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学建议——以柬埔寨孔子学院文化教学为例
2016-01-27袁佩武汉大学文学院
袁佩武汉大学文学院
东南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学建议
——以柬埔寨孔子学院文化教学为例
袁佩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根据笔者在柬埔寨孔子学院教授一年汉语的经历,我们反思、分析了文化教学在柬埔寨孔子学院汉语教怎育么样中让的学局生限高性效——地—输文入化与结语合言这脱一轨局,限文性化教我学们很从大自程身度的上教是学为方了法输和出当而地输教出学,环而境鲜考师虑资学力生量是等否的输制入约以等及主。,、客观方面对造成这一局限性的原因展开了讨论。最后对柬埔寨孔子学院的文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东南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局限性教学建议
一、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播
张英教授在《语言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思考——二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中提到了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区别。指出文化教学的性质是“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内容是“语言中的文化系统中与交际相关的知识”;而文化传播的性质则是“国家的文化发展策略”,目标在于“破除误解,增强软实力”,教学内容则是“文化传播案例、思想、制度”等。这些差异确实存在,但我们觉得二者区分得过于泾渭分明。实际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文化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安排上,我们是有意识的,是基于教学的,但这一过程达到的目的却是无意识的文化传播。所以本文标题和主体内容提到的“文化教学”不是纯粹的教学,而是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的融合。
即便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传播合为一体,但文化教学过于形式化和功利化的局限性仍然显著。我们的文化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输出而输出,而鲜考虑学生是否输入以及怎么样让学生真正地输入。在国外的文化教学中,教师有选择地教一些文化课,有取舍有轻重,形式大于意义,学生的反应自然是接受大于吸收。相比于美国,其文化渗透,尤其是价值观的渗透显得无形而强势。结合笔者在柬埔寨孔子学院近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看,这样一种文化教学方式,确实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柬埔寨的华文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但有关柬埔寨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却严重滞后。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输入关键词“东南亚汉语教学现状发展”,得到的论文资料数量在960条上下浮动。图一是检索结果,虽不尽全面,但也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特此在本文中分析了汉语教学中的重头戏——文化教育——在当地环境下发展的局限性及其原因、结果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能对当地的文化教学、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改进的思路。
二、文化教学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目前世界上有四百多所孔子学院,每所孔子学院的教学情况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所孔子学院,各教学点的情况也大相径庭,甚至同一教学点各个老师的教学情况都不尽相同,即便我们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重心和大体一致的教学进度。就我所在的教学点来看,它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在整个东南亚的孔子学院中也算佼佼者。尽管如此,文化教学却不尽完美。
图一 东南亚汉语教育的研究状况
文化教学在非目的语教学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有其客观原因,教师主观策略上的不恰当也使文化教学走了很多弯路,有的甚至“迷途不知返”。
客观上看,有以下四点原因:
(1)教学环境简陋,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在有限的环境下,一些文化的介绍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缺乏影像设备,单靠板书、图片难以形象阐释某一文化的内涵;国外教学的课程量比较大,一般会严格按照国家汉办的要求完成既定的课时,加上汉语教师的数量又有限,这使得文化课的时间非常有限,难以系统、全面展开。
(2)为适应当地学生的作息而做出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也限制了文化课的展开。当地学生多是边学习边工作,且是在两到三所学校学习,所以我们的课程安排多会避开其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比如我所在的教学点课程多安排在6:30—7:30、11:00—12:00、
17:30—18:30以及周日,每天一小时,加上是百忙中抽时间学习,除了必要的复习、巩固、练习外,教师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文化课便常常被压缩。
(3)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汉语水平也会影响文化课的数量和质量。就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不少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要么想跟中国人做生意,要么为了进银行或工厂,所以在仅有的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内,部分学生比较排斥文化课,而只想学习更多的词汇从而提高自己的口头交际能力。
