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016-01-28贺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贺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

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贺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

摘要: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英语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也是整齐划一的,因此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方法一直呈现出固定的模式。本论文将尝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从教育心理学、外语教育等方面对英语分层教学进行探索,以达到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取得更有效的课堂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一、引言

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英语课一直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高考成绩分布从40-120分,这也就造成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英语教学就无法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课堂及课下情况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能力;除此之外,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促进医学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二、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英语分层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实行目标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是指教师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心理倾向以及基础、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从而能够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理论依据基于以下几点:

1、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体现

英语分层教学思想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实行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真正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英语分层教学获得语言理论支持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ist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即i+l理论,其中i(=input,输入)强调要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容易接受。而“i+1”指语言输出的层次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如果输入内容程度为“i-1”表示学生吃不饱,从而丧失学习动力。语言输入假说理论从英语语言学的角度为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具体操作

以南阳医专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370名学生为样本对其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总体上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教学对象分层

依据学生入学的英语高考成绩、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A层:英语基础知识较为牢固,能够掌握相应英语大纲常用词汇,具有较为系统的英语语法体系,这个层次的学生自身有一定的语言学习技巧和能力;学习动机多为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出国深造、就业或者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兴趣浓厚,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尽力克服。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及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分别为A、B层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慢慢打下基础。针对A层学生,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课本知识,学生在掌握了课本中的词汇、语法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影视鉴赏、收听新闻广播等方式扩充其课外词汇量、提高翻译、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使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对B层学生,应该将课本知识的讲解放到第一位,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英语语法体系、巩固英语基础,例如加强基本单词、语法的讲解,从而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a)教学过程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策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将区别对待。要求A层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其中包括对词汇的读音、含义的自学,强凋学生应该主动构建知识,并有意识的扩充知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用演讲展示、英语对话、课文来训练英语思维理解的能力,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而针对B层学生,则着重生词的听说读写,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做好语言准备。课堂教学通过默写、听写来复习词汇,教师应监控和指导学习进程,帮助他们树立作为语言使用者的意识。

b)评价体系分层

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应该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依据,可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合理地使用过程化、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考核总体应呈一种递进的趋势。量化考评和描述性的表现评价各占50%。,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难度的A卷、B卷、C卷等进行分层测试;或在同一份试卷包括A,B,C三个层次的试题,但同分不同值,这样避免使用同一套试卷不能真实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水平。而过程化的评价内容包括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课堂的参与及合作程度等。这部分正是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测,而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做好考前的复习准备还要在整个学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也避免了以往只拿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单一考核方式。过程化形成性评价过程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渐进步,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在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实施英语分层教学,可以调动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其语言认知能力。除此之外,针对对教师本身,还能够促使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致力于探索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Shcehan,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89.

[2]Stem,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3]张芳.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4]陈晚姑.论语言输入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44--146.

[5]施良方,崔允济.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6]周天虹,李刚.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作者简介:贺柳(1987-),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工作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