小辫的儿子马志新与弯弯绕在区文化馆工作的外甥等等。作者通过人物设定把“留乡”与“进城”这对日常生活矛盾巧妙地上升到政治性矛盾的高度,以政治错误对城市进行诟病,反对进城。
(二)文坛渊源
十七年文坛的“中心作家”是经历过以“工农兵文艺”为标尺的筛选的,他们大多认定文学写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在这些出生于农村,且在农村参与革命事业的作家眼里,城市是反动派的营地。即使建国后他们已经从农村进入城市,但内心存在的仍然是乡村的革命价值观。城市里的生活习俗与社会理念是他们所不熟悉而抵触的。强烈的农民意识及对城市的偏见,使他们把城市看成要用乡村经验进行改造的对象,进城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革命。萧也牧之所以遭到猛烈批判,就是因为他把作为革命对象的城市与革命者农村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这是抵触城市的主流作家们所不能接受的。
文坛这种普遍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在《艳阳天》中的表现是之一就是,城市被设置为反社会主义者的阵营。浩然先是把城市整个设置在“鸣放”的背景之中。在当时的普通农民眼里,“鸣放”是反革命分子对社会主义的进攻,目的在于全盘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浩然选择这个政治时期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就使得文中的城市形象整个抹上了“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污点。不仅如此,城市里的鸣放还波及到农村,弯弯绕从大鸣大放中“闻到一股子他喜欢闻的味道”3,期待在鸣放到来时,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妨碍按劳分配与统购统销。在这里,城市成了窝藏反革命分子和诱惑农村落后分子伺机破坏社会主义的渊薮。
二、对城市的乡土性向往
十七年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是重工业,工业原料供给与城市工人生活的保障是以牺牲农民生活为代价的。统购统销政策使工农业产品出现严重的剪刀差,城乡之间差距扩大,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又限制了农民进城,城乡成为各自独立的二元。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使得农民难免会对城市生活有所向往。这里城市自身就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城市既是政治腐败堕落的所在,同时又是工业化建设的中心和优越生活的标志。
在《艳阳天》中,农民对城市的向往首先表现在马连福身上:马连福向往城市,他想到城市里找个挣钱多,出力少,又能把老婆孩子接出去一起住的工作,过上不干农活的舒服日子。韩百安也常常回味城市中丰富的物质生活,他在城里小杂货铺落脚时:“上顿下顿都有肉,晚上还请到戏馆子看戏,烟卷由着性抽,花钱象流水似的。”4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向往之情有时是以面对城市时的自卑心理曲折地表现出来,比如焦二菊说马连福“想跑天津去当个工人,谁要他呀”5,其实马连福身为退伍军人,而且“论技术,论力气……跟谁都能比一比”6,这样的条件在城市里是完全可以立足的。焦二菊看低农村人,相对应地就是在拔高城市。
三、矛盾的缓和
农民内心对城市的向往与政策上否定城市相矛盾,缓和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城市和乡村变得相同。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图景,就是许诺给农村的一个城市化了的美好未来。农民们被灌输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目前不如城市的生活状况只是暂时的,只要坚守农村进行建设,将来就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高效与便利。
《艳阳天》中就运用了这种城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法以缓和矛盾。为了使农民不那么向往乡村,浩然在书中多次宣传乡村城市化后的样子。马老四生活下去的希望就是等到牲口都变成拖拉机、大机器,萧长春也鼓励他:“您就高高的寿数吧,等咱们社使上拖拉机、大机器,您也别离开我们,咱们一块儿过过这样的日子。这个日子用不了多久就倒啦,我看您赶得上。”7政府宣传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焦振茂的生活理想,在他眼里,如果能使上拖拉机,庄稼人可谓是成神啦!其实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现在都还没能实现这样的机械化大生产。如此大肆宣传机械化的未来,起到的是教育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不要向往城市的作用。
其实在《艳阳天》一百五十多万字的浩瀚文本中,涉及城市的部分和其他农村题材小说一样并不多。但是他在描写城市时所体现出的矛盾性及作者为了缓和矛盾所采取的写作方法,是有代表意义的。希望笔者的这篇小文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阅读同类作品新的角度。
注释:
1.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知识出版社,1999:67.
2.3.4.5.6.7.浩然.《艳阳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63,129,304,275,152,191.
嵇甜,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