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6-01-28张金玲济宁市兖州区矿山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观察法直角三角形事物

张金玲济宁市兖州区矿山学校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张金玲
济宁市兖州区矿山学校

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学生掌握了这个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数学现象的时候,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中的未知数、数字以及符号的关系,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本文详细探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初中;数学教学;观察能力

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能力。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该能力的重要性,并要想方设法的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它。只有具备观察能力的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每个知识点理解到位。因此,改变教学思想,大力增加数学教学的创新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十分有利于营造效率极高的初中数学教学氛围。

一、激发数学兴趣

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去主动学习各种数学知识,自觉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观察能力培养的垫脚石。

首先,教师要用数学美丽的一面去吸引学生。很多人认为很枯燥无味,就是数字与文字的单一组合,这才导致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数学的美感。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独一无二的艺术。数学本身是具有美感的,只是学生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兴趣去探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在数学的美丽世界中畅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观察能力一步步灌输给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数字的统一美和数学图形的对称美都是数学美的表现,不过这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这些事物,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去观察数学图形的外在美,这样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也会迫不及待的去体会更多。立体几何图形具有形状美,不断独立地去观察这些美好事物,就会逐渐培养观察能力。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所以,观察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前提,这也是需要让学生必须明白的一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观察能力并用它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解决数学问题,就可以使得学生将观察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在学习“三视图”这一节的知识时,学生只有在掌握观察能力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三维模型,才能快速的、准确的画出某个图形的三视图。通过运用观察能力成功解决问题,一股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也就可以反过来增加他们对观察行为的重视程度,花更多的时间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

二、传授正确方法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关键,只有把握正确的方向,学生才能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高效观察数学现象,让观察带来的便利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在教导学生观察数学事物时,要教育他们使用合理的顺序。观察和其他行为一样,都十分重视先后顺序。初中数学中常用的观察顺序有两种,分别是从局部到整体和从整体到局部,坚持这两种顺序的观察训练,就会促进正确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性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两组线型,分别是相交线和平行线,让学生从局部入手,观察这两组线后发表对于两组线的不同点的看法,然后再从整体入手,点明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不可能相交。这种教学结合了对比观察法和从局部到整体观察法,能够让学生自己就能发现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教授丰富的观察方法。初中生常用的数学观察方法有两种:分类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认可观察方法,并积极利用。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分别从概念、表达方式等方面对两种知识进行对比观察,通过观察来发现两者的差别,串联两者的联系,不仅能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还能加深对现学知识的记忆。

三、培养优秀品质

观察不是说简单的去看一个事物的表象。真正的观察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任何观察行为都应该是带着一定的目的,伴随思维运动的。观察品质的培养是高质量观察质量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怀着科学的观察目的。在学习初中数学时,很多学生都盲目的、随意的去观察。老师说大家观察这个,学生就跟着去观察这个,丝毫不知道自己观察的目的何在。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明确自己观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时,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学生会非常迷茫,对着直角三角形观察半天都不会有什么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先布置任务“这些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这就让学生有了观察的方向,然后给学生时间去观察,这个时候学生的观察就是有目的性的,因为他们要通过观察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规律,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就能直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边长的平方”这个定理。

其次,增强学生对于观察全面性的理解。观察某个事物要面面俱到,而不是只看到其中一面。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全面观察各类事物,把握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这章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圆柱体,学生不应该只关注圆柱体本身,而应该将圆柱体看成数学模型,从模型中推导数学性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行为的高效性。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观察能力的重要性,熟练的观察能力可以使我们避免受表面现象的迷惑,而真正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趋势。现代的初中教师应该格外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不同的思想和方法耐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的灵活。

[1]张成恩.数学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466-462.

[2]李庚延.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4,22:116.

[3]闫艾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4,29:165.

[4]裴大昆.浅议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1,28:81.

猜你喜欢

观察法直角三角形事物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美好的事物
观察法求解至少有一个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应用
5.2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
奇妙事物用心看
拼搭直角三角形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研究
一种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应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