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写意性表达
2016-01-28张伟肖河北科技大学050000许艳凤河北美术学院050000
张伟肖 (河北科技大学 050000)许艳凤 (河北美术学院 050000)
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写意性表达
张伟肖(河北科技大学050000)
许艳凤(河北美术学院050000)
摘要:写意性是中国画精神的核心,尤其人物画更是通过求生气表精神以达传神意境。在中国绘画语言中,如何处理线条与形体的关系成为传情达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线条;写意性
一、中国人物画线条的哲学意味
1.中国画的哲学思想基础
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或人物历来是讲究意味和意境的,此特征的形成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息息相关。其中儒道释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
首先,儒家思想对中国画线条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影响之大,是我们研究线条不能回避的。儒家的哲学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统一,执着于心灵对现实的清晰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孔子用“游”表达了对艺术的界定,艺术是不拘形式、逃脱束缚、自由自在的一种状态,并通过“游于艺”而达到精神的愉悦。正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因此,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中国画`讲究“意境”与“传神”。
其次,道家思想对中国画线条的影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庄思想与中国画的联系更为密切。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把万物之本和生命本源的“道”视为“有”与“无”的统一体,是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无”处于主导地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的表达委婉、含蓄。“夫阴阳陶蒸,万物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唐代画家张彦远继承了老庄的思想,其线条极其简炼,以有限形体表达无限情怀,可谓中国画追求的“传神”。
2.中国画意向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理性的思维方式不同,是感性的、直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情感为出发点,观察和体验自然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我的、内心的心象,即所谓的意象。
二、中国画对笔意的追求
大自然给人以启发,如树木的枝杈或蜿蜒曲折或顺势直上,如山峰或直插云霄或陡峭惊心,如平原横向的宽阔无边,如山谷的幽深寂静,此入眼为景,走心则为“意”,付诸笔端则为“势”。
1.以线造势
线条作为中国人物画的基本语言符号,一直追求一种“流动之势”。画家向来喜好用流动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线条的不同走势使得画面的动态不同。如刘庆和的作品《初六》,六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有人向前倾,有人弓腰,有人身子往后倾倒探头,通过不同的线条走势把每个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气韵生动
中国人物画的写意性非简单再现,而是融入画家主观情感的艺术表达,崇尚“传神写意”,并以“气韵生动”作为美学纲领。其中以抽象的线条为基本的造型元素,达“意”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物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人物画中线条的组织与运用
在中国人物画中,线性语汇可谓丰富,以线述形,由线的疏密、长短、轻重、浓淡等各种变化来表达情感,在运用中仍需与墨色变化整体统一。
1.线条与不同动态与衣纹的表现关系
不同的对象,身体特征是不相同的,如文人身体单薄,而武将形体魁梧,这是我们在线条的表现和选择上要考虑的。线条的运用还要与人的动态联系起来,不同的人体动态、姿势产生的衣纹会不一样,在此基础上的线条表现和人物才会有贴合感。另外,人物不同部位的质感也是要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人体有骨、有肉,同样衣物也有单薄厚重之分,如质地不同有棉、纱、缎之分。概括来讲,厚重的衣物,用线坚挺硬朗,用笔较实。比较轻薄的衣服,则用笔要虚,线条要绵柔。在表现衣纹的时候,同样因其质地不同,线条的选择也要随之变化。描绘轻薄的单衣,应以长线为主,以表现其飘逸感;而棉衣因其厚度,会出现比较多短衣纹,用笔应拙,多用短线、曲线,以体现其厚重感。
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两种不同的线描所描绘出不同的效果。《八十七神仙卷》里描写仙人所用线条,符合其人物身份,更能凸现其飘逸灵动。
2.线条的“运动感”
线条的“运动感”即线条的生命力,也是达到“气韵生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怎样的线才是有“运动感”的线?首先,要注意动与静的结合。在表现衣纹的时候,静止或慢动作,用笔似乎也当迟缓一些;相反的比较快速的动作在衣纹表现上会形成较为激烈的痕迹,用笔用线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可以参见元代《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人物众多而神情各异,有的神情肃穆,有的若有所思,整个画面气势雄伟,生动逼真,富有韵味。其中面部眉须的用笔用线绵柔而有韧性,表现衣纹的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动静结合,达到写形与传神的完美统一。
其次,线条的运动感还包括用笔的速度,即所表现出的动态美。用笔要用气,一气贯注,首尾衔接,气韵连贯,进而得神,即“神气”也。前人所谓“笔力扛鼎”,即指笔力,用笔要力透纸背。元代文人画家,更是将自己的主观精神通过有意味的“线条”诉诸笔端,融于画面。正如清代张庚《浦山论画》中所称:“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何谓发于笔者?干笔效擦力透而光者是也。”这里再次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用笔的轻重缓急不仅要有变化,而且要变得有规律,和谐统一。
四、中国画线条的继承与发展
讲究以线造型的中国画注重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条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化,不断丰富。纵观历史,从战国绘画中简约、灵动之线条到东晋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再到盛唐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又到北宋李公麟的洗尽铅华的白描;从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到任伯年的写意人物,线条的形态经历了从稚拙到成熟、粗糙到精致、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使线条在不断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尽管其语言形式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形态的转变,但是中国绘画始终继承和发扬着传统艺术的精神脉搏与民族的文化内涵。
在笔墨当随时代的环境下,艺术要发展,一方面要我们以宽容的姿态接受新形式和融入新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线条自身的规律,在继承中国绘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毕继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1).
[3]陈缓祥.魏晋南北朝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