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文化解读

2016-01-28兰州城市学院73007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祭祀舞蹈文化

杨 燕 (兰州城市学院 730070)



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文化解读

杨燕(兰州城市学院730070)

摘要:近年来,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受到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藏族白马人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藏族白马人的信仰和民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相关文学、人类学,对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文化

藏族白马人主要生活在甘肃文县、绵阳平武县、九寨沟县等地区,总人口不超过两万,生存环境交通闭塞、道路险峻,周围被回族、羌族以及汉族所包围,主要以自给自的足农耕为生活基础,藏族白马人性格乐观、友好,并好客。

藏族白马人信奉自然生灵,而祭祀舞蹈则在白马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藏族白马人最重要的节日,一定会有祭祀活动,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会参与,寨子里充满了狂欢和神圣的气氛。白马人认为这是团聚,这是对自然的尊重,而祭祀舞蹈则是祭祀活动的重要形式。

一、世俗与神圣的争议

祭祀舞蹈是藏族白马人祈求庇护、驱鬼降魔、感恩自然的载体,是藏族白马人集会狂欢、欢庆节日的表现。将祭祀仪式和祭祀舞蹈充分结合,展现出藏族白马人节庆狂欢、敬畏神灵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而祭祀舞蹈应该定义为世俗还是神圣,一直备受争议。在进行祭祀仪式和祭祀舞蹈的同时,藏族白马人会将舞蹈动作和角色神圣化,在狂欢和敬神之间体验角色和身份。宗教学者认为,将神灵人化,就是将神灵赋予人的意欲、感情以及思想,而藏族白马人的民族性格、思想感情都能从祭祀舞蹈中得到体现。根据在九寨沟县的调查,当地藏族白马人认为祭祀舞舞蹈是为了纪念祖先英雄杨戬而跳的。杨戬在藏族白马人的传说中,是一名狩猎高手,他总是可以狩猎到很多动物,杨戬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编排了各种祭祀舞蹈,现在成为㑇舞。郭元乡的白马族人认为,藏族白马人没有唯一、明确的英雄祖先,祭祀舞蹈都是对历史真人的纪念,例如有一位白马族人,用自己的命拯救了整个寨子,在他死后,所有族人都将他奉为神灵,称其为白马老爷,为他塑像。文县的藏族白马人讲,藏族白马人有很多庙神和家神,其中南山阿婆就是文县人的家神,传说文县曾经大旱,县官为了求雨,采用极端的迷信形式,吓跑了所有人,但是只有一个人留下了,县官命令他三天之内求到雨,不然就处死他,结果到了第三天,依然没有下雨,县官决定把他烧死,当火点燃后,他的女儿冲了出来,跳进了火中,代父受死。同时,天降大雨,全县的人认为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为了感谢她,藏族白马人为她塑像,并且称其为南山阿婆。

通过对藏族白马人的深入调查,无论是杨戬、白马老爷还是南山阿婆,都说明藏族白马人对祖先的崇拜,并且赋予神灵化进行追忆,从而树立其英雄形象,用祭祀舞蹈的方式描述他们对民族、对自然的依赖感,充分体现了白马族人的宗教观以及他们感恩、淳朴的民族性格。

二、表述“池哥昼”

在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中,动作和人物是其表述的亮点和重点,他们充分利用身体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形象的表述,其中以“池哥昼”最为突出。“池哥昼”是藏族白马人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从正月十三那天开始,寨子要按照人数举办“池哥昼”仪式,全寨人都要参加。其中小丑、小鬼以及大鬼是表述主体,他们利用三套不同的舞步和动作进行表演,两人一组,分别代表白马民族先民的形象,其中小丑身披破烂衣服,满脸乌黑,右手拿着牛尾,主要以单腿跳跃,左右移步、自转等步法,体态自然轻松,经过一番舞蹈争斗后,一个人倒地,其余的人继续围圈舞蹈,演绎扒皮、砍脚以及割手等舞蹈内容;小鬼在舞蹈过程中要带着面具,面相慈善温和,舞蹈动作先进行头顶搓手,然后双手叉腰、转身、手腕上扬,以右前点步为主要步法,演绎了勤劳能干的妇女形象。藏族白马人主要以面为主食,因此,人们认为做面其实就是做饭,在舞蹈中,小鬼也有双手擀面的动作,小鬼的舞蹈展现了藏族白马人妇女从洗手、和面、擀面以及下面的整个过程;大鬼在舞蹈中要带着凸目咧嘴的面具,面具上面插着四根翎子,双手拿着牛尾,面相威风凌厉、狰狞突兀,背后绑着两个类似肌肉的包袱,他们的舞蹈步法以弓箭步为主,以单腿为重心,双手合拢分开,两人碰肩、对肩以及相互拥抱为主要动作,充分体现了藏族白马人男人威猛、勇敢的一面。

媒介语言是另一种重要的表述形式,虽然离开了舞蹈动作,但是其形象依然是一种表述的延伸。在“池哥昼”中,大鬼在舞蹈中所带的面具,是传说藏族白马人先人的英雄象征。白马族人对祖先的崇拜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山海经》中,同时,大鬼所佩戴的面具以及舞蹈动作都是白马族人威猛、勇敢形象的延伸,再现了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三、当前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面临的困境

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挖掘、认识和关注,面对商业化和舞台化的不断侵蚀,文化学者强烈呼吁要保护其原真性。虽然政府和社会群体采取了大量的保护措施,但是极具吸引力和神秘色彩的祭祀舞蹈正在随着藏族白马人社会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众多文化学者提出,保护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要以本质为立足点,对其保护要落实到舞蹈仪式和影响方面,包括藏族白马人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以及思想认识等方方面面,不能只以保护祭祀舞蹈为目的,否则,祭祀舞蹈的模式和仪式即使保存下来,依然只是一个文化的躯壳,其富含的文化内涵依旧得不到有效传承,这就是一种表象的形式主义。

根据相关调查,在经济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藏族白马人安静的生活环境已经变得十分热闹。媒体的进入,使藏族白马人对摄像机记录的视频和图像感到好奇和新鲜。媒体的介入,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了白马文化。同时旅游业也加快了白马山寨的经济发展,从另一个渠道使白马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2012年麦贡山到文县的道路已经修好,从勿角乡到九寨沟县的柏油马路也已经开通,这意味着白马文化以更加快捷的方式和速度走进城市,而一批批白马族的年轻人也外出打工挣钱,只有一些老人依然坚守在山寨中,保持着对自然和先人的敬仰和崇拜。

舞台的呈现和包装是表现白马文化的另一种形式,面对商业化的侵袭,经济利益诱惑着藏族白马人,同时也改变了白马人对原始自然的崇拜。白马人全然不顾先人的感受将㑇舞搬到舞台,而各种商业演出的包装也改变了祭祀舞蹈本身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当前,舞台化、商业化以及媒体化的不断融入,充分影响着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的表演形式,但是对文化真正的保护,应该尊重其多样性和原真性。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的保护措施,比如保存式以及创作式,针对祭祀舞蹈的文化内涵采用不同的保护策略,让藏族白马人祭祀舞蹈可以充分体现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让更多的人了解白马文化,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2]张益琴.文县藏族白马人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的考察与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9(01).

[3]冉琼,苏智先,胡进耀.论藏族白马人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课题名称:白马藏人巫傩祭祀舞蹈当代流变研究。课题编号:YB099

猜你喜欢

祭祀舞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谁远谁近?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