(4)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由于其汉语水平比较低,有些文化课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显得生疏而困难,教学内容非常局限,教师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容易流于机械,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主观上看,教师文化本体知识的欠缺及教学方法的不成熟和无系统性也阻碍了文化传授的合理、适度发展。国外工作的汉语教学者,多半是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文化本体知识不足(当然,国外的文化教学相对容易,环境因素允许老师有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教学经验也相对缺乏,所以前几个月多半处于尝试、摸索和调整的阶段,这难免会影响课堂安排的合理性,文化部分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常被忽略。
三、文化教学局限性造成的结果
文化教学局限性带来的结果是文化成了汉语教学的附属品,而非伴随性成分。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主选取文化课内容和把握教学时间的自主性非常小;二是教师的文化教学带有随意性,缺乏精心的筛选和准备,多根据课文内容或节日的来临捎带讲解文化知识,除课文内容本身占主导地位外,文化传授过程的盲目操练也远大于文化内涵的解说。这些导致学生知道哪些东西是中国的,却不理解它们之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意义。三是文化课实实在在变成了文化推广,形式实实在在大于意义。且不说文化内涵讲解与文化操练的严重失衡,单是文化操练的展开也充满目的性,多为比赛和演出而准备,真正融入兴趣的学生并不多见。
四、教学建议
在非目的语教学环境下,紧凑的课程常使得汉语教师忽视了文化讲授的必要性和技巧性。由《语言的哲学思考与文化思考——二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始,我们反省、思考、发现了文化传播在非目的语二语教学环境下的局限性。结合柬埔寨教学环境的实际和文化教学的缺陷,我们尝试着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安排文化课的分量。“对于初级学生,主要是解释交际文化方面的因素,学生听说能力太低的,可以先不解释;到了中级,开始要解释知识文化方面的因素;到了高级,知识文化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有的课型,甚至可以开讲座来讲解某一个文化专题”(赵长征《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2)通过讲解一些跨文化交际带来的误会、困扰等失败案例使学生明白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性,辅之以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案例,逐步改善部分学生排斥文化课的心理。
(3)教授同一汉语水平的老师根据课本内容、学时、教学资源、师资水平等提前拟定相关的文化主题,由易到难,精心准备,保证内容的准确、生动,并合理安排时间。粗略制定对于文化版块的教学方法,文化内容的设定则可分工查询资料或制作课件,当然讲解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也是值得鼓励的。这一建议的提出源于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因课时的紧凑自主压缩文化课的课时,合作制定教学计划能起到互相督促、互相借鉴的作用。
(4)设置文化考核的测试。可以是口试(个人陈述式、话轮式)、笔试和实战展示。教师可定期安排一点时间进行文化内容的检测,这一检测可以几个班合作进行。当然这一过程应当具备趣味性和知识性。
(5)适当地与学生展开文化交流,一方面教授学生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教师也应积极了解当地文化,教师对于当地文化表现出的热情、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中华优秀文化。
(6)适当举办中华文化展,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充分发动已接触中华文化的学员,“以旧带新”。当然,文化内涵的解释必须贯穿始终,使汉语老师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文化讲授不能脱离文化活动。如,在教学生太极拳前,应适当地讲解太极拳的渊源、特点和功能等等,真正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中华文化、掌握中华文化的动力。
(7)增派具有文艺特长的汉语老师。虽说有个人才艺并不能完全胜任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但至少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占有很大优势。就我所在的教学点看,柬埔寨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非常感兴趣,但由于缺乏相对专业的老师,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老师只能有选择地教授一些学生,重点培养那些参加汉语桥比赛和相关活动的学生,并且教授周期相对短,不利于学生透彻地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派具有文艺特长的老师,可以先期制定系列文化学习活动,让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参加,并能持续学习。学生掌握了精髓后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五、结语
柬埔寨孔子学院虽成立才五年,但发展势头强劲,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我们所在的教学点也处于核心点,所以在相关文献资料和讲座的启发下,特此对柬埔寨孔子学院文化教学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柬埔寨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其他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文化教学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但由于我们只在一个教学点工作,所以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也存在局限性,可能不太适用于所有教学点。我们也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听到更多为柬埔寨汉语教学出谋划策的声音,为我们汉语教学的稳步良性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的理
[论1]基张础英.语北言京的大哲学学思暑考期和高文级化研思讨考班——二语文化教学[R].,2014.
[2]赵长征.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R].北京大学暑期高级研讨班,2014.
[3]邢和平,彭晖.柬埔寨华文教育的过去和现在[J].东南亚纵横,1997(2).
[4]宋成斌,王志勇.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117-118.
谈古论今