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阴阳五行思想与汉墓壁画色彩关系探讨

2016-01-28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710065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汉墓壁画色彩

徐 曦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710065)



传统阴阳五行思想与汉墓壁画色彩关系探讨

徐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710065)

摘要:汉代重要的历史转折及背景影响了汉代色彩观念形成的诸多方面,进而由于色彩观念的趋于稳定,逐渐影响了壁画色彩的用色规制。正如汉对传统思想观念的继承,使得传统阴阳五行观念以及“五行”“五色”与“五德”的对应,均形成汉代色彩观念的重要因素。壁画色彩的表达其直接作用者就是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情愫与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阴阳、五行、五色等传统观念的探讨,探索其与壁画色彩之间的必然联系。

关键词:阴阳五行;汉墓;壁画;色彩

阴阳五行说历史悠久,早在《周易》中就出现关于“阴阳”的说法,如“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之为神”等。最早的“五行”概念出现于《尚书•洪范》。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将阴阳与五行融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甚至出现用五行相生概念来解释朝代更替,也就是“五德始终说”。战国邹衍、邹爽在前人的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下创立了阴阳学派,该学派是战国诸子百家重要学派之一。直至秦汉时期,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刘欲等人更是将其继承、发扬,此时阴阳五行说根深蒂固。正由于这种观念已相当成熟,其在汉代色彩观念及壁画色彩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一、阴阳观念与色彩

阴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把世间万物形成、发展、变化,概括为矛盾且有关系的两个范畴,即“阴”与“阳”。是将事物的对立面用矛盾统一的辩证方法进行的哲学思考。随后古人将世间万物种种现象的形成、发展均融入了这一概念,极大的深化和发展了这对辩证的概念,赋予其更多的内涵,除天地、日月,还包括昼夜、寒暑、春夏和秋冬、雷电与雨雪、君臣、夫妇、男女、动静、生死、人间和阴间、奇数和偶数等等更为丰富的指向及内涵。

在汉墓壁画中出现大量表现阴阳的图像,如日月图像,其象征日月轮回,永不消亡,正是对墓主人灵魂生生不息的期望与向往。在日月的阴阳观念中,日为阳,即“太阳”。张衡《灵宽》:“日,阳精之宗,积而成乌”。又《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乌,鸟者阳精”。因此,在汉墓壁画以及诸多汉画像中,常常看到日与三足乌的组合,已经形成古人观念里的稳定样式。而月为阴,即“太阴”。《灵宽》:“月,阴精。积而成兽,象蛤兔焉。”蛤,指的就是蟾蜍,为嫦娥的化身。兔,指的就是玉兔。月虽然是“阴精”的代表,但月盈亏的自然现象同样被理解为阴阳转化,即盈是阳,亏是阴。因此,汉人通过“阴阳双居”的理论认知,与蟾蜍、玉兔相互对应,最终形成了对月亮盈亏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

二、“五行”“五色”与壁画色彩

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将“五行”视为构成世间万物的五个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而色彩作为事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例外成为五行的应征。《左传》:“天有六气,发有五色。”古人将“五色”视为构成世间万物丰富色彩的根本元素。因此,“五色”同“五行”一样是构成诸多事物的重要根本,其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之古代统治阶级出于对礼制等级的统治需要,将与“五行”相对应的“五色”定位“正色”,代表了皇权下尊贵的色彩,而“五色”组配形成的其他色彩为“间色”,被视为卑贱之色。正所谓“尊尊卑卑,不得相逾”。五行学说同样将“五色”和方位对应起来,并受到统治阶级采纳及大力推行,将青、赤、白、黑、黄对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关于“五色”的重要地位及内涵的扩大还表现在王权的更替上,每个朝代受到一种德性的支配,方可强盛,反之则灭亡,而这种德性就是与五行说相对应的“五德”,其与“五色”紧密对应,这也就是上文所谈到的“五德始终”说。让人惊叹,在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下,色彩,尤其是“五色”被提升至如此的高度,关乎朝代的兴衰。在统治者礼制观念的影响下,就不难理解五个正色之外的色彩的较低地位,及其使用规范。因此出现了“衣正色,裳间色”,“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的规定,正色为出席正式场合礼服的色彩,间色常常用作内衣、衬里、便服等,并且成为了平民和妇女的服饰常见的色彩。

我们以“蓐收”为例,便可以清晰看到古人对五行说的深刻理解。最早对“蓐收”的文字描述是《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见外传。”在《淮南子•天文训》又载:“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通过这两段文字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除了《山海经》中对其形象描述之外,在《淮南子》中的记载更是明确的说明了与五行思想的一一对应。蓐收,与“五方”中的“西方”对应;与“五行”中的“金”对应;与“五帝”中的“少昊”对应;与“五季”中的“秋”对应。《山海经》中又说到:“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传说在此山上可以看到西边落下的太阳,掌管太阳西方落下的神为红光,据说它就是蓐收。因此,在五行思想系统的影响下,蓐收的神职身份更为多样了,既是金神、西方之神,又是秋天的神明,还主管太阳的落下。

在五行思想的严格驱使下,色彩的使用体现出明显的已有认知的表达,绝不是任意而为之。在河南洛阳浅井头、金谷园汉墓壁画中,就出现了蓐收的形象。二者形态、用色极为相似,符合文献中“人面、虎爪、白毛”的文字描述:均为人面虎身,男性,白色的身体。两道红带由身前飘起,猜想应是肩上飘带,可能与象征太阳落下的红光有关。因此,传统思想观念直接促使色彩观念的形成,而色彩观念正是汉代墓室壁画色彩使用隐性因素及规范。

三、结语

通过对“阴阳”“五行”“五色”等传统文化因素的梳理、讨论。可以看到,汉墓壁画色彩的审美取向,以及用色规制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其色彩的表达更彰显文化的内在价值,绝非随意而为,体现了汉代人在壁画色彩表达上的精神依托及文化内涵,其文化背景在研究汉墓壁画色彩这一新命题中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萧统选,李善注.昭明文选[M].京华出版社,2000.

[2]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巴蜀书社,1993.

[3]姬昌著,靳极苍撰.周易[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许慎撰.说文解字[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汉墓壁画色彩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改建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神奇的色彩(上)
“飞蛾”修复壁画忙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