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2016-01-28高志新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大城子镇总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高志新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大城子镇总校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高志新
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大城子镇总校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受到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他们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树立起了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导的数学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数学并且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笔者在下文中将阐述自身有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自从推行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巨大转变,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们正在努力的将自身的数学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导的课堂,借此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逐渐的喜欢上小学数学课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是数学教师,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下,因为师生之处的沟通障碍,使得小学数学教师无法做到根据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所以,我们应当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参与导入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教学发挥着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在课前导入教学的铺垫下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自然的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而且通过数学教师的精心设计,在进行导入教学时与学生展开互动,则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导入教学中,促使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的重要知识点产生兴趣。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之后,他们将会更加积极的与教师展开交流,从而发挥出他们在学习知识时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笔者在教授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有关统计的知识点时,为了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我在进行导入教学时就压让学生参与到了其中。我在数学课堂的开始就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喜欢!”我接着问道:“那么,同学们觉得在一天中什么时候去游乐园游会比较少呢?”“9点”“11点”……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我又说道:“同学们的回答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表示游乐场游客数量的在每个时段分布的折线图,我们一起来读这张图,试试看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时学生对这张折线图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进入到了折线图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的导入教学中对接下来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好奇心,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接下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二、巧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参与到自身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在进行情境设置时,数学教师要做到紧紧的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情境,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学习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应当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因为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是通过自身的思考掌握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言有极大的裨益。

笔者在教授到六年级人教版中有关位置的知识点时,笔者就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数学知识。在课程的开始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大海的情境,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假设我们现在处在一艘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中的船上,现在我们的船发生故障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那么我们在使用无线电向外界求助时要怎么表示自己的位置呢?”“用经纬度表示船的位置。”有的同学回答到。我笑着说道:“说得很对,那么现在假设船的位置是东经70度,纬度90度,同学们可以在作业本上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吗?”在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这项任务后,我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现在学会了表示船的位置,那么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自己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吗?”学生又跟着我的问题陷入到了自身的思考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将会紧紧的跟着教师引导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思考获得的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掌握的会更加的牢固,这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中解决自身的困惑和巩固自身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逐步的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和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在小学的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进行学习,可是学生在刚开始时并没有掌握这种方法,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始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笔者在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先将小组分成了4到5人的小组,并且让他们自由的推选出小组长。与此同时,笔者将小组讨论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展开自由的讨论,在小组讨论完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结论汇报。笔者在所有的小组汇报完后,再进行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就必须重视学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积极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借此逐步的培养起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中淑.以“学”为中心教学环境的创设[